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世界 品味文本精彩
2018-02-09朱赟
朱 赟
★作者通联:福建武平一中。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往往从考试的目的出发,着眼于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翻译、练习,淡化甚至忽视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文化信息,导致学生对文字背后的文化信息知之甚少。这种缺少文化味的文言文教学,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合当下教育的要求。为此,笔者拟以《游褒禅山记》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世界,从中品析出文本精彩。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以记游为载体,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达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高境界的学人治学的道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
文中第三段“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本句深刻揭示了作者的心得体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因此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本段主要是议论游山所得。先由“叹”字承上文的“悔”,领起全段,很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然后再写自己游褒禅山之所得。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学习这一段,我们可以认识到作者“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借鉴意义。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旅游本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作者并不开心,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中的“悔”字可以看出。“极夫游之乐”是指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文章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正是因为作者觉得自己还有能力进一步欣赏美景,文章里说“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因为“能为”而“不为”,于是作者就“悔”随之了。
世人游山,就易者众,知难而进者少。正如文章所说的“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无限风光多在险处,平常人难得一观。所以,能为者当为之,不要把“悔”字留在记忆里。这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留给后人的谆谆告诫。和他一起游玩的人有四个,唯独只有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游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他的这篇游记和过去重“景趣”的游记不一样的地方,他的文章更重的是“理趣”。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4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 (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即使最后他失败了,但是他的改革的精神仍然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
当然,并不仅仅是游山,扩充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会变得越暗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走向终点。
正如我们现在的学生,正站在离大学最近的地方,我们知道,现在的知识要比小学初中的知识难很多,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在经历了很多次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可能会想到放弃。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应该知道,想要“其见愈奇”必然要经过“其进愈难”的过程,这样,当若干年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们能够骄傲的说,“我的青春没有留白”。
文言文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仅停留在个别字词句的肢解品读和孤立评价上,那么文言文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文言文教学不仅重“言”,更要重“文”,“言”是学生能够迁移所学读懂课外的前提,而“文”才能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追求是伦理建构、性情陶冶、价值建设、理想建立、美学熏陶、境界提升、人格完善,这才是语文教育本真的追求。文言经典积淀着民族记忆,凝聚着民族精神,虽然隔离着遥远的时空,但它恰似灯塔、明镜,为沉溺于“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中学生警示着“生活应该是这样子”。通过对文言经典的学习,学生可以寻觅文化精华,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精神底子”的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