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文言文教学课堂“活”起来

2018-02-09沈文君

中学语文 2018年36期
关键词:文言文核心文本

沈文君

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既具渐进性,又有互融性,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逐步实施,全面推进,以语言建构为基础,发展思维品质,培养审美能力,实现文化传承。

在文化传承上,我国历来重视语文学科中古诗文的教学,但是一直以来,这个板块教学是所有教学中最为迷惘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匮乏,课外衍生欠缺……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线工作者,笔者根据核心素养的四个内容提出了文言文活动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四组设想。

一、寻根溯源,组建字词系统

“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对于教学来讲,这是最基础的一步,也必须是做得最为扎实的一步。但我们传统课堂在落实这一环节时,一方强行灌输,另一方勉力接收,短期效应固然明显,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即便是积累字词,也要讲求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比如,同一个文言字词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中有不同的意思,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其不同义项加以整理和比较,并根据词意发展变化来探寻字词意义的本源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组建一个文言字词的系统。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借鉴许慎《说文解字》一书,利用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进行形义分析,尤其是针对某些通假字和古今异体字,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字形词意的理解,也可以借此展示古汉字的造字历史和艺术魅力。

二、活跃思维,突破前人拘囿

江苏省特级教师陈杰在《人格语文论纲》一书中认为,人格的不断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本原目标,是教育“使人成其为人”的根本。而独立思维和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非先生曾说“不跪着教书”,传达了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同样,我们也要让我们的学生“不跪着读书”,不强迫,不被动,不盲从。尤其是在解读经典作品时,引导学生跳出文本的拘囿,努力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探求新的突破,形成独到的见解。

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这一章节中,传统教学在感情色彩上都会倾向于褒赵贬秦,但事实上,当时的秦昭王真的是如此昏庸无能,居然被赵国一小小使臣玩弄戏耍吗?而蔺相如在秦国的所作所为真的能让他如此理直气壮吗?结尾最后秦王大赦相如回国真是为了体现大国风范吗?这些问题能使学生能以更客观更真实的角度去看待文本之外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并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学习获得更为全面的多元感知。再比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判秦始皇的穷奢极恶,那么历史上的秦始皇真是一代昏君吗?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并不赞同徒手请愿,那《五人墓碑记》中又该如何看待挺身赴难的五位平民?诸如此类。利用教材文本的独特性,合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

三、审美创造,丰富文本体验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如果说思维偏于客观理性,那么审美应该偏于主观感性,在体验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美”缘起于客体,作用于主体。体现在古诗词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深入诗词内容,审意象明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作。除了诗文转换,也可以尝试课本剧的改编。作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艺术,它把课文课堂教学及德育、美育结合在舞台艺术的表演之中,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审美再创造。比如将白居易的《琵琶行》改编成歌舞剧,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琵琶女的一生悲惨的飘零身世,加深对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底层妇女和正直知识分子的同情。其他适合改编的还有《长亭送别》《渔夫》《氓》《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

四、专业阅读,传承文化经典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第四层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只有通过理解经典古诗文的精神实质和审美旨趣,才能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群文阅读”是指根据某一焦点选择一组文本,师生围绕焦点对文本展开比较阅读,最终归纳整合形成共识。“焦点”可以涉及语言、结构、人物、主题等各个层面。以女性形象为例,《氓》《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琵琶行》《木兰辞》可作为一组进行“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意识”主题探讨;品读《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谏太宗十思疏》等,领略战国名家的讽谏艺术;同样是愁,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屈原的《离骚》等都各有情状。群文阅读可以将“点”延展为“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量和素材积累,并培养了学生分析、筛选、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以上文言文活动化课堂教学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一次教学探索,目的是为了改变文言文教学机械化、单一化的现状,激发学生文言学习兴趣,寻求文言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方法,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起更为强大的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期待在日后的实际教学操作中,能给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文言文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