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鉴诗歌意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018-02-09金育才

中学语文 2018年18期
关键词:桂花尝试意象

金育才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市辛庄中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诗歌类作品时往往强调让学生背诵诗文,然而这种一味背诵的做法让学生无法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很难体会诗歌字里行间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鼓励学生对比词句,填字揣摩,学科联动,再现意象等方法深入品味诗词的意蕴。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诗词产生深刻的理解,更能促使学生提升语文审美能力。

一、对比,体悟情操人格

对比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一些题材相似的诗词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深刻感受作者的情绪。有些作品虽然看似题材相似,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生活的境遇有所不同,内心感受也会不同,表现出的内容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能通过对比的方式加以体会,则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操和人格。

《望岳》《登飞来峰》都是以山岳为主题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探究作者在这两首诗歌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虽然两首诗歌主题相似,但是所表达的思想却完全不同。《登飞来峰》不仅展现了作者攀登山峰时的感受,而且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望岳》很好地描绘了高大的山体形象,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的热爱和崇敬之情。《登飞来峰》的作者王安石立志要进行改革,但是却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对。然而王安石却并不气馁,因此将对方比喻成“浮云”,认为其必将消散。《望岳》是杜甫在年轻时期创作的作品,因此心中怀着一种少年意气。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由于作者的人生境遇有所不同,在创作同类型的诗歌时就会写出不同的情怀。

二、填字,揣摩思想情感

不少诗词作品都是字字珠玑,古人作诗时也常常字字推敲。利用填字能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诗歌,通过推敲词句的方式让作品能更好地展现主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设想诗歌中的词句可以替换成什么,然后分析替换后的句子和原先的句子在表达情感思想方面有何不同。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流传千古。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其他评论家对这首诗歌的评论,如:“王士祯曾经提出,‘直’看似无礼、‘圆’看似俚俗,但是如果要找两个字来替换,却根本找不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权威发起挑战,尝试用其他的词替换掉其中的“直”和“圆”,并对比一下,看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有所变化。如有学生尝试用“起”来替代“直”,但是在分析后认为,大漠孤烟是常态,所以作者只是看见了其“直”的状态,并未看见其“起”。还有学生尝试用“红”来替代“圆”,但是又发现“圆”能在展现“落日”苍凉的同时体现出一种温暖亲近的感觉,如果结合整首诗歌来阅读,便可以发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仅体现了大漠的苍凉,而且也展现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利用这种填字游戏,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绪变化,对于作者的内心世界自然也能有更多的感触。

三、联动,整合学科知识

学科联动的方式指的是师生共同展开拓展阅读,扩充阅读其他学科的文献资料,用来帮助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教师主要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拓展阅读文学评论、修辞学、名人传记、社会历史、文化学等方面的文献,这样能促使学生对诗歌作品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春望》这首诗歌展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展开学科联动,读一下和唐朝历史有关的文章。通过阅读历史,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何会在看见春景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阅读介绍杜甫生平的名人传记。如果能将杜甫和唐朝历史的大背景结合起来阅读这首诗歌,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为了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阅读一些文论类的作品,如明朝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宋朝司马光的《温公续诗话》等,其中也有介绍《春望》的内容。多元联动能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全面理解,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拓展了自己的眼界,也明白了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诗词作品。

四、再现,解析意象内涵

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十分重要,如果学生能将诗歌作品中的意象通过重现的方式展现在面前,则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如何将内心情感加工组合成艺术形象。初中学生想象能力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其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尝试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意象,并品味其内涵表现。

在阅读《十五夜望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展开积极的联想,思考这些意象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地白、冷露、桂花”等意象,展现出了一种冷清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思考在其他诗歌中是否也运用了类似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内涵表现。如有学生发现“地白、冷霜”这样的意象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也被运用,也同样展现出了一种清冷的状态,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有学生发现“桂花”这个意象在其他诗歌中也多次出现,而且意象的内涵有一定变化。在汉朝桂花一般代表隐士,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而唐诗中的桂花则主要给诗歌增添神仙气息,如唐朝诗人皮日休在创作诗歌时就将桂花和嫦娥联系在一起。到了宋朝,人们喜欢通过相互赠送桂花表示对于对方美好的祝愿,如苏轼就曾经创作与之有关的诗歌。通过体会诗歌的意象,学生发现不少意象都有其代表内涵,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其内涵也可能发生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却一直被传承下来。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意象就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诗歌是作者内心情感触发后创作的文学作品,《毛诗序》中曾经说到“情动于中而言于诗”的观点,教师在教授诗歌时也要注意这一特点,要避免简单地讲授、背诵这样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去品味诗歌的意蕴,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桂花尝试意象
桂花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做桂花糕
再试试看
意象、形神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桂花蒸
打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