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能力的多元培养

2018-02-09黄春华

中学语文 2018年36期
关键词:周记上联课文

黄春华

高中作文教学,除了每两周一次的作文课教学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着学生的作文能力,以期实现“一箭多雕”的高效课堂教学目的。

一、课前三分钟小故事——作文“协奏曲”中的第一支曲子

目前高中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或者所写文字与题目要求相去甚远,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素材积累不够和对素材的理解与挖掘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每节语文课前,按学号顺序安排一位学生上讲台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内容不限,时间限定在三分钟内,讲完后,请另一位同学谈谈这个故事给他的启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揭示故事启发意义的能力,同时又为学生积累了相应的作文素材。

比如,有段时间,班上的劳动工具存放无序,订阅的杂志学生阅读后也没放回原处,教室里显得有点乱。有同学就针对这种现象讲了一个“超市里顾客随手乱扔手推车”的故事,故事里有两家人,一家是购完物后像很多顾客那样乱扔购物车,另一家是购完物后送回手推车的一对老迈夫妇。讲完后,另一位同学谈到了这个故事给他的启示:“这个故事并不是在探讨送不送还手推车的问题,它是在探讨一个简单行为背后的价值认知问题——做事不一定非要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只需要做好自己认为是对的、是有益的就行了。据此,我班同学面对存放无序的劳动工具和随处乱放的杂志也要反思自己。”

如此训练了一个学期,学生的作文素材相对增多了,解读材料的能力也相对提升了,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意识也相对增强了。

二、课文导入语撰写——作文“协奏曲”中的第二支曲子

导入语是课堂教学的开门用语。好的导入语能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般来说,语文课堂教学都是教师导入,可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撰写导入语。我从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开始(第一单元,我示范,让学生注意学习导入语的写法),让学生按学号依次根据课堂教学进程展示自己的导入语,如果某篇文章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二位导入的同学还要注意与第一堂课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使课堂的导入语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有学生针对《边城》撰写的导入语:

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歌谣,那里的虎耳草,样样含情;一座小城,一群边民,一艘摆渡船,一幅淳朴的风情图,处处美好。作家沈从文先生用他充满深情的向往之笔,为我们描绘了远离都市市侩生活气息的湘西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不悖乎人性”的美丽健康的人生形式,那么故乡的美丽在哪里?它的健康的人生形式又有哪些表现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老师一同走进《边城》,走进那处处洋溢着乡情、友情、亲情和翠翠那朦胧羞涩的恋情的《边城》。

这种撰写课文导入语的训练,既让学生充分预习了课文,又深化了他们的思考,同时还强化了“非作文写作”的作文意识。

三、课文对联式总结——作文“协奏曲”中的第三支曲子

导入语重要,而结束语也不可小觑。我的教学结束语是引导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来展示的,针对每篇课文,要么我把上联展示出来,要么学生由展示,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即兴对出下联,也可以在上一节课出示上联,学生提前准备以便教学结束时展示。这个环节,也是学生们在学完课文后,学生活动非常活跃的一个环节。每篇课文结束,都有妙联产生。

这里仅摘引几联:

针对《兰亭集序》,我出的上联是“山水寄情快意饮兰亭”,学生就对出“集序抒怀隐痛藏笔端”。

针对《赤壁赋》,我出的上联是“赤壁文赋纳天地万物”,学生对出“东坡神笔写古今胸怀”。

针对《药》学生出的上联是:“累比牛马苦似黄连有心问灵魂”,有同学对出下联“生如草芥命若浮尘无人怜死生”。

针对《窦娥冤》学生出的上联是:“贞洁尽孝,哀怨感天刑场雪飞六月”,有同学对出下联“猛烈抗争,悲情动地楚州旱亢三年”。

通过对联收束文本教学,既总结了文本内容,让学生记忆深刻,又训练了学生凝练的文笔,提升了他们的文字运用能力,使其在作文中能随手写出结构整齐的对称句式,增强了作文的文采。

四、周记美文式点评——作文“协奏曲”中的第四支曲子

所谓周记,就是用文字记载一周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也就是说,周记就是每周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东西记下来,形成的文字片断或一篇文章。一周写一则就可以了,写了之后,要检查,要点评。

我的学生每周都有一次周记点评课,我把周记的点评权交给了学生。具体做法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次按组只点评一位学生的,该组其他组员的周记就由他进行点评,点评者提前一天收上来阅读并撰写点评文字,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们都很喜欢这种检查和点评方式,每周的周记点评课又成为他们一周以来翘首等待的精神之旅和佳作比拼之旅。我这里摘录一则点评文字供大家欣赏:

记忆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份特别的东西,一生中,谁没有记忆深刻的东西,背后又藏着不一样的故事呢?想必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告别,才换来一份份宝贵的回忆,某同学的一篇《告别》告诉我们“往事太过沉重,昨日太过遥远”“就此,我要彻彻底底地与他们告别,走自己该走的路”。是的,一个有故事的人是用勇气告别过去,才换来自我的更新与提升。正如席慕蓉的一首《送别》中所言“如果你将要踏上新的征途,最好就洒脱向昨天说声再见”。

像这样的周记点评,起始于周记,收束于美文,对于点评者,思维和语言都得到了锻炼,对于被点评者,他又得到了同学的认可与欣赏,所有的同学也得到了一次作文练笔与美文欣赏的多重训练。

综上所述,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他们的写作细胞,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时事的情感,我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上述几种方法,真正做到“多面辐射,多曲协奏”的作文训练,为专门的作文课教学作了有力的补充和铺垫。

猜你喜欢

周记上联课文
如何正确贴春联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牛年春联集锦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背课文的小偷
写进梦里的周记
背课文
帮忙
羊年春联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