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与文本共舞”
2018-02-09邹尉慧
邹尉慧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发生学生对阅读没有激情,无法和作者形成共鸣的现象,这导致了学生阅读效率的低下。这是因为学生和作品之间产生了语言隔膜,导致学生无法和文本“共舞”。造成这种语言隔膜的原因之一是过于理性化、冷漠化的解读,这使得学生脱离在文本之外,无法和作者形成沟通;此外,学生过于自由化的解读造成学生对文本的忽视,这也产生了语言隔膜的问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消除语言隔膜,让学生靠近文本,深挖文本的核心,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
一、多元朗读,打造体验空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多元诵读的方式获得初步整体感知,如通过齐声读、分角色读、个人默读等方式,这样能让学生对于文章产生深入的体验,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调动自己的听觉体验,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声音,这样就会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文本,亲近文本的语言。此时再让学生尝试展开阅读,学生就会发现原来阅读其实并不难。
在学习《次北固山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诵读这首诗歌,产生对于诗歌的独特体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关注一下这首诗歌的韵脚,学生发现这首诗歌的韵脚是“an”,且押韵的字都是阴平或阳平字,这样在诵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产生一种悠扬的感觉,能更好地体现出情景恢弘阔大的状态,这和诗歌的整体感觉是一致的。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在学生诵读时可以配上悠扬的乐曲声,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诗歌的意境。教师可以围绕诗歌的意境提出一些问题,如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这首诗歌展现的是怎样的状态。如有学生提出,这首诗歌一开始写的是漂泊的情怀,而后写了行船的壮丽场面,最后体现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这样的诵读不仅能促使学生提高声音的表现能力,更能让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接受理论认为只有将作品作为阅读的对象,文学才能获得其本质性,才能获得意义。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通过多元诵读的方式展开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在这样的诵读中,学生可以获得自主阅读的基本体验。由于文本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体,因此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也要对文章进行多层次的体验,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打破和文章之间的隔膜,进而提高阅读效率,产生“与文本共舞”的状态。
二、整体感知,获得直觉认知
由于文本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所以教师首先要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化的感知,尝试获得直觉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文章的标题,分析文章的文体,这样能促使学生对于文章产生一种初步的直觉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采用概括的方式,说说自己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什么内容。如果学生能将自己读到的每一个部分的中心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则说明学生已经对该文章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一下文章的题目和文体,说说文章可能展现怎样的内容。如有学生提出:“这是一篇散文,散文一般都用写景抒情的方式展现内心世界。结合文章的题目我认为这篇文章写的可能是某一个人在秋天对其他人的思念之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说说文章的每一个部分都讲述了什么内容,然后尝试将自己陈述的内容联系起来,说说是否能展现整篇文章的意思。如有学生提出:“这篇文章首先展现的是母亲照顾孩子的场面,体现出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信心,而母亲为此十分痛苦。母亲屡次想要给孩子生活的勇气,但是又怕自己的话语会伤害到孩子,因此十分矛盾。最后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此时孩子才意识到母亲有多爱自己,也意识到要勇敢地生活。”通过这番分析,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有了整体化的感知。
过度自由化的阅读会让学生忽视文章的核心内容,因而会使得学生对文章产生一些歪曲的理解。这样的阅读脱离了文本语言这个载体,并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教师要促使学生展开整体阅读,了解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展现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阅读才能逐步消除语言隔膜,获得更准确的阅读感受。
三、深度赏析,激活情感共鸣
在深度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将自己通过整体感知获得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尝试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教师在组织学生感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要选择一些适合初中生心理认知的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分析词句法、比较还原法等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总结的过程中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并逐步进入心领神会的状态。
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感悟,尝试体会其中的情感,获得情感共鸣。教师鼓励学生尝试采用分析词句法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发现,作者用生活化的事件体现出对于父亲的思念之情,展现出父亲对自己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分析其中的某些字词,如:“可以分析文章中父亲的话语‘进去吧,里边没人’,尝试说说父亲在何种情况下说这句话,父亲为何会如此说,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在深刻感悟后提出:“父亲虽然想和孩子多呆一会儿,但是却还是叫其回去,因为他担心孩子的行李会被人偷去。这表示父亲处处都为孩子考虑。”教师继而让学生分析作者对于父亲的态度,学生发现,作者在文章中曾经几次落泪,表示出对于父亲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分析作者几次写到自己落泪,为何会落泪。这种分析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
真正的阅读并不是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即可,而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作者的创作理念,这样的阅读才是消除了语言隔膜的阅读。
四、联系生活,投注生命意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进行学习,尝试感受到文章中的生命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文章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波动,进而消除语言隔膜。
在学习《社戏》这篇文章后,学生意识到作者所写的是对于乡情民风的感受,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展现出乡民们的淳朴,体现的是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获得更多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参加过庙会、社戏等活动,记忆中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尝试说说童年时参与传统民间风俗活动的独特感受。通过这样的分析能让学生和作者走得更近,并体会到文章中的生命意识。如有学生提出:“我小时候的春节十分热闹,不管在什么地方的家人都会在年三十赶回家,然后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的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鱼,而且必须是一条完整的鱼。因为这寄托着老百姓们美好的愿望:年年有鱼(余)。”通过叙述学生感受到了春节带来的文化氛围,体会淳朴的民风民情。这样就消除了和文章之间的隔膜,能更好地感受文中的生命意识。
在联系生活进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意识到作品的典型性,尝试从生活中找到可以和作者交相辉映的内容,并深刻体会到文章中的生命意识。
在指导初中学生展开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消除语言隔膜,更积极地展开阅读,和文本形成共鸣,在“与文本共舞”中体会语言之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