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为小”《说“木叶”》
2018-02-09郜国旗
郜国旗
教书几十年,多次遇到《说“木叶”》一文,但每次都是敬而远之:觉得它很美,但教不出好来;觉得它很丰富,但教不出精髓来。说它难教,都是因为它太“大”了。为此,今年又教《说“木叶”》时,我采用了“化大为小”的方法作为突破,并且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一、文的开篇“大”,抓叶化为“小”
文章开头很大,前半部分内容都是由诗歌连缀而成,从屈原的《九歌》到谢庄、陆厥、王褒,又到屈原的《橘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无名氏的诗、萧纲的《折杨柳》、陶渊明的《拟古》,再到柳恽的《捣衣诗》、沈佺期的《古意》,最后到杜甫的《登高》、庾信的《哀江南》,洋洋洒洒,内容庞杂,包罗万象,看得眼花缭乱:写这么多诗的目的何在?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
我要化小:只要把思路引导到一个共同点,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其实前文所有的诗句都指向一个概念,那就是“树叶”,具体点就是“木叶”“落木”。“树叶”一词是古代诗歌的“意象”,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心境下,也表现出不同的含义、情感、意境。一片小小的树叶,在先人们的笔下却幻出无穷无尽的内容和情感。杜甫的《登高》更是大胆地连“木叶”都不用了,用起了“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展现秋天的萧瑟和悲凉,叶子都掉完了,展现了光秃秃的树干的形象。“落木”一词从屈原《湘夫人》的“木叶”转变而来,更古雅,更能突出悲秋的沉重心情。
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极大的作用: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二、文的分析“大”,特征化为“小”
为什么古人都这么热衷于使用“木叶”及“落木”呢?围绕文章4-6段来解决。
一片小小的叶子,对一个学识浅薄的人来说,肯定是无话多说,而对一个“大家”来说,那就是千言万语。作者又是如何化“小”为“大”的呢?作者从“大”处着笔: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与吴均诗中的“木”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藏着暗示性。“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一片小小的叶子,到了作者的笔下却“化腐朽为神奇”。
我要化小:文章4-7段具体阐释“木叶”的两个特征:1.“木叶”这一意象更单纯;2.“木叶”这一意象富于颜色的暗示性。教学时我进行了化“大”为“小”的处理:1.找意象:意象:(落)木(叶)、树叶;2.看场合:场合(秋风叶落)、场合(春夏之交);3.瞅外形:外形(脱尽叶子)、外形(枝叶繁茂);4.瞄颜色:颜色(枯黄)、颜色(绿、褐绿);5.揪质感:质感(干燥)、质感(饱含水份);6.体意味:意味(空阔疏朗)、意味(饱满绵密);7.展联想:联想(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联想(密密层层)。
浩浩一篇“大”文,经过我们的妙手裁剪,只剩下了“一片(树叶)两个(概念)”,木叶的“疏朗空阔”树叶“绵密饱满”,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原因就是它们具有很强的“暗示性”。
三、文的暗示大,深悟化为“小”
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词语的意思。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理解。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中国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注重语言的暗示性。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的滋味。“一(片树叶)两个(概念)”,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它们还有关联,在文章的第七段:“相去无几”“一字千里”原因何在,关键是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暗示性”若我们把诗歌的暗示性理解清楚了,再理解诗歌的时候就没有难度了。
这么难的文章,我们三下五去二就把它解决了,事实上只解决了三个问题。“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分析问题(4-6):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为第三部分,总结全文。
文章把标题定为“说‘木叶’”,以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有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本文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他凭借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