《渔父》的“清”“浊”之辩
2018-02-09王守平
王守平
《渔父》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将《渔父》编在必修5“直面人生”的“生存选择”板块中,自然,我们在研习这篇经典文章时要讨论“渔父”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
笔者在研读《渔父》文本时,发现屈原和渔父一见面就进行“清”“浊”之辩,讨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且还以“水”作为媒介进行了讨论?
一、二人辩论的共同前提:对水“浊”的深刻理解
《渔父》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渔父,渔父表面上是打鱼的老翁,但其实是一个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
渔父和屈原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他同样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深刻的洞察。这可以从《渔父》文本中找到证据。
首先,当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时候,渔父问的第一句话是 “子非三闾大夫与?”这是用反问句的方式来确认屈原的身份。从反问的语气来看,说明渔父是认识屈原的,知道屈原的身份是楚国的“三闾大夫”,这句问话表明渔父对楚国的政治很了解。此处的反问句,说明渔父对屈原被流放感到吃惊,所以有了第二问“何故至于斯?”这既表达了渔父对屈原的惊讶之情,也表达了渔父对屈原所选人生道路的否定。第二问才是问话的重点所在,由此一问,引出屈原的答话,并进而展开彼此间的思想交锋。
其次,渔父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体现在他早已认识到社会的浑浊动荡:一方面他认同屈原“举世皆浊”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他能够用“水”的“清”“浊”来比喻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处世的关系。
为什么要用“水”的“清”“浊”来阐释自己的人生选择?一是因为渔父熟悉“水”的特性。二是因为屈原当时“行吟泽畔”,就近取譬很自然。三是屈原第一句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水”的“清”“浊”来辩论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他们能够随物赋形,随物取譬。
二、二人辩论的话题:“清”“浊”之辩
1.入世的“清”“浊”之辩
屈原与渔父进行“清”“浊”之辩,以“水”喻世,虽然观点争锋相对,但他们都是“入世”的。
在《渔父》中,屈原和渔父的话,将各自的人生价值观表达得淋漓尽致。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们如果将屈原和渔父各自的两段话连起来看,更能理解他们是如何进行“清”“浊”之辩的。
屈原是入世的,他的矛头指向的是当下的,现世的政治。首先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话以“举世”“众人”与“我”对举,它表明了几层意思:(1)屈原对现实(主要是楚国)有清醒的认识,他深知包括楚王在内,楚国上下都没有看到楚国的弊端,他们对楚国的内忧外患没有“明晰”的看法,都处在“醉生梦死”中,只有自己是清醒的。 (2)“举世皆浊”“众人皆醉”和“我独清”“我独醒”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个“皆”字,一个“独”字,说出了屈原的孤高和自信,也表明了屈原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的精神。
针对渔父的观点,第二次回答时,屈原的侧重点已经放在“我独清”上,表明他对自我的“清”有着异乎寻常的追求。“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样追求“清白”的屈原怎么能够忍受“污浊”的社会现实呢?“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既然不能忍受,所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句“安能”,强调屈原为了洁身自好,而绝不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这样的态度,暗含了屈原最终的结局。
渔父也是入世的。虽然渔父的态度看起来正与屈原相反,但其实渔父和屈原都是入世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面对浑浊混乱的社会现实,渔父开出的药方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渔父和屈原一样,他同样认为这个社会现实是“浊”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现实的“浊”,那就“不凝滞于物”,不要拘泥执着于“浊”世,而是随波逐流。这里,渔父连用两个“何不”正与屈原的两个“安能”相对,同样说明渔父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的坚决态度。
当渔父知道自己不能说服屈原时,他最后的态度是淡定的,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2.“湘流”“沧浪”之水的“清”“浊”之辩
屈原最后的态度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说的是“湘流”,而渔父最后的歌谣《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说的却是“沧浪之水”。“湘流”与“沧浪”是同一条水流吗?为什么渔父最后要提起“沧浪之水”的“清”“浊”,继续着与屈原的“清”“浊”之辩呢?
按照一般的解释,“湘流”就是“湘江”,苏教版必修5教材就是这样解释的。“湘江”属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也就是说“湘江”在湖南。而渔父《沧浪歌》中的“沧浪”,按照苏教版必修五教材的解释,指汉水。汉水流经陕西、湖北两省,这里应该主要指湖北地段。
屈原与渔父辩论“水”的“清”与“浊”,但两人最后说的不是同一条河流“水”的清与浊,而是一在湖南,一在湖北。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他们的“清”“浊”之辩应该如何理解?笔者以为,屈原说“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字面的意思是屈原当时就在湘江之畔,为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宁愿投进身边的湘流之中,而实际上则表示,屈原是楚国人,楚国是自己的祖国,既然楚国社会太污浊,那就为祖国投江而死,这表现了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渔父最后《沧浪歌》说的是“沧浪”,不是湘江,而是汉水,渔父向屈原暗示了不一定要为楚国殉国,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即是此理。何况沧浪之水“清”可以濯缨,“浊”可以濯足,还是渔父的价值取向“能与世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