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创新高职思政教育平台探究*
2018-02-09叶盛芳
叶盛芳,张 婷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43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与学习习惯都有了新的时代特征。这些新特征给高职的课堂思政教学提出了新挑战,给课外思政教学提出了新可能。如何把握住这一时代的新特征,改变教学策略以高效开展课堂教学,利用新媒体技术以提升课外思政教育效果,成为当下高职思政教学研究重大课题。本文首先简述了新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的新学习习惯及其与传统思政教学的失配性;其次阐述了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高职思政日常教学策略的新要求;最后展望了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达成高职思政教学的新策略、深化课外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新媒体时代给高职思政教学带来的新挑战——新教学问题的产生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了其新兴的特点,包括传播客体的主动性、传播形式的高效性、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等[1]。作为伴随新媒体成长的一代,当代高职学生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形成了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的新模式。高职生所表现出的学习偏好给当代高职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一)思政教学方式偏重单向传授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往往是以沟通的形式双向进行的。当代学生作为沉浸于新媒体的一代,他们已习惯于这种沟通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希望得到反馈。比如,在微信的使用中,学生会频繁地对朋友圈的事件进行点赞与评论[2];在微博的使用中,他们积极参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讨论。甚至他们常常以知识或信息贡献者的姿态参与到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他们会对感兴趣的微博进行评论转发,希望别人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得到他人的认同。这种对互动性信息获取方式的偏好在高职生群体中尤为突出。处于自我身份建立的关键阶段[3]的他们急需得到他人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的渴望可以通过以上信息模式得到很大满足。因此,新媒体使高职生对于信息的处理变得更加主动。他们希望以一个平等对话者的身份来面对新的信息,而不是以一个接受性的角色。
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往往以一种传授性的模式进行知识和内容的传递。最常见的思政教学场景为教师在教室内结合历史事件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这种自上而下的灌输教学明显与当代高职生的认知习惯表现出很大的失配,使学生不能有效获取老师所传达的信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没有给高职学生充分发表观点的机会,让他们失去了平等对话者的身份。这种对话者身份的丧失会打击学生的身份自信,进而使他们对思政教学,甚至是思政教学内容产生反感。
(二)思政教学文本过于冗长难懂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往往讲究效率,内容常以碎片化形式出现。以微博为例,实时更新的信息往往是3~5行的短文,最长也不会超过2千字(受限于新媒体平台限制)。这种信息展现模式培养了当代人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零碎性信息的习惯。这种习惯养成导致了很多认知问题[4],比如对长篇文字阅读能力的丧失。新媒体时代下,这种长篇文本材料的信息加工困难在高职学生身上表现的特别明显。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浮躁心理,讲究实用,功利性强的特点,他们大多缺乏良好的日常文本书籍阅读的习惯,特别是习读长篇、深奥的文本信息的习惯[5]。因此,长篇文本材料阅读数量的稀少导致新媒体时代的高职生几乎依赖于碎片化的方式进行文本信息加工,导致了他们具有了很强的短片文字信息获取能力及很弱的长篇文本材料信息加工能力。
回顾思政教学的文本教材,很多内容还是大篇的理论和知识点的论述。这与高职生的阅读习惯,甚至是阅读能力是不相符合的。面对冗长的思政课本材料,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文本的信息中,失去文本阅读的耐心与信心。这种对思政文本信息的加工无能与低效,自然也造成了高职思政教学的低效能。
(三)思政教学内容显得陈旧乏味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人们能使用新媒体终端搜寻自己感兴趣的资讯,获取个体所需的内容。相关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包括高职学生)日常会频繁使用新媒体,快速获取与自己生活和兴趣相关的信息内容[6]。这种新媒体的使用行为,如刷微博,培养了当代高职学生的很强的信息选取能力。相对于其他人群,在校高职生群体更容获得wifi、可携带上网设备等新媒体使用设备条件及课间信息、午休等新媒体使用时间条件。因此,他们使用新媒体更加便利与频繁,更易养成屏蔽自己不够兴趣信息,专注自我关联信息的习惯与能力。
课堂思政教学内容往往偏理论,常显得枯燥、乏味,属于高职学生不感兴趣类信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受限于课本,对偏理论的思政内容传授不能很有效地联系到生活实际,激发高职学生的兴趣点,那么,学生们很容易对思政教学内容产生排斥感,把相关内容屏蔽在意识加工层面外,不会真正习得相关的课程知识。
二、新媒体时代给高职思政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新教学策略的提出
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教学挑战,高职思政教育工作需紧跟时代步伐,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应对策略。这一应对性的新思政教学策略包括了两个要素: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
(一)发展性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创新的先导,是教育教学方案制定的源头[7]。在新媒体时代,教学理念应适用于新的社会情况,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根据上文所论述的新挑战,高职思政教学理念应包含以下三个新特性:
1.平等对话
新的思政教学应以平等对话的姿态面对高职学生。新媒体时代的高职学生已不再认同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的身份。他们希望以对话者的身份出现在新知识面前。面对这一新情况,高职思政教学应更多地适应这种教学需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事件中,让他们积极发表自身的观点。具体来说,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需改变完全依赖自上而下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多设想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思政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可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易于实现的互动沟通的特点,自主性地创建师生课堂互动的交流、沟通平台,与学生就一些观点进行高效地交流反馈。
2.简约易懂
新的思政教学应注重简约性。新媒体时代下的高职学生已习惯于短小的知识信息获取,对冗长的信息可能已失去专注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对象的这一学习特点,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偏好,系统大段地传输知识体系;而应把知识变得简约、片段化,开展细小的知识点模块化的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不能一下子把剩余价值理论大体系抛给学生,而是应该就“剩余价值m是什么”,“不变资本v是什么”等一个个知识小点进行讲解。即以类似与微博一样的小块知识点模式呈现,让高职学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点,最后再有意识地把相关教学知识点串联起来。
3.结合生活
新的思政教学应注重生活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学生不是对知识性信息不关注而只是关注于自己感兴趣,生活化的东西[6]。注重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把思政知识变成学生“好知”与“乐知”的内容,无疑是推动思政教学的动力之一。因此,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持有把思政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比如,利用新媒体能提供很多实时的、趣味的话题特点,把思政内容与这些时事话题相关联,把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地传递给学生。这既体现了思政教学内容的时代先进性特点,也让学生更易于掌握相关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二)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构成的基石[7]。思政教学内容的有效是达成高效课堂思政教学的前提。符合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知识偏好的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提升当代思政教学活动的效果。根据当代高职学生知识偏好特点,高职思政教学内容应表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1.力求准确
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学内容应具有准确性特点。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越来越便捷地多渠道搜索关联信息,验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因为这种验证信息的渠道可及性,高职学生常会对一些自认为不可靠的信息进行怀疑,甚至对信息的发布者进行怀疑。因此,如果思政知识内容不能被准确地表达,高职学生会习惯性地对教师教授的思政知识进行质疑,进而对教师产生怀疑。这种质疑无疑会影响到思政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据以上的推论,当代高职思政教学内容表达需达到有理有据的事实表述、详实的数据引用;无歧义的语言表达等具体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更加信任,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2.生动形象
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学内容应具有生动性。如前所述,高职学生对缺乏生活性的信息抱有自动化的屏蔽加工特性。当下的思政教学内容如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缺乏生动性的特征,会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在情感上和认知上,高职学生都将对这些内容产生排斥感,进而屏蔽相关信息。因此,高职思政教学内容应恰如其分得适应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兴趣偏好,与学生的身边事、日常事相联系,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时效
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学内容应具有时效性。新媒体时代是信息迭代快速的时代,人们不断暴露在最新资讯下,身处于大量信息包围下的高职学生接受着信息流的冲击,热衷于时效性的信息。比如,他们习惯于在繁杂的“微博”信息流中使用“热搜”来获取当下最流行的话题。如果,思政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学生会觉得这些内容陈旧,不乐于接受这些思政观点。不但如此,思政教学内容的老旧,会让学生觉得相关内容的过时。当这些观点与流行观点发生冲突时,高职学生会接受流行观点,进而可能会习得一些错误观点。相反,时效性的思政教学内容能很好地对热门的错误观点进行反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政教育提供的新可能——创新平台的建立
新媒体使用给当代思政教学提出了新挑战。有效使用新媒体也是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搭建高品质、时效性、互动性的立体式思政教育体系,能达成以上新时代思政课堂教学策略,也能扩展课堂外的思政教育活动。
(一)基于移动平台的思政教育资源库
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移动平台类教育客户端,例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将课件、视频、学习任务、讨论话题等上传至网络,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信息池”;并且实时更新网站内容,做到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简约性。这一云端教育资源库能让高职学生快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学生运用“主动”模式获取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移动端上的思政教育资源库能让学生更快地找到正确观点,与新媒体中的偏颇观点进行对比,从而促进正确的思政信息的学习。
(二)基于微博平台的的思政教育信息流
微博平台的出现能让思政教育工作者更轻松地实现把思政信息的高效传递。思政教师可以申请设立专门化的微博账户,把新近的、与生活有关的思政信息内容进行实时发布。并且,他们可以有效利用微博的配图和表情生成等编辑功能把相关信息以一种更活泼、更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通过微博平台,教师能很好地让高职学生暴露在思政教育信息流中,满足学生对信息及时性的需求以及以碎片化获得知识的习惯。这一思政教育手段不但能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也能扩展课外思政内容的教育传播。
(三)基于短信平台的思政教育重点内容推送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被大量信息所围绕,常常会迷失在信息流中。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方面会使高职生忽略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会使他们暴露在错误信息里,习得错误观点。因此,教师有必要把重要且准确的信息突出而精准地传递给学生。通过短信把重要信息点对点地传递给学生,一方面能使重要信息能从庞大的信息流中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可使信息传递更具有针对性。比如,把有关高职生就业的思政动态信息发给就业班的学生。
(四)基于微信平台的思政教育内容互动
如第一部分所述,新时代的高职学生在信息获取中有很强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很大的体现就是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即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出现在新信息面前。微信平台所提供的群组互动空间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平台建立的过程。教师可以建立“课堂学习讨论”的微信群组,与同学们就思政教学内容进行多人互动性交流探讨。这样的模式能很好适应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
总之,利用不同新媒体平台建立立体化的思政教学途径是解决新媒体时代高职教学困境、扩展日常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
四、小结
新媒体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元素,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习惯。成长和沉浸于新媒体时代的高职生,他们的学习模式展现出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包括聚焦于兴趣点知识、主动性地获取知识、碎片化地学习等。面对这些新情况,高职思政教学有必要发展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新课堂教学策略,如具有平等性、简约性、生活性等的新课堂教学理念,具有准确性、生动性、时效性的课堂教学内容。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搭建出立体化的思政教学新渠道,以满足高职思政教学的新时代要求,深化思政教育的日常化。总之,新媒体时代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挑战,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新工具,实现思政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