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类课程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模式探究
——以《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为例

2018-02-09

中小学电教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二极管电工知识点

(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43)

着眼当下职校的课堂教学现状,以笔者执教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中职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概念性强,知识点繁多,实践性强。45分钟的课堂,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不够持久,布置的课堂任务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为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伴随教育信息化发展到Web2.0时代,学习内容短小精悍、知识点能够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学习、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在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中迅速蔓延。它横跨技术与教育领域,高举着教育信息化的旗帜,正面并积极地入侵我们的课堂: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课堂的痼疾,让学生主动学习落地成为事实,也让教师重新审视教育的主体,摆正自己的位置。

微课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元认知监控的学习,符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自主学习”的新型教育理念。凭借短小精悍的外壳,微课可以在课堂内外自由地行走,活跃在教育看得见的角角落落。如何将其与课程教学内容深层次融合,更好地变革和创新课堂,激发课堂学习的生命力?笔者以《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这门课程为例,通过微课的开发制作及应用实践,结合当下职业教育的特点,分别从微课开发类型和应用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微课开发类型探究

根据微课应用的“吸引原则”,微课开发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易学性和趣味性上做文章,所开发的微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让其不停地反复点击观看,这样才能发挥出学习资源的效力,使得学习者满载而归。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的课程教学中,常常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模式,通过任务驱动法、行动导向法、理实一体化实施教学。微课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各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及所需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制作和应用,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元器件介绍类

在学习新的元器件时,教师要想讲出深度、新意,就要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器件的外形、内部结构、工作过程及生产应用,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元器件的了解,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在学习《二极管》时,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二极管及生活中二极管的应用实例,摄制如何判别二极管质量好坏及二极管极性识别的视频,后期编辑制作“认识二极管”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较快地熟悉二极管。把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知识讲解类

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这门课程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学生需要教师重复示范讲解的过程性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这些知识点又承前启后是学习中必须跨过的障碍,否则,影响后续的学习。对于这类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讲解,增加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能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减小教学难度,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电位》时,运用动画模拟水位差产生水压,驱动水的流动现象;运用动画对比河流与瀑布的水流速度,映射水位与水压的关系;把水位联系到电位,水压联系到电压,展示电路中形成电流的主要原因,从而深入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通过微课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能应用类

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技能操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反复出现的典型错误测量习惯、操作方式,某些比较繁琐的操作环节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排故过程制作微课,做一些镜头特写,让学生反复观看,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的技能操作更加安全、规范。以《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故障排除》为例,微课中采用了特写镜头展示二极管开路、二极管击穿、二极管接反等电路的排故过程,辅以实际操练,让学生观看发现故障、分析故障原因、排除故障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学会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故障排除。

二、微课应用模式探究

笔者在微课使用过程中发现,课前,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过初步学习,回到课堂,对于那些自己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与同学合作解决,不仅无形中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互助合作的意识,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课上,繁忙的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群体时,微课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口。几分钟的教学视频无论安排在哪个时间段,也不会令学生感到太大压力;课后,学生可以反复多次地观看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微课,可暂停、可倒退、可快进,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进度,是一种自我针对性极强的学习方式。微课的应用模式较多,其中,翻转课堂教学、课内差异化教学和课外辅导答疑三种教学应用模式可以让学生更为灵活地进行自主学习,让教师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教学。

1.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借助学习资料和他人适当的帮助,可以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和意义建构,以解决问题。如何令课堂触发学生的共鸣,唤醒潜在的主动性?聚焦学生学习需求的微课给现今的教育代表了曙光,翻转课堂则是微课最契合的应用方式。课前学生观看微课,进行初步学习,课上师生再讨论交流、解决疑问、指导纠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该应用模式有两大关键点:课前的即时反馈和课上的深入研究。课前的即时反馈是让学生通过课前测验来检验自己的知识预习情况,教师通过平台反馈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详细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习惯,从而调整自己的课堂计划。课上的深入研究是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情境演示、活动展示、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加固知识的掌握,领会知识的应用和延伸。如在学习《三极管的检测》时,笔者制作了《三极管的检测》的微课,之后利用在线交互式三极管检测软件进行学生掌握情况的检验,事实证明,在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并摸底调查后,课堂教学更轻松了,课堂气氛更好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2.课内差异化教学应用模式

从学习的效果出发,微课是学生的一把利剑。学会在课下利用微课的学生,课上的表现往往游刃有余;对于惧怕课堂的学生来说,可以大幅改善从前的窘状。如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这门课教学中,每次在完成知识点讲授后,为检验课堂的教学成效或进行知识拓展,笔者会布置相应的任务,通过任务书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程度及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提炼出一些知识点制成相关微课供学生弥补学习的缺漏:如识读色环电阻的阻值和误差、电动机双重连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原理、电位、二极管基础知识、反馈电路、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等。一学期下来,这种方式确实有助于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也开始跟同学们一起解决难题,一起讨论交流。通过微课的“补习”,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习的动力也更强了。在知识“唾手可得”的年代,求知欲是关键,只有这份求知欲被保护、被尊重,学习就会超越成绩、考试的层面,实现能力和价值的改变。

3.课外辅导答疑应用模式

在课后的练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某些题目不会做的情况,针对这些题目,教师可以用电子白板或直接持笔书写将解题过程进行录屏,教师选择不出镜,只在幕后进行旁白和讲解,以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技术含量较低、相对单纯的教学环境更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分析和演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学生需要,笔者将《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这门课程中一些题目的解答过程通过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PPT、Word、手写输入等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与过程,通过网络平台上传供学生使用,课后练习的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也使学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并明确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和重点训练的方向。学生的学习逐渐偏向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被动的认知。

技术与教育产生的化学反应,让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漏补缺,又可延伸拓展。充满时代气息的微课,为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新的选择,它是对传统课堂的辅助与重塑,是对教育观念的升华与重构,教育可以因它而更加完善。但要其真正发挥效用,还需在技术与教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守住传统的精神,融合现代的理念,用技术解决传统课堂的痼疾,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独立自主,让教师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

猜你喜欢

二极管电工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二极管及其典型应用电路仿真测试
关于G20 的知识点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