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情境体验:小说深入解读的关键

2018-02-09吴金华

中学语文 2018年27期
关键词:全知边城叙述者

吴金华

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将学生引入文本的叙事情境,以参与者的姿态体验文本的真实叙事情境,形成立体感知,即获得叙事情境的真实体验,才能深切体悟到小说的丰厚意蕴,领略出小说高超叙事的艺术。如此施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而且有利于教师达到理解课程的高度,成为小说课程教学的有效的实践者。

叙事情境有三个要素构成,即叙事人称、叙事聚焦和叙事方式。笔者试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叙事情境体验。

一、从叙事人称角度体验小说叙事情境

叙事人称是叙事情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是由叙述者与小说虚构世界的关系构成。这一般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叙述者与小说中某个人物统一,存在于小说的虚构世界里;另一种是第二人称叙事情境,叙述者高高居于这个虚构世界之上。理解叙事人称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好地把握这种叙事以什么角度展开,为深入解读文本起着关键的铺垫作用。从叙事人称角度体验小说叙事情境,是品出文本深度和意趣的重要一环。《边城》节选部分叙事者与文本世界不统一,采用第一人称,他高高居于虚构的边城世界之上,以一种俯瞰世事的立场,真切、细腻地展现边城,展现边城故事中翠翠的爱情故事。读者若站在第一人称叙事掌控全局的视角来阅读,便站得高,看得远,理解深。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叙事者与文本世界相对统一,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叙事者是文中的“我”即布尔金,是文本叙事人称群体中的一个次要人物,“我”与文中人物别里科夫、柯瓦连科等是处于真实的人物情境之中,从“我”眼中来看别里科夫,虽然视角受限,但能让读者与文中的“我”“同化”,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明白了叙述人称后,学生还得体验到自己所处的阅读位置:是叙事的读者,作者的读者,还是实际的读者的位置。这种阅读位置的变换,也会使阅读更富有立体感和趣味性。这种立体感知会使文本的阅读体验更深入更真切。读《边城》节选部分,首先把自己放在“叙事读者”的位置,将边城描述的世界视为真实情境;然后把自己放在“作者的读者”的位置,将文章中的叙事看成虚构,感受体验作者虚构“边城”世界的叙事意图及艺术;最后真正进入“实际的读者”位置,与边城叙事进行交流对话,感知体验文本的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感知体验文本的人物叙事和情感抒发。当然这几个位置并不是分开的,有时是同时存在的。

二、从叙事聚焦角度体验小说叙事情境

叙述聚焦也是叙事情境构成要素之一,它有三种情形,一种是以第三人称进行的全知视角的叙述,即零聚焦叙述;另一种是内聚焦叙述,叙述者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或者是一个旁观者,以第一人称只叙述某个人知道的情况的限知叙述。前者容易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客观全面地了解故事内容,判断故事的意义;后者能让读者和文本中的人物互相贴近互相认同。第三种是外聚焦叙述,这种叙述者表现为更像一个冷漠的局外人,单单叙述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不进入任何人物意识,不对人物的所见所闻进行合理的解释。它的优点是能给读者留下更大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在小说的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在此叙述聚焦情境的视域里,进行小说进行解读,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从而在宏观视野下对文本有个人的深刻理解。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作者在叙述故事时,主要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在叙事的过程中叙事视角灵活变换或交叉,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头“话说”,采用全知叙事开场,并以此交待故事背景:林冲偶遇李小二,交代事情原委。又以全知叙述者的口吻概述林冲与李小二一家的来往。为了让读者身临其境,引起情节的悬念和兴趣,之后由零聚焦叙述转为内聚焦叙述,全知叙事者的说书人悄然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李小二这个限知叙述者,通过李小二的视角,去观察发现“闪将进来”两人的身份,期间还有一次将限知叙述者转为李小二的老婆,以她的“偷听”来揭秘。如此变换聚焦叙述,使情节更富有神秘色彩,可读性强。教师在上课时若能就此引领学生走进此境,去探究话与人的对应关系,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可以更上一层楼。

三、从叙事方式角度体验小说叙事情境

叙事有讲述和展示两种方式。在前者这种叙事方式中,存在一个故事的叙述者,他向读者对他叙述的故事作出各种评论和解释,叙述者与读者交流对话。《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看到草料场倒塌后,这样评论:“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不同的讲述方式,会让读者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情感效果。在后者这种的叙事方式中,没有叙述者的影子,只有一个充当“反映者”的人物出现。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我”布尔金。他通过自己的感受、思考、领悟,默默地反映外部世界。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引入到此叙事情境,去体验感悟这个叙述者或“反映者”是如何向读者讲述或反映的,从而对文本有比较到位的理解。

在阅读文本的初始,首先要体验到 “谁在讲述”。 找到站在读者面前的具有独立个性的叙述者,还是隐藏在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背后的叙述者。再站在讲述者的立场或角度来审视,看小说在讲述什么,怎样讲述,这样才站在文本解读的制高点,在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下,更容易探究到文本的意蕴。《边城》节选部分,讲述者显然是作者本人,不是文本人物。作为全知视角的作者叙事者,笔法往往客观冷静。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应该站在叙述者“爱”和“美”的立场,欣赏讲述内容里边城的明净,人性的美好,这样才更容易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叙事过程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交流。把学生带入叙事情境中,把小说的环境、情节和人物这三要素放到叙事情境中去考量,更容易把握好环境描写的意义,情节展开的趣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学生不仅可以更真切地把握故事的情节及人物的个性,同时也能够欣赏作者精致而细腻的叙事艺术。

猜你喜欢

全知边城叙述者
《边城之材幽之地》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全知,共情:教师团队培训的出发点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禅宗“多视角”叙事对传统“全知视角”的解构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