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新闻是这样锻造出来的
——从我的几篇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起

2018-02-09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奖牧民笔者

(克拉玛依日报社,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新闻作品的基本功用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新闻从业人员对于每篇新闻作品的重视程度却是不同的——这是事实。

有些新闻作品,将需要报道和传播的新闻事实传播出去,其任务就完成了;而有的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对于社会发展、社会思考有着重大或者特殊的意义,需要更加充分地彰显出来。

这种彰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采写能力:新闻采写能力强,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反之,即便新闻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很大,但是如果没有进行较好的采写,其价值和意义就容易被桎梏于事实本身。笔者采写的两篇新闻通讯分别于2014年度、2015年度获中国新闻奖,其中,《最彻底的捐献》荣获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充满欢乐的婚礼终于回来了》荣获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本文结合笔者采写的几篇质量较高的新闻通讯作品,从采访前的准备、采访过程的思考、写作的技巧三个方面,谈一谈精品新闻的采写心得。

一、对新闻背景的高质量掌控是成功采访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通讯《充满欢乐的婚礼终于回来了》荣获了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篇通讯讲述的是新疆“访惠聚”工作队通过与宗教极端势力作斗争,使得被宗教极端势力“精神绑架”的维吾尔族村民重新敢于拥抱现代文明的故事。

报道这件事的最大难度在于政治立场的正确和政治站位的高度。稍有差池,报道就难以发出,或者发出后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这篇报道的关键点是准确把握新闻事件发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同时,这种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要用新闻的手法展现出来,而不能简单地进行文件材料罗列。

对此,笔者在文中具体的处理方式如下——

“自古以来,维吾尔族就自称是‘没有忧愁的民族’。只要热瓦甫弹起来、手鼓敲起来,无论男女,维吾尔人都无法压抑住自己的舞姿和歌喉。

但是,近年来宗教极端势力却在维吾尔群众中散播这样的歪理邪说:婚礼不能笑,葬礼不能哭,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渐渐地,人们的正常情感被压抑了,遇到丧事不敢悲泣,有了喜事也不敢欢笑。

工作组的同志们深知,这种状况的出现绝不是简单的风俗习惯的改变。宗教极端势力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控制维吾尔族群众的感情和思想,来达到制造民族对立、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

上述内容的精神本质,是相关部门对“访惠聚”工作队的工作提示。我将严谨、准确的工作提示与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的现状进行了结合,以新闻的语言进行了准确生动的表述。

二、感性的行为需要理性的思考

新闻通讯《一个哈萨克族家庭四代人的国旗情结》的采写缘由,是2017年6月底,一条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视频——一个5岁的哈萨克族小女孩自己在草原上升国旗唱国歌。

在笔者采写此事之前,也有其他媒体报道这件事。但全部都局限于小女孩多可爱、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明显成效等等。

但笔者深入草原帐房,采访小女孩的爷爷、爸爸和妈妈,发现事情的根本原因并非其他媒体报道的那样简单——小女孩的这个举动,是这个家庭的日常行为习惯,而非幼儿园的教育所致。

那么,这种日常行为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1952年夏天,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派遣的工作队来到沙湾县,哈萨克族牧民朱肯·阔坎第一次见到了五星红旗。一群穿着洗得发白的黄军装的陌生人召集全体牧民开会,他们在会场上展开了一面印着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朱肯从会上得知,这就是新中国的国旗。

大会一结束,32岁的朱肯就从‘黄军装’手中领到了满满一袋白面馕。他又气又喜——

气的是巴依(哈萨克语:牧主)的心太黑了:他家有天一样大的牧场和云一样多的羊群,却对穷苦牧民连包谷面馕都舍不得给,自己只能和牛马一样吃用玉米粒皮做的‘凯别克’。喜的是世道变了:会场上的翻译告诉大家,‘黄军装’的名字叫‘共产党’‘毛主席’‘解放军’。他们说,草原不是巴依的,而是牧民的;牲畜也不是巴依的,还是牧民的。

朱肯觉得自己灰暗的人生从第一次见到国旗那一刻起开始鲜亮起来。此后,他一直坚定地认为:他和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就是源自那面五星红旗。”

文中的朱肯·阔坎,是小女孩的祖爷爷,是因为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这个淳朴的牧民就教育自己的子女,要发自内心地爱国。他家从此就把升国旗当作了一种庄严的仪式。

而这种仪式对于这个家庭来讲,已经成为了几十年的习惯,他们面对记者,甚至想不起来专门介绍。如果记者不带着思考去采访,很难捕捉到这一根本性的原因。于是,就想当然地去采访幼儿园。幼儿园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揽功”。这就造成了新闻要素的失真。

三、看似平淡的新闻事实可以跌宕起伏

新闻通讯《最彻底的捐献》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篇通讯讲述了一家四口人自愿集体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故事。

因为这件事并未发生在笔者所在的克拉玛依市,而是发生在乌鲁木齐市。笔者是从乌鲁木齐的媒体的报道上得知此事的。笔者判断,这是一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上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同时我分析,报道没有引起大的反响的主要原因,是新闻作品的讲述手法过于平淡。

从已有报道看,此事主要经过了两个过程:第一,女儿和母亲提议捐献,而父亲和哥哥不同意;第二,通过家庭思想工作,父亲和哥哥同意捐献。

但笔者通过采访发现,记者为了讲述的方便,人为地将事件的过程简单化了。其实事件的过程是“母亲动心思、女儿女婿来支持、父亲很反对、闺蜜横切入、父亲要参加、哥哥不同意、嫂子敲边鼓”。

这个过程的确是比较复杂,写作顺序掌握不好,容易让读者看糊涂,所以,记者采取了简化过程的方式。这样一来,新闻事实是讲述清楚了,但是新闻事件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都大大弱化了。

笔者经过对全家人“隔离式”的全面采访,得到了每个人的心路历程,将这些心路历程有机联系整合之后,着重表现矛盾冲突。这样一来,整个作品显得跌宕起伏。从小标题的设置就可以看出来——

赵顺德的郁闷:讲述父亲对母女俩在他耳旁唠叨别人捐献遗体的事情产生烦躁感。

韩爱琴的执着:讲述母亲完成自己心愿的坚定立场。

李忠明的信心:讲述女儿女婿理性面对老两口在捐献遗体事情上的矛盾。

兰子家的悲剧:讲述打动父亲的闺蜜家意外事件的作用。

赵虹雁的生日:讲述女儿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赵宏武的退让:讲述哥哥嫂子的反对和“怂恿”。

李梦冉的课文:讲述善良友爱的家风给孩子的传承和影响。

作品通篇没有一句作者的评论,也尽量不采用叙述的手法,而是基本以还原场景的描述手法,用最客观的视角还原事件过程。

这样,一篇跌宕起伏的作品就成型了。报道刊发后,在全疆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新疆日报》为此还进行了此事件产生社会影响的跟踪报道。

一件精品新闻作品的诞生,不是从采访开始的,也不是以问答为唯一采访方式的。而是需要采访前的充分准备、采访过程的深入思考、行文的精品意识追求的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新闻奖牧民笔者
牧民的遗嘱
牧民歌唱冬奥会
老师,别走……
甘南牧民 赵云雁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商人买马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