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典作品的教学实践
——以《<论语>选读》教学为例
2018-02-09赵斌
赵 斌
新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已实施多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设定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作为选读内容的 《<论语>选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提高学生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去解读《论语》,把《论语》教学和应试、教学和文化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呢?
作为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学的根本,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思想文化,毫无疑问,它跻身“经书”之列,是实至名归。当然,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体现的是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示。即使在今天,《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对此,把《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范本,使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天,笔者以此三句话为教学的三重境界,就《〈论语〉选读》教学,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探索和尝试。
一、立足文字学习,体验诵读品味之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意思是对学得的知识需要按时并经常去温习,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最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一个学生,到高中毕业,接受了十多年的比较系统规范的语文学习。作为母语的学习,能为学生打下比较厚实的文字功底,使其能够熟练地阅读和表达。《论语》的教学,从文字层面来说,要让学生读懂文章,积累知识。《论语》为语录体著作,在传统的本色教学中,往往采取诵读的方式。
本人在教《为政以德》第16.1章时,学生在朗读背诵“丘也闻有过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时,不少人将句子读成了“丘/也闻有国有家者……”我利用这个问题,问学生这个 ‘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助词,不用翻译”,我的话音未落,就有同学大声回答了。我表扬了那位同学,又趁势问道:“既然是助词,可不可以去掉?请大家通过朗读体会一下再来回答我。”1分钟后,学生朗读声音渐稀,有学生举手回答:“这个‘也’去掉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我觉得有‘也’字,读起来更加有节奏,似乎没那么急促。”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表停顿”,同时,又写了《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个句子,并让全体学生再次朗读体会。学生反复朗读了几遍之后,说已经体会到并且理解了。事实证明,在后来《<论语>选读》乃至其他的文言文阅读中,鲜有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犯错误。学生说,通过自己朗读,收获发自内心的豁然感悟后的自得之乐,远比灌输的效果要强得多。
二、重视教学互动,共享合作共赢之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这里所说的朋友不在于年龄的差异,重要的是有相同的志趣,师生也不失为一种朋友的关系。当师生在课堂上互相探讨合作,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交流,这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定是高效的。
我在准备《克己复礼》教学的过程中,大体的备课思路是这样的:1.什么是“克己复礼”?2.为什么要“克己复礼”?3.如何“克己复礼”?具体在备课过程中,预设了几个问题。问题一:“克己复礼”具体包括什么?问题二:“礼”是什么?是指礼物吗?问题三:“礼”的现状如何?问题四:“礼”遭到破坏的后果是什么?问题五:如何“克己复礼”?问题六:如何“正名”?问题七:联系课本解读,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在简单地疏通了重点字词后,我把这些预设和准备的问题,单独放在幻灯片上,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交流,最后形成相对统一的相法。这些问题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文本内容,并且在教学环节上也是环环相扣,发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结合文本和自身,用“学生的方式教学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如果知识在合作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闪光,那么这样的互动必然会带来精神的愉悦。
三、关注能力发展,凸显素养提升之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外人不了解你,不要抱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并从中发现终生学习的乐趣。品读经典文化论著,听圣贤之言,做有德之人。
中学生阅历尚浅,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在朗朗的诵读中体会深刻的内涵,作家博大的胸襟。《论语》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内涵,它们从修性、立身、处世三个方面对人文素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有很多为人之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应谦逊谨慎,取长补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告诉我们应博学多闻,全面均衡发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诉我们君子取财有道,要有正确的义利观。孟子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些圣贤的思想,在文化论著中随处可见。
养育人文情怀,滋生文学品性,丰富内心世界,都是文学作品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它不排他,而是兼容的,并且是终身受益的。阅读经典,就是与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对话,通过心灵间的对话,在情感的碰撞中提升了审美和精神的素养,使学生有豁然开朗般的顿悟之乐。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经典文学作品,关注当代文化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去帮助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我们才能使学生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