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类谚语看藏、英文化异同
2018-02-09扎桑
扎桑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拉萨 850000)
谚语是各民族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总结,也是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语言文化的结晶。它融合了每个民族对于人间世态的认识和感悟,集合了民族的智慧,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民俗民风和价值观念。“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1]谚语的内容富有经验性、哲理性,部分谚条还有阶级性、时代性;谚语的形式,具有口语性、精炼性、艺术性以及民族性;在使用方面,谚语具有实践性(实用性)、俗传性(群众性)和训诫性。[2]
谚语借物说理,借物抒情,借物表意,这其中的“物”涵盖了动物、植物、颜色以及食材等日常生活中各种熟悉的事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词语世界里,这些我们所熟悉的指代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不仅能指代人类生活中作为物的概念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等象征。以饮食类的食材为例,它们就从最初的物质生活的必需品逐渐扩展成为精神世界中的表意、抒情的载体。饮食类食材的这种集两种功能为一体的现象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普遍存在。
一、藏、英语中饮食类谚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对藏、英两种语言中已有的谚语仔细考察可以发现,语言文化在价值观等方面通常会跨越国度,跨越种族,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例如,对真善美的赞扬和追求,对假恶丑的贬斥和唾弃,对发展与进步的肯定,对保守与落后的否定等。这些谚语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并在形式上大多短小精悍,诙谐幽默。它们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与情感相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藏、英语中谚语文化的分析,不难发现其中既有体现健康、科学饮食理念的谚语,也不乏体现简单、朴实客观哲理的谚语和体现谦逊务实的为人处世准则的谚语。
(一)体现健康、科学饮食理念的谚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食用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烹饪方式更是五花八门。成熟科学的饮食理念和养生意识也逐渐形成,并在饮食类谚语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藏语中有:(饮酒要节制 ,说话要爽直)(美酒好喝,过量成毒);(恋食太过分,不当成了毒)等谚语。英语里有:The first glass for thirst,the second glass for nourishment,the third for pleasure,and the fourth for madness(一杯解渴,两杯营养,三杯尽兴,四杯癫狂),意指饮酒宜适量;Fasting is the best medi⁃cine.=diet cures more than doctors(or pills)(节食是良药=饮食有节疾病少);Eat an apple before going to bed,and you will make the doctor beg his bread(吃个苹果去睡觉,定叫医生把饭要)等谚语。
从这些谚语中可以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各民族的文化都表现出不断适应和改造自己所处生存环境的趋向。生存环境造就和改变着人类的饮食结构和膳食观念。人类社会的饮食文化,在烹饪方式上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现在蒸、煮、煎、炸、烤、炒等多样的烹饪方式;在需求程度上也从最初的只求饱腹发展到现在要求菜品多样、营养丰富,以及注重健康,合理饮食,甚至节制饮食。上述藏、英语谚语,表现了两种饮食文化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也指明了饮食文化从最初的单求果腹向更加合理、科学、健康方向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体现简单、朴实的客观哲理的谚语
谚语具有通俗易懂,微言大义的特点,它将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劳作中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形成的认识以简单、朴实的语言进行论述。在饮食类谚语中就有不少谚语借食讲义,借食传道。它们虽看似简单,却饱含哲理。比如:藏语谚语中有(糌粑越吃越香,日子越过越长);ུ(不愿付出,怎能得到?)(欲食好吃的骨髓,要炖坚实的腿骨)。英语饮食谚语中有:Kings and cabbages perish,but good deeds live on.(包菜枯,国君亡,善行留久长。贵贱不长久,善行万代留);You cannot sell the cow and drink the milk.(不能又想卖乳牛,又想喝牛奶);No mill,no meal.(不磨面,没饭吃);He that will eat the kernel must crack the nut.(要吃果仁,须破果壳。不劳则无获);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in)the eating.(布丁好坏,一尝便知。东西好不好,试一试见分晓)等。
从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到,人们运用日常实用且随处可见的食品,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进行比喻,借此描述深刻的人生哲理。它避开了冗长的说教,用诙谐、生动的方式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有着指导和警世作用。以藏语饮食类谚语“若不能付出艰辛(令人流泪)的劳作,就得不到令人开怀(喜笑颜开)的美食”为例,将苦与乐、艰辛劳作与美食进行比较,形象地把“幸福需要付出”的道理简单明了地道出。同理,英语饮食类谚语“要吃果仁,须破果壳。不劳则无获。”也是将“果仁”(The kernel)隐喻为所得的成就,将“打破果壳”(Crack the nut)隐喻为(为了获得)而付出的艰辛。
(三)体现谦逊务实为处世准则的谚语
正确道德观的树立与个人早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以及成长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环境都离不开语言交流,不同语言中的谚语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形式将正确的、积极的为人处世原则传递给了人们,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个人和集体,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在藏族谚语中就有:བསམ་(想了再说是话语 ,嚼了再吞是食物);ྐྱ(欠人清水,也要偿还)等以表示“提倡三思而后行”“提倡感恩”等。英语中有:Stay,and drink of your browst.(自酿的酸酒自己喝),Good wine no need bush(酒好不怕巷子深,直译:酒好不需要长青藤)等表示“提倡担责”“提倡做好自己的事”等。另外,藏语谚语 :(跟坏人一起走只有谩骂,跟好人一起走不愁吃喝),(张口说话要公正,分配食物要均匀)等表达了人们“提倡公平、公正”“提倡从善”的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尽管为人处世的准则每个民族标准不尽相同,但谦虚、自力更生、感恩、公平公正的美德,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却是每个民族都提倡和鼓励遵循的。正是人类对于自身的道德要求才使得人类生存的世界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都能看到对这些美德的歌颂与提倡,饮食类谚语中也不例外。在藏、英两种语言的谚语中我们不难看到,有很多饮食类的谚语都借食传道,借食物将各自民族的为人处世之道细细道来。谚语这种语言体式在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中,给人们进行不断熏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各自民族的道德准则及善恶标准。
谚语与国家的法律一同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约束和指导着每个人的行为。法律是以法的有形的形式由外而内影响和约束着人的行为,而道德则是以谚语等“细雨润无声”的方式由内而外影响、约束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
二、藏、英饮食类谚语的共性及差异性
“每个民族作为人类这个大群体中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和差异性。其共性和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上,也存在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上。”[3]谚语存在于每个民族的语言中,自然其内涵在不同民族语言中也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
(一)藏、英饮食类谚语的共性
不同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社会历史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藏、英饮食类谚语。然而,在两种语言的饮食类谚语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选择各自民族的主食来诠释人生中安身立命之物、借食悦神、“节制”的饮食思想及修辞优美等方面具有共性。
1.通过主食诠释人生哲理
在对比藏、英饮食类谚语所蕴含的意义时,我们不难发现在描述生命、生计、安身立命等在人生中占重要地位,藏、英饮食类谚语中都使用本民族饮食中最主要的食物,即面包和糌粑等,如英语谚语: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Do no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别跟自己的面包和奶油吵嘴)等,比喻“不要轻易地打破自己的饭碗”。藏语谚语 :(喝茶吃糌粑 ,生命无忧),(屋里没有糌粑 ,窗台却洒满糌粑)等,比喻“财富或能力”。
2.借助食物达到悦神的目的
不同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经济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其中食物的社会功能也得以体现。不同民族都会选择各自的主食作为人与神之间交流的载体。在藏语语境下,糌粑不仅是藏族人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同时也常被用于精神生活领域:藏人的朝佛仪式离不开糌粑,在煨桑烟仪式中会用到用糌粑制作的“糌素”;藏历新年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切玛”、念经祛灾的法事中用到的“朵玛”食子,无不例外地用到了糌粑。作为藏族特有的食物,糌粑已然成为藏民族的文化象征符号之一。在英语中,人们把饮食中最为主要的面包作为职业和利益的隐喻。在精神生活上,多数英国人信仰基督教,圣水和圣饼是信徒与神交流的重要物件。人们之所以选择主要食物作为与神交流的载体之一,是跟食物在人们心中的重要程度分不开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4]他将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类为维持和发展生命不可缺少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都是在以满足最初的生理需要的前提下才会去追求和实现的需要。食物作为生理需要中的最基本,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用食物中的主食来敬神,同时将它们隐喻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财富、谋生技能等也就不难理解了。
3.以“节制”为核心的健康饮食思想
所谓饮食思想是指特定群体对待饮食的态度和看法。具体地说,就是饮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饮食的宜忌,对饮食与健康、合理饮食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识。[5]藏、英饮食类谚语在借助食品表述各类内涵时,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中传达着各自的饮食态度和饮食理念等。
在涉及健康及人的寿命时,藏、英两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饮食类谚语竟然释放出相同的信号:“有所节制”和“拒绝暴饮暴食”。虽然两个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在对于食物的摄取以及自身健康的考量上,都表现出了理智及科学的态度。这一态度与他们的生活实践经验及人类自身的求生愿望是分不开的。
4.运用修辞的手段增强谚语的生命力
藏文和英文都属于拼音文字和字母语言,构词方式相似,在谚语中都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几种。谚语之所以纵向上能世代相传、横向上在特定族群中广为流传,除去谚语自身所蕴含的深意外,其表达方式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功不可没的。正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使得貌似枯燥无味、冗长的人生哲理和客观事实变得活泼生动、短小精悍。正是谚语特有的形式使得它朗朗上口、充满节奏感,让人们便于记忆且适合口口相传,增强了谚语传承的生命力。英语谚语:No mill,no meal(押韵),意为:“不磨面,没饭吃”;Eat an apple before going to bed,and you will make the doctor beg his bread(押韵),意为:“吃个苹果去睡觉,定叫医生把饭要”;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in)the eat⁃ing.(押韵),意为:“布丁好坏,一尝便知”;Do no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拟人),意为:“别跟自己的面包和奶油吵嘴”,比喻“不要轻易地打破自己的饭碗”。藏语谚语 :反复),“糌粑越吃越香,日子越过越长”,比喻“细水长流”;ུ(反问),意为:“不愿付出,怎能得到?”(对偶),意为:“蒜自己吃了口辣,别人吃了刺眼”;(夸张),意为:“喝干大海未解渴,吃掉大山不果腹。”以上谚语都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不管是英语,还是藏语,在语言风格上都显得非常优美。
(二)藏、英饮食类谚语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从饮食类谚语的比较分析中,不难发现在食材、民风民俗及文化背景等方面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1.食材的特有性
在本文所搜集的谚语中,藏、英饮食类谚语中出现的食材各有不同:英语饮食类谚语采用的食物有面包 bread、布丁 pudding、奶油 butter、果仁 ker⁃nel、包菜cabbage、葡萄酒wine等;藏语饮食类谚语中出现的食材有糌粑、青稞酒(ཆང་)、白酒和茶等。即便在表述相似的内涵时,两种语言所选取的食材也有所不同,有“同理不同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民族所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藏族生活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广人稀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按地形地貌可分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及喜马拉雅山地。由于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原环境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除呈现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向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以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日照多,辐射强。[6]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气候等自然条件,促成了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实体,部分地区经济为半农半牧,也有部分乡村以牧业为主。自产农作物以本地特有的青稞、小麦为主,出产喜凉的马铃薯、萝卜等农产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等。虽有像大米、香蕉等喜热农作物和出产于藏东南的少量水果,但在整个青藏高原所占的比重不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们把青稞加工成糌粑和青稞酒;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从牛羊奶汁中提取酥油并加工成既能解渴、取暖,又能增加身体热量的酥油茶。英国位于欧洲,是由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依山傍海;温带大陆性气候(多雾,阳光少);英国主要是畜牧业,农用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7%,其中多数为草场和牧场,其中仅以1/4用于耕种,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面包、奶油、葡萄酒等成为英语饮食类谚语的食材。
2.民风民俗的差异
3.文化背景的不同
饮食类谚语的文化背景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民俗民风、传统历史、传统文学作品等方面。以英语饮食类谚语Good wine no needs bush为例,这句谚语是指“酒好不怕巷子深”(直译:酒好不需要长青藤)。好酒怎么和长青藤有关系呢?追根溯源,我们可以了解到英国古时酒店门前总挂着一束长青藤作为标志。那为什么是长青藤呢?原来它是古代用来献给酒神巴克科斯(bacchus)的祭品,曾是酒馆或私人酿酒者的标志。[7]酒神巴克科斯,又叫狄俄尼索斯,是宙斯和塞墨勒的儿子,即卡德摩斯的外孙,他被封为果实神,又是最先种植葡萄的神。英国与拉丁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酒神巴克科斯的传说源自《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英语中不少的谚语来自《希腊神话》。同样,把基督教作为国教的英国,部分谚语也取自《圣经》。谚语在表现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诠释了英国传统民俗以及它背后的宗教信仰、文学等。同样,以藏语饮食类谚语:交谈时不讲笑话没兴头,进食不先敬神无先例)为例,表现了神佛与西藏文化的关系。在藏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敬神的传统,新鲜的茶、酒等食品,以及经商所得利润、薪水等,传统社会中的藏族人都会怀着感恩之情拿出一部分供奉在佛龛前,以示敬神。这样既感谢佛祖庇佑自己并获得食物和利润,同时也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佛祖继续庇佑自己。这句饮食类谚语同样在表述内涵的过程中,诠释了藏族宗教信仰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有民俗民风。
三、结语
食物作为有形的果腹之物,与作为无形的表理(情)之句谚语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在词语世界里二者却合二为一地诠释着特定区域的文化、风土人情,以及道德准则等。通过整理藏语和英语中的饮食类谚语,我们发现两种语言里饮食类谚语既有共性,也存在一定差异。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食材、民风民俗以及文化背景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文化背景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社会历史以及文学等方面。人们引以为常的饮食和口口相传的谚语,两者相结合后能够折射出各自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养生观等。虽然不同民族的历史、宗教、地理位置等有所不同,但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共性却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