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2018-02-09张春刚

中学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借景创设情境

张春刚

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适宜的教学场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发学习共鸣,达到深入理解事物本质,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智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学科内容涵盖广泛,知识庞杂,这就决定了其情境创设需要因地制宜,实现情境创设的多样化、丰富化,才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一、围绕课文内容,创设体验情境

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里,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这就要从具体的场景中找到活生生的“形象”。形象如何得以展示呢?

比如可借助多媒体手段,依靠其直观性,形象性,化虚为实,使课堂出现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既集中又强烈,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课堂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了趣味与活力。语文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且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情感投入。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优美的图文、多彩的光电效果等都可以完美诠释课程内容,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快速溶入到教学内容中。

例如讲《醉翁亭记》时,为了突破“翼然”“临”两个难词,教师把“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的意境绘制成课件进行展示。醉翁亭的外形是什么,亭子的位置在那里?课堂上,醉翁亭及其周围的环境触手可及,教师向学生输入语言信号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参与思维,情景在眼前,化解了疑难。

二、以情感推动情境创设,由情感到情境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课堂互动需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它对于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促进思维活力有重要作用。情感体验其实就事物间的互动过程,且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尤其是人际交往,可以使处于同一情境中的所有人受到感染。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能体现出人际交往的特性。在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的信息传递,心灵沟通,语言交流等都可以在彼此心底掀起情感的涟漪。教师的引导与激发,更使学生感受到浓烈的情感氛围,深受感染,有效唤起学生心灵感应。

例如,在心理活动描写训练时,教师故意迟到,让学生在课堂稍作等待。此时的课堂上,一定会有小声的喧哗,学生都在静等老师上课。但老师一直不来,于是学生们心理就会开始嘀咕:平时老师都是提前到课堂的,今天怎么这么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当教师向学生说明原委后,同学们恍然大悟,此时,再让学生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写下来,学生自然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一训练过程。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迟到行为给了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在等待中学生的心早已活动起来了,当然写出的内容也是很充实,接地气的。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心理暗示技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的行为所牵引,牵着学生的心去体验,感悟,联想,分析,使每个人都进入到了这一情境中。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这样写出的文章怎能不生动形象呢?

三、借景入情,创设情境

景何以借得出呢?依据相似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似论为借景入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为借景入情提供了战无不胜的理论根据。如何寻找相似点呢?

1.表演

这种方法适合文学作品的教学。表演能够生动再现作品情景,将枯燥的语言表达转换成形象直观的表演形式,可将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故事情节、情感表达等刻画得更具象,印象更深刻,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讲《变色龙》,抓住警官军大衣穿与脱的动作,让学生演示。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验了作品中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与动作表现,这种不可言状的人物心理活动,却可以通过表演充分展现出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的演与教材情境无疑有一定差距,两者只存在一种意象上的相似,然而这种意象上的相似,在教学中便可以连类而及,突破重点,打开关键。

2.用情朗读

读,变“彼情彼景”为“我情我景”。语文学习必须用心、动情地揣摩,才能真正走入文章深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认清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到作品独特的韵味;才能实现文本与读者的对话,真正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这里的“用情朗读”是广义的。可以是说明文的解说,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表现出来,可以是议论文的演讲,通过演讲,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品味其说理之透彻,逻辑之严密,立场之鲜明。

情感是课堂的核心。催就蕙兰铺锦绣,润得桃李吐芳菲,教师是有情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文章是有情的;中学生是蓬勃向上的一代,学生是有情的。教师情,学生情,文章情,三情合一,或依据文章情,展示形象;或以教师情引发学生情;或探求文章情,寻求意象相似,借景入情。在情境的黄金地段展开教学,则能教之有味,学之有趣。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实施情境教学要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做到因人制宜,随文而动,实现师、生、文本三者间的完美融合,才能让情境教学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

猜你喜欢

借景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借景抒怀类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理法分析
借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