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之衡生平考证
2018-02-09史贝贝
史贝贝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1)
许之衡(187?-1935),字守白(受白),号饮流,又称曲隐,笔名许守微,生于广东番禺,祖籍浙江钱塘,曾就读于广州广雅书院,并师从康有为,深得其文化政治观念影响,1903年中副榜贡生,又游学日本,毕业于明治大学,先后在广州一所学校和北京大学任职,先是接替好友吴梅担任课程戏曲学和作曲法等,并被聘为国学门导师,后又接替好友刘毓盘的词学课程,直到1934年,许之衡被北京大学校方辞退。许之衡的作品有现存戏曲《霓裳艳》,已失戏曲《玉虎坠》《锦瑟记》,重校改订戏曲《重校胭脂记》和《玉梅亭》,艺术类著作《饮流斋说瓷》,音乐著作《中国音乐小史》,戏曲史著作《戏曲源流》,戏曲理论著作《曲律易知》《作曲法》《中国戏剧研究》《曲学及曲选》,词学作品《词学及词选》《守白词》。此外还有《周易大义通释》一部,在刊物上发表2篇文章《论国粹无阻于欧化》《读〈国粹学报〉感言》,在北京大学任职时的演讲《研究宋词的我见》和《唐宋乐曲内容考略》都发表在《北大学生》上,卸职后在《词学季刊》上发表最后一篇文章《与夏瞿禅论白石词谱》,一生与多位词曲研究者有书信、互题序跋往来,专注于词曲研究和藏抄。
一、身世与籍贯考
许之衡父许汉身,为光绪八年(1882)副榜贡生,祖父许其光,字懋昭,号涑文,又名许乃德,自幼聪颖超群,在诗词文赋上也颇有成就,曾在学海堂求学,后担任学海堂教师,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科举人,三十年(1850)庚戌科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十年(1860)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十一年(1861)转掌四川京畿道,署工科给事中。同治五年(1866)以侍讲升补编纂(文宗实录),六年(1867)编纂《皇清奏议》,告成,补授侍讲,京察一等,又补授广西思恩府知府,后署左江兵备道,因疾乞归,任学海堂学长,年未六十病卒”[1]。因政治上的联系,许其光与曾国藩交往密切,多有书信来往,谈及政治,又颇受李鸿章重视,许其光之女嫁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三子李经叙,诰赠一品夫人。其姊妹许小蕴,为明清时期琼州七才女之一,颇有在书香世家耳濡目染的修养,20岁嫁与琼州安定县的清朝探花张岳崧之长孙张熊光。清光绪《安定县志》里,称她“工诗善画,能文精绣”,为“女中君子”,有诗作134首,辑为《柏香山馆诗卷》(不存),仅留下悼亡诗作等18首,哀婉悲咽,享年仅45岁[2]。
许氏祖籍实为浙江钱塘,但诸多学者在关于许氏的身世介绍中皆称其祖籍为浙江仁和,疑为误断,证据有三。其一,据清人资料《清人广东笔记五种》记载,“番禺许叔文榜眼(其光),本钱塘人,封翁幕游来粤,诞生羊城。幼从杨黼香先生(荣绪)游,目为大器,以妹妻之。因为占籍应试,邑人力攻,得黼香排解,始获毕考。然其家实为浙望族,群从中联镳继起,论科第者,时‘钱塘传许乃,固始溯吴其’之目。先是滇生尚书乃普以浙籍登嘉庆庚辰榜眼,梦家悬榜眼泥金帖二:一为己名,其一视之不甚了了。默计族派定以‘学乃身之本’递传命名。帖上又非此等字样。及其子寿身举于乡,忽忆梦兆,更名彭寿,中丁未会员,殿试传胪及第。人以为尚书之梦验矣,而不知实应诸叔文也。逾科,叔文及第,憬然始误。叔文为尚书从弟,一门两榜眼,异地节中而兴,诚盛朝佳话矣”[3]。而顾廷龙在《清代朱卷集成 1》中指出,许其光原名为许乃德[4],这是目前所能查到的关于许其光人物介绍中唯一可见许其光原名的信息。许其光一名或是入番禺许氏族后的名字,且《清人广东笔记五种》中明确提到,许其光为钱塘许乃普堂弟,属于同一门中,故可知许其光祖孙实原为浙江钱塘许氏家族中的一支,因前人游幕而定居在广州。其二,据清人资料《粤东见闻 南越游记》记载,“国朝岭表科名未及前明之盛,登状元者二人,探花者二人,而榜眼则二百年来虚无其人,俗称广东未曾开眼。道光庚戌科,番禺许叔文其光以第二人及第,群称破天荒焉。叔文先实钱塘人,其封翁游幕于粤者四十年,叔文占籍应童子试,番禺人方力攻之,既与土著者联为宗,始获毕考,不数年,遂掇巍科。泥金到门,其家署一联云:‘蕊榜开新眼,金鳌亚状头。’语虽无奇,盖以应谣谚之义。忆丁未岁,予留滞都门,适值殿廷策士,是科传胪许君彭寿为滇生,尚书乃普冢嗣。其同生张大令汝弼尝告予曰:‘尚书浙之望族,子侄辈等科第者,榜名皆有身字。尚书嘉庆二十五年成进士,榜眼及第。先梦其家得二榜眼,一为己名,一视之不甚了了,而绝无身字。传胪君本名寿身,因更之为今名。今其梦果验矣。’当时人盖谓应之于传胪君,而不知后此应之于叔文。叔文为尚书从弟,一门二榜眼,异地接踵而起,科名佳话世所罕闻,尚书之梦亦奇哉”[5]。此资料亦称许其光为浙江钱塘人,因前人游幕而定居番禺,至于文中提到的许其光与土著者联为宗,是否还属于钱塘许氏呢?《粤东见闻》中同样有许其光为许乃普堂弟、同属一门的记载,可见许其光只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借入当地许氏宗族。其实这种“科举移民”在古代屡见不鲜,且许氏家族前往广东的支系后5字则为“儒为席上珍”一联10字,作为取名排辈的顺序[6],而许其光、许汉身、许之衡均无用“儒为席上珍”的辈分取名,足以见他们依旧为钱塘许氏一族。其三,许儒鸿*许儒鸿即高阳,著名作家,浙江钱塘许氏家族后裔,后居我国台湾。《我的老家“横桥吟馆”》中称,其家自从明末由皖南迁往杭州,清初即世居杭州,对于“仁和”和“钱塘”两地许家到底是属于哪一县也做了解释:此两县共属杭州,以市河为界,河南为仁和,河北为钱塘,许家所在的大河下属于钱塘,对面的小河下是仁和;两地仅一河之隔,故易误会错写[7]。
许之衡所在广东的许氏宗族为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其余三家有史澄、金锡龄、张维屏,再后有陈澧、叶恭绰、徐(绍桢、绍棨)家族,皆有名于时,“以富著,后以文称”[8]。关于许之衡所在钱塘的许氏家族,“源出富阳沈氏,始祖讳显荣,好五云,幼年失怙,以表亲贾氏提携成立。……五云公于四十八岁后,连举二雄,长曰纪,次曰立,孤露无依,赖表姑夫杭州前卫指挥千户许魁,携返杭州抚养,更名为许纪,字文纲;许立,字春园……及许千户既殁,文纲公亦下世,春园公图归宗而不果……四世皆单传,五世后益仿明朝宗家命名之例……吾家至此,丁口乃繁,分南西东北四支,而以老大房为最盛,今吾族人,什九皆南六公裔孙也。……因定‘学乃身之宝,儒以道得民’十字为行埒;越二百年,续定十字曰‘延世惟仁厚,承家在孝慈’”[9]。
据《中国历代榜眼 榜眼名录》记载,前文中的许乃普,字季鸿,经崖,号滇生,浙江钱塘人,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陈继昌榜进士第二人。许乃普是“横河桥许家”这个江南名门望族的第十世许学范之子。许乃普在族中排行第六,世称“六老爷”。许乃普从钱塘县入廪生起,于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嘉庆二十一年中,许乃普应顺天乡试中举,考补军机章京。许氏家族的“乃”字辈,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60年间,有包括许乃普在内的7人相继中举,被称为“七子登科”。此外,许乃普与兄许乃济、弟许乃钊以及堂兄弟许乃庚、许乃安陆续入选翰林院,又被称作“五凤齐飞入翰林”。在清代,这两件事一直都被传为科举佳话,慈禧太后还亲自题匾悬于许氏祖宅[10]。徐雁平认为,许乃常、许乃德、许乃恂、许振身、许丽身、许庚身、许检身作为家族性肄业生学于诂经精舍,“应是同出杭州许氏(以‘学乃身之宝,儒以道得民’取名排辈)”,许氏书香望族的兴盛,也有诂经精舍书院的培育之功[11]。《许宝蘅日记》中不仅有和许之衡相识的记录,也有对许氏家族成员的部分记录:“丙寅(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一日(7月20日)写渔长寿屏七幅。寄履平信并股票,寄邵庭信、子肃信。三时同赤叔访晴初,遇啸缑丈、许守白(之衡,涑文先生之孙也)。”许乃普为许宝蘅曾叔祖,许庚身子许之荣、许之琪(字尺衡)、许修之(字德侯)、许之珂(字薇生),均为许宝蘅族叔。许宝荃——许宝蘅大哥,许宝芬——许宝蘅二哥,许宝淑——许宝蘅大姐,许宝珍——许宝蘅二姐,许宝根,字峨生——许宝蘅族兄,许宝朴(字次堇)——许宝蘅族弟[12]。
综上可推断,许之衡因祖上游幕至粤,故入番禺大岭村许氏一族,实际为钱塘许氏一族。许之衡颇受书香熏陶濡染,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输大家。
二、求学经历考
作为名门望族、书香世家的子弟,许之衡接受的是高质量的教育。他在广雅书院就读,是康有为的拜门弟子,随后又考中贡生,并东渡日本明治大学进行深造,回国后两度进入学校任职。
陈汉才在《康门弟子述略》[13]所列康有为弟子名单中有许之衡,吴梅日记中也提到许之衡为“南海高足”。康有为1891年于长兴里开办学堂,1896年迁府学宫万木草堂,门生过百,不仅许之衡,陈千秋、梁启超、梁启勋等都是其弟子[14]。和许之衡经常结社作词的罗瘿公(1880-1924),名惇曧(一作惇融),字掞东,号瘿庵,晚号瘿公,虽然出生于北京,实际是广东顺德人,在广雅书院肄业后拜入康有为门下,进万木草堂学习,爱好词曲,光绪二十九(1903)年中副贡,1924年春肺病复发,于9月23日逝于北京德国医院[15]。
廖廷相写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的《广雅书院同舍录序》中提到,广雅学院在初成立时并没有限制就读年限,在其任院长后,才将学制定为9年。且广雅书院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为“两广大学堂”,证明此时许之衡已经毕业,按照九年制的学年来看,许之衡应该在1892年前入学,即15岁左右。但其间或同时就读广雅书院和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或是提前从广雅书院退学,转向康有为的学堂,并且此段求学经历极可能是与罗瘿公同行。夏敬观提到“番禺许守白之衡,罗君掞东之戚”[16]。具体是什么亲戚因无记载不得而知,但二人同在广雅,又同投康有为门下,并同年考中副贡(中了副榜贡生后,许之衡在《时敏报》任职。许之衡为时敏书局于1903年创刊发行的《时敏报》编辑之一,此报主编为陈景亮,主笔为孔昭焱。该报与康梁维新派渊源颇深,与康门弟子的往来也很密切,作为维新派的舆论本营,多反映维新派的政治倾向)[17],想必关系极近。许之衡广雅书院的同仁还有曾习经(广东揭阳人),许之衡还把自创戏曲《霓裳艳》赠给曾习经。除此,邓溥、陈大我这两位与许、罗二人交好,也都有日本留学的经历。邓溥之父于1897年任广雅书院第四任院长,1905年邓溥留学日本,是否和许氏结伴同去尚未有实际证据,但许氏1903年任编辑,1909年在广州学校任职,其间5年应是日本留学的范围。明治大学经纬学堂是日本专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教育机构之一,1906年,原万木草堂的弟子去日本留学毕业的便有将近10人,学费都是由康有为资助[18]。
关于罗瘿公、黄晦闻等人,交往经历如下。当时罗瘿公(广东顺德人)、黄晦闻(广东顺德人)、梁鼎芬(广东番禺人,广雅书院的第一任山长)、曾习经是有名的岭南近代四家,邓溥(字尔雅)有《寄黄晦闻陈大我许守白罗瘿公都门》一诗是为五人情谊而作。陈大我(之达,号微尘,广东顺德人),也曾留学日本,是陈澧的曾孙,陈澧和许之衡祖父许其光还曾有交往,此处不再赘言。1905年邓溥离开广东留学日本。黄晦闻,前文已经提到过,其在民国后就职于北京大学,与许之衡又成了同事[19]。这5个人相交甚密,从“许浑罗隐梦难忘”“相思燕契三千里”“独醉瓶笙怀旧雨”等诗句中,我们能看出邓溥对与另4位友人相继分别于故里的不舍与思念。除了曾习经、罗瘿公,与许之衡联系密切的如李宣倜、邵瑞彭、黄福颐、夏孙桐等人连同许之衡都同入稊园社进行活动[20]。许之衡参加词曲结社活动还有仿膳社,“民国十五年(1926)重九,少白先生在北平北海公园之仿膳社宴集黄晦闻、俞伯扬、黎季裴、谭篆卿、许守白诸友”[21]。少白即陈少白,曾与孙中山拜盟,是广东新会人。
许之衡在广东的这一段任教经历是这样的:1909年被公所派去广州西区模范高校接充职位,同新换的监学陈哲一同工作,但陈哲被学生到学务公所讦告,许之衡也被连累,便辞职不干了[22]。
以上是许之衡在广雅书院学习、日本深造和广州任职的文字信息,可以看出资料并不多,能够参考的文献也很少,直到他去了北平,留下的可供研究的活动痕迹才慢慢多了起来。许之衡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写给王芷章《腔调考源》的序文中透露自己已经在北京将近20年,那么他应当是民国三年(1914)后入京。邓溥的《寄黄晦闻陈大我许守白罗瘿公都门》收录于1915年3月的《南社》丛刊,透露出许氏已经远去北京,那么能进一步推断许之衡在1914年左右入京,范围可以缩小到1913-1914年。
三、任职过程考
许之衡在北平遇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曲学大家,他就是吴梅。在吴梅的指导下,许之衡的曲学成果突飞猛进,不仅创作戏曲,还有了一定的戏曲理论构建。吴梅十分赏识许之衡,但没过多久吴梅便接了东南大学的聘书,于是许氏继承吴梅在北京大学的教学任务。李岩对许之衡在北京大学10年的考证已经十分完备,指出许之衡和吴梅“过从甚密,关系融洽,他能得到吴梅的赏识和推荐,除了曲学造诣很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治学的路数与吴梅非常相近,比较注重曲律和艺术实践”。同时李岩在翻阅北京大学档案馆所存许之衡任职的相关文件后还原了许氏的课程及主要内容:“从许氏任职开始直到1923年9月,在北京大学所公布的《中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十二年至十三年度)上,‘戏曲’‘戏曲史’‘中国古声律’三门课程的后面仍写着吴梅的名字。直到当年的10月,许之衡才开始授课。在1923年9月29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有一则注册部的布告:‘吴梅教授因事一时不克到校,所有戏曲、戏曲史、中国古声律三种功课,由吴教授请许之衡先生代授。上课日期俟许先生到校再行通告。’从这则布告的语气来看,吴梅仍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许之衡则不过是代课老师。”[23]
故1923年10月起,许之衡先后开设“戏曲”“戏曲史”“中国古声律”等课程。1930年12月18日,许之衡以教授身份又被续聘为研究所国学门的“词曲研究”导师,并招收研究生;1933年1月再被聘为文史部的“中国文学史”导师,增“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研究”课程。到1935年许之衡病逝后,北京大学的词曲课程暂告中断[24]。北京大学综合档案馆中记录了1930年9月到1932年6月,许之衡担任“戏曲及作曲法”“戏曲史”“古声律学”课程的教学职务,同时任职的有一批文学大家*北京大学档案馆记载《北京大学文理法学院教员全名册》,立卷单位为校长办公室,存于综合档案室,案卷编号为BD1930014。。1932年到1933年,许之衡又担任“曲”“曲史”“古声律学”的教学职务,并在文籍校订组工作。1932年的“曲”课程主要讲授散曲戏剧各名著及作曲法,“曲史”讲历代戏曲之变迁及其结构,1933年“曲”则讲授曲的文学理论及曲选、曲律及作曲法等*据北京大学档案馆BD1932009、BD1932012、BD1933014所记录文学院课程及课程内容整理而得。。词学教师刘毓盘逝世后,由许之衡在1929年接手任教,增“词选及作词法”课程。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先后聘请了吴瞿安、许之衡、鲁迅、萧友梅、刘天华、陈师曾、徐悲鸿,把戏曲、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正式搬上大学讲坛,这对于中国近现代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开拓作用[25]。也正是这一批人打下了民国时期文艺创作和理论的基础。这一庞大的学者队伍中,许之衡所在的文学院有胡适、鲁迅、钱玄同、李宣倜、刘毓盘、赵万里、闻一多、黄晦闻、马裕卿、刘文典、傅斯年、刘半农、俞平伯、吴虞、顾颉刚、周作人等。
吴虞日记中记录了1925年3月26日星期四九时至十一时,自己先是在北京大学上课,然后便“晤许守白,为开关于研究词曲诸书”[26]。顾颉刚日记中“(1930)九月十日星期日(七月廿二)同席有沈兼士、黄晦闻、刘叔雅、冯友兰、徐旭生夫妇、许守白、云南某君、陈援庵(以上客),陆侃如夫妇(主)”[27]。黄晦闻也就是黄节,广东顺德人,与许氏不仅是同事,还是故里好友,南社的著名成员。黄晦闻1903年与章太炎订交,1906年与刘师培、马叙伦等人刊行《国粹学报》,许之衡还在刊物上发表文章2篇。
许之衡旧友黄晦闻、罗瘿公在北京大学任职的时间比许氏要早,这两人当时和吴梅已经是同事。黄晦闻研究诗学,罗瘿公研究史学和版本学,与吴梅十分要好。还有一个教师刘毓盘则是吴梅早就认识的,年长吴梅17岁,与吴梅亦师亦友。当时在北京大学,许之衡教授的是曲学,教授词学的是刘毓盘,他与许之衡交往密切,许之衡也将《霓裳艳》赠予过刘毓盘,并在其过世后接替了他的词学课程。刘毓盘有《濯绛宦存稿》一卷,又名《噙椒词》,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许之衡一直珍藏并为其题跋,称“此故人刘君子庚之词集也,友人邵君尝索阅刘词,余漫未应之。一日,邵过余斋案头,见此卷,旋阅旋用笔摘其疵。余力阻,然已勒帛满纸矣。余谓友曰:‘故人之词,不忍卒读,不忍卒读。’遂覆卷而罢。子庚前年作古。守白志”[28]。刘毓盘于1928年逝世,这篇志应写于1930年。
另一个教授词史的教师是赵万里。赵万里1905年出生,浙江海宁人,1921年考入东南大学中文系,先师从吴梅,主要研究词曲,后来又接受王国维指导。赵万里在文史、戏曲、金石、目录版本多个领域均有涉及,1929年到1950年在北京大学任教[29]。许之衡的《守白词》两卷交予赵万里,请其“指摘疵病”。许之衡年长赵万里近20岁,函中字里行间能看出许之衡的谦虚温和,待人彬彬有礼,丝毫没有长辈的架子和傲气。
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四)》中回忆许之衡,称他对人是“异常的客气”,在公共场合中也要逐个找人鞠躬,若对方没有看到还要重新鞠躬,打扮也很有特点,穿着西服,只在脑门上留下状如桃子的巴掌大一块头发。周作人在替刘半农代理女子文理学院的国文系主任时,曾见到一名女生在散文习作中写许之衡,并且还“写的颇妙”:一位身着西服,光头只在前面留一个桃子的老师进来,在讲台上深深鞠一躬再开始讲课,但学生各干其事,交流的声音也逐渐变大,压过老师,老师便用力加大音量,声音在嘈杂中零零落落地显出,但学生讲话的声音也随之变大了,老师的声音再次被压下去,如此直到下课,老师又是深深的一个鞠躬,走下讲台,所以有人给了他“余桃公”这一绰号[30]。
郑骞求学于燕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游于许之衡门下,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凌景埏、吴晓玲同事。钱南扬在自述中也称曾受教于许氏,“在北大学习期间,我选修了许守白(之衡)先生的戏曲,及其他与戏曲有关的课程,如刘子庚(毓盘)先生的词史,钱玄同先生的声韵学,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等。我从许守白先生学戏曲时,常常提出曲律上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他都耐心地加以解答,并把他的一部《曲律易知》赠送给我。此书广博精深,故使我获益不浅,至今犹宝藏之”[31]。吴梅在日记中还提到过德箴一人,称其曾受教于许之衡,但此人信息寥寥,可寻处甚少,只在刘彪《送德箴兄骨灰回乡安葬,泫然有作》中得知德箴早年高校物理系毕业,一生潦倒,郁郁以终[32]。
数年后,许之衡面临被解聘的危机。1934年,胡适在准备聘任兼通中西文学的朱光潜、梁实秋之前,现行解聘了多年无学术成果的中国文学教授林损、许之衡[33]。许之衡在得知校中不再续聘他为教授后,仍愿担任讲师。学生觉得许之衡可怜,便请刘半农设法说服校方,续聘许之衡,刘半农答应学生代为转达,帮助许之衡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但已于事无补[34]。同年,许之衡和夏承焘有过词信来往,1935年便因病离世。据传许之衡的逝世半为忧贫,大概许氏是在忧病交加中阖然长逝[35]。
[1]广州图书馆.广东历代著者要录:广州府部[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2:103-104.
[2]沈志成.海南文化遗存:下[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761-762.
[3]罗天尺,李调元,林子雄.清代广东笔记五种[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15:501-502.
[4]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 [M].台北:成文出版社,1992:36.
[5]陈徽言.粤东闻见录:南越游记[M].谭郝子,校点.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93.
[6]曹月堂.中国文化世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09.
[7]黄其森.院子里的中国[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53-54.
[8]汪宗衍.艺文丛谈[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194.
[9]高阳,林青.手掌上的夕阳:高阳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57-58.
[10]王鸿鹏,等.中国历代榜眼:榜眼名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387-388.
[11]徐雁平.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上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64.
[12]许宝蘅.许宝蘅日记: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3]陈汉才.康门弟子述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58.
[14]管林,等.岭南晚清文学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05.
[15]北京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中[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16]夏敬观.忍古楼词话:续[M]//龙沐勋.词学季刊:下:第三卷:第三号.上海:上海书店,1985.
[17]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185-186.
[18]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431.
[19]高平.南社诗学研究[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162-163.
[20]袁志成.晚清民国词人结社与词风演变[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44.
[21]江门市江海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门市江海地区志:下[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583.
[22]广东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广东文史资料精选:下编:第4卷:民国时期文化篇[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38-39.
[23]李岩.许之衡生平事略及其音乐戏曲著述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1):38-49.
[24]解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2.
[25]萧超然.博雅集[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1:161.
[26]吴虞.吴虞日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51.
[27]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日记卷:卷2[M].北京:中华书局,2011:439.
[28]冯乾.清词序跋汇编:第4册[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1872.
[29]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现代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617.
[30]周作人,张明高,范桥.周作人散文:第三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471-472.
[31]高增德,丁东.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319-320.
[32]吴季华.滴翠诗丛:第19期[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134.
[33]沈卫威.民国大学的文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166.
[34]朱洪.刘半农传[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252.
[35]刘文典.刘文典诗文存稿[M].合肥:黄山书社,20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