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最好的陪伴是亲子共读

2018-02-09李晓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5期
关键词:图画亲子陪伴

◆李晓华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新桥小学)

3~10岁是父母培养儿童阅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慢慢形成,开始接受认知外界。当然,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可适当阅读,但要慢慢培养,不可过于心急。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并且越早越好,于是我挤出时间和女儿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在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中,我也从开始的走弯路到现在的慢慢步入正轨。

一、坚持每天与孩子共读

绘本阅读对于孩子的作用,并非立竿见影,而是贵在家长的坚持和引导。女儿几个月的时候,我就经常把她抱在怀里,一起看一些有简单情节的读物。孩子慢慢长大,看的书越来越多,只要女儿想听故事,手边的事情不是很紧急,我都会有求必应。因为每天除去上班时间,感觉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

每晚临睡前的10~30分钟,是我们母女俩的阅读时光。孩子喜欢规律的作息,每天安排较为固定的时段进行亲子共读,也会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特别是在睡觉前,作为睡前程序的一部分,这时候共读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安静下来放松地读书,也能帮助孩子建立睡眠程序,让她更容易入睡.

二、阅读初期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

学龄前孩子的阅读以图为主,不要刻意追求认字量。我们常会看到,孩子们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通常会快速的从头翻到尾,觉得感兴趣了,才会停下来一页一页的认真看,有时甚至还会反复看很久。是什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一本书上,尤其是在他们还不能真正识字读字之前答案显而易见,是图画。孩子们是经由图画进入书的世界的,他们能迅速的在图画中找出故事的主角,发现图画中的很多细节,并由此来推断故事的发展过程和结局。女儿最早接触的绘本主要以图画为主,如《母鸡罗丝去散步》《好饿的毛毛虫》等。

孩子们具有很好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再配合上家长们绘声绘色的朗读,孩子们就会把听到的文字内容融入到自己对图的观察和想象中,在头脑里完整的重现整个故事。阅读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专注力的。

三、不给孩子的阅读规定条条框框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它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父母不必过多的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

当我们精心挑选的图书孩子不感兴趣时,我们也没必要多虑,让孩子看她感兴趣的就可以,毕竟早期的亲子共读,最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不是语言启蒙,也不是智力开发,而是让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喜欢上读书,这将是影响他一生的好习惯。

四、绘本不能太多

孩子的图书,宜精不宜多。其实,有时候作为家长,看到好的图书就想买给孩子。后来书多了,我发现孩子选择起来其实很烦躁,这跟玩具太多是一个道理,看书的效果自然好不到哪去。于是,我开始想办法把书收起来,只留三四本放在书架上。从2岁多的时候,我坚持给女儿订阅《婴儿画报》期刊,里面有故事、儿歌等形式,女儿非常喜欢,因为书的数量有限,女儿一遍一遍地读,里面的动物形象记得特别清楚,有时还会主动给我讲“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这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

五、闲暇时候自己多读书,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言教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故事中的情节,鼓励孩子复述出来,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阅读应该从小培养,阅读就像是播种,并不能刻意希望立即看到效果,因为种子发芽本来就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乎的应该是和孩子的共读时光,这是一种高品质的陪伴,是给予孩子的最大的安全感.

亲子阅读给了我不小的惊喜:我发现女儿的语言表达很清楚,生活中会恰当地使用词语,如“其实、因为”等词语。有次下雨,我带她去买东西,她撑着小伞在路上说:“下雨哗啦啦,打雷轰隆隆。”还经常会自己编几句儿歌:“小猫小猫你在哪,快来和我一起玩……”生活中这样的点点滴滴很多,我为此感到很欣慰,这是在平日的阅读中慢慢积累起来的,然后再在生活中自然的运用。

我认为,不要在乎孩子读了多少书,也不在乎孩子到底有没有理解书中的内容,而在乎母女共同阅读交流相处的过程。我相信,阅读的能量是潜移默化和深层积累的,有一天,它们会以一股温暖力量的形式,径直返回女儿的内心。

孩子的童年转瞬即逝,在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段里,陪着孩子阅读吧!让书本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用知识去滋润和丰盈孩子的心灵。共读的亲子时光一定是你人生中美好的记忆。

猜你喜欢

图画亲子陪伴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