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诵读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018-02-09康晓婷
康晓婷
诵读教学法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读书方法。汉语言文字除了外部的形体美、音律美之外,内部语义还具有模糊性、随意性、隐蔽性等特征,讲究含蓄、意会和直觉体验,而诵读法正是基于汉语言这些特点产生的一种读书方法,并且符合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因而备受大家推崇。而任何一个理论的探索都有其科学基础和依据,笔者试从四个方面为诵读教学法的建设寻求理论支撑,使诵读教学法与成熟的相关研究理论相结合,为现代诵读教学法的提出奠定基础。
一、诵读教学法的哲学依据
我国传统哲学理论最突出的特点即“天人合一”,先哲们认为,天、地、人之间是相互联系而又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这种观点直接影响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明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整体性。中国人这种特有的思维的整体性,使得古代读书的方法就是整体到整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这就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通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就可以整体把握、明达文义。方玉润评《周南·芣苡》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恍听”之后正是读者审美联想时的图景,这些图景流露着一种闲适恬淡的美,要想领悟这种美,靠理性分析是不行的,方玉润要求读者“平心静气”地“涵泳此诗”,而不必“细绎”,要进行整体感悟。陆九渊亦云:“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性急,要平缓地细心读,读不懂的细节部分,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到上下文都通读之后,或是日后再重新整体阅读时,就会领悟了。也是说通过整体阅读,依靠语境和上下文直觉体悟来达到理解整体意蕴这个道理。可见“诵读”是整体感悟,是读者感性的体验,而不是理性的介入与分析。由此可见,诵读教学法正符合了传统哲学朴素的概括理念和直观体验的思考方法。
二、诵读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表明识记的过程即为编码的过程,对同一识记材料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识记的效果就不同。即在识记的过程当中,若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的器官,将读、写、看、说结合起来,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完成识记任务。语文诵读教学法正是能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的一种学习方法,诵读教学的过程即是学习者利用自身感觉器官的共同合作,通过诵读准确表达文本的意义,反复体验文本的感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认识事物有一个顺序不可颠倒的过程,体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首先以感觉、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如果没有感觉、知觉,那么记忆、思维和想象都是无根之木,感觉、知觉是记忆、思维和想象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整体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进行感觉、知觉,而深层次的阅读鉴赏必须建立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在诵读文本时,学生首先感知的是汉语言的外在形式——汉字,然后从整体意义上去了解每一个字、词的含义,最后从联成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的语义情境,通过推导、想象、解析,探得语言外在形式蕴含的内部语言,也就是作者的原意。总的来说,要读透整篇文章,须以理解词语、句子为基础,对段落、全篇进行综合分析,方能掌握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妙处,最终达到文章的言辞旨意好像化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一样。诵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是以读者的感觉、知觉为起始,渐渐引发记忆、思维、想象的过程,伴随着认知活动由浅入深的发展,情感活动也不断地向更深的阶段发展。这两者在相互交错、渗透和作用中共同形成了完整的阅读心理活动过程。
三、诵读教学法的接受美学依据
接受美学是一种关于文学阅读的美学理论,又称“接受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其理论核心是:走向读者,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此理论批判了“本体论”——将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放在文学作品本身,鲜明指出了文学史是作家创造文学作品的历史,更是读者阅读与反映的历史,读者与作者一样承担着创作的责任,强调读者在文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自主作用。接受美学认为,在进入读者接受之前,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文本”——一个未定性的、开放的、有着丰富“意义空白”的框架,只能称之为隐含的文学作品,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则是读者阅读接受后的文本文学作品,在读者的具体化的阅读过程中,其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才能显性出来。
接受美学关于读者接受意识的能动作用、读者是文学作品的另一创作者以及“文本”的“召唤结构”,“意义空白”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理论,在语文诵读教学法上都有较大的借鉴作用。现在的语文教材选用的基本都是经典名篇。这些名篇内涵丰富、意味深长,能充分展示读者自主、能动的创造性,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并深入理解它们,教师不仅要恰当地适时引导,而且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其不是被动地反映而是能动地接受。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大胆鼓励学生从不同层次与不同视角个性化地理解文本,要体现学生的“个性”,不能搞千口一腔,否则就否定了文本“丰富的意义空白”。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一些“言已尽而意未尽”的语段一定要让学生有一个自主诵读的过程,让学生去朗诵、品读,咀嚼其中的滋味,很多时候,教师的讲解分析只是课文意义的一种,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合情理解,这是一个对文本再创造必不可少的过程。接受美学认为,影响读者阅读水平的是读者的“期待视野”,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必须拓宽他们的“期待视野”。换句话说,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必须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上下工夫,也就是说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