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

2018-02-09张玲玲刘雁红

中国轻工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心理健康

张玲玲 刘雁红

(1.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 300457;2.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天津 300457)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文)、《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 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教思政厅〔2011〕1号)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生成长成才、家庭和谐稳定、社会繁荣兴盛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对个人而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困难迎难而上,遇到失败重头再来,促使研究生成长成才;对家庭而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会打破家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有利于家人互帮互助,减少家庭矛盾,从而维系家庭和睦稳定;对社会而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激烈竞争的现实,促进社会稳定快速地发展。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目前,研究生心理状态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较好地控制情绪、较好地调节自己以适应社会。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仍有部分研究生存在各种各样心理问题。近年来,研究生叛逆与家庭势不两立、与教师激烈顶撞、与同伴斗殴滋事的事件时有发生,更有甚者,轻视自己的生命,拿自杀当儿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天津市曾对3018名研究生做过心理调查,结果显示有16%以上的人有各种程度的心理障碍[2];北京市曾于近十年来对四所大学进行调查,显示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休、退学的人数占总休、退学人数的30%左右[3];2011年,马喜亭等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某大学34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4.16%,其中,轻度心理问题者为102人,占总人数32.18%,中度心理问题者为35人,占总人数的11.04%,重度心理问题者为3人,占总人数的0.95%。从单项因子检出情况来看,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及抑郁三项因子的检出率相对较高[4]。

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自我意识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出现矛盾。很多研究生目标远大、迫切地想要成功,但他们未深入社会,对现实不了解,所以不能很好地将现实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常常会迷失自我,难以做出选择。第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体现为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不冷静思考,爱发牢骚。第三,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交往技巧,自我封闭,自卑情绪较严重。第四,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面对学习压力的时候不能积极应对。第五,适应调节能力差。表现为换了新环境而不能很快地适应。第六,婚恋问题。研究生生源十分广泛,年龄差距较大、婚恋状况多样,特别是个别失恋的研究生,不能正确面对失恋的现实,产生极大心理压力,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因此产生轻生的念头,或极端者已酿成悲剧。所以,当代研究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容小觑,分析产生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三、产生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个体心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个体心理因素

(1)自我认知

研究生对自我人格的认知和感知自身的各个方面便是自我认知。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有可能是正确的、积极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消极的。自我认知不仅影响研究生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自我评价,而且影响对未来的期望。研究表明:研究生所具有的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消极的自我认知。

(2)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

应对方式是研究生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从应对方式的角度来看,分为积极的应对方式、消极的应对方式和中间型应对方式。往往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与其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人们推断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称为归因。归因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同样是求职失败,若进行消极归因,把受挫失败归因为时运不济或上天不公,觉得明明和自己一样学历一样经历的人,别人可以成功,自己却失败了,从此便会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若进行积极归因,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不努力或不适合,或在寻找自身差距,则自此便会加倍努力走出困境。所以研究生的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在归因方式中的认知偏差和动机偏差有密切关系。

(3)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始终都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人人均向往和谐、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一些研究生由于学业和科研压力而没有太多时间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致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无人倾诉,无法排解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

(1)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一个家庭的氛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温馨和睦的家庭会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支离破碎的家庭则更会给孩子的心理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发展,离婚率持续上升。2016年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168.3万对,2017年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185万对[5]。离婚或多或少会让孩子失去被爱的权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极易形成多疑、自私的性格,甚至不相信爱情,从而影响其整个人生。

(2)经济压力

研究生的生源十分广泛,每个人读研究生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人读研是为了深造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人读研是为了毕业以后能找个好工作,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人读研是因为家庭条件好,不着急找工作,为了兴趣爱好。这就使得他们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如:贫困生在生活条件方面,从吃穿住行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家庭条件优渥的学生有很大反差,他们除了正常的学业竞争外,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带来的压力,在学习之余要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极易导致心理失衡等。

(3)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因父母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生存环境等而有所不同。温暖理解型的教养方式,会促成研究生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幸福感较高;而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等教养方式,会造成研究生消极悲观阴暗的心理问题,幸福感较低。

3.学校与社会因素

(1)环境变化,压力变大

研究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环境不同于以往,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经历,研究生阶段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科学研究,在学习中需要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它不同于本科阶段的授课式教育,只需认真听讲便能完成老师的作业,它也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群体活动的阶段,而是长期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刻苦钻研。这样极易导致研究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由于生活圈子小而无法舒解,将郁闷藏于心中,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也给研究生带来了压力。人社部发布了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765万人,比2015年增长了16万人[6]。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没有随之成正比例增长,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研究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个现实问题也导致部分研究生出现焦虑、烦躁的心理问题。

(2)社会转型、价值多元

国内外形势的剧烈变化,使得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面临着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入侵,使得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研究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开放性、多变性和选择性日渐增强。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树立自强、独立、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某些研究生会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三观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缺失、心理素质较弱等问题,这会导致研究生陷入紧张、压抑、混乱、空虚的状态,长此以往,必会给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3)心理教育相对薄弱

研究生不仅在学业上要修学分,完成作业,经历考试,还需要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完成实验研究等学术任务,难免产生厌倦、苦闷、烦躁等不良情绪[7]。而且随着研究生毕业人数日渐增多,学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对研究生提出了严格的毕业条件,如:要求论文发表的数量与质量等。导师在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较少关注研究生的心理问题。若想毕业,研究生则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达到毕业要求。如果这种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心理承受力不强的人就会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主体,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有助于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1.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增进导师对学生的了解

(1)开展研究生新生心理问题的摸底调查,建立属于他们自身的心理档案。开学初组织研究生进行心理测试,平时不定期地安排导师与研究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随时随地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变化。对有心理困扰的研究生,导师应及早发现、及时联系学校心理专家进行干预,并与心理专家定期交流研究生的心理状况,保障研究生心理危机得到解决。

(2)建立导师兼职研究生心理辅导员机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来辅导研究生的心理。一个导师常有多个研究生,可将个体心理咨询与群体心理咨询有效结合起来。个体心理咨询方式侧重研究生本人,导师与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将心理指导和科研工作指导结合起来,使其能逐渐适应环境,促进心理发展与完善。而研究生的共性心理问题则通过群体心理咨询方式解决更有效,如:每周例会的时候导师向所有研究生传达积极的处事方式,解答研究生怎样面对消极情绪,怎样调节不良人际关系等问题。

(3)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家长联系机制,对研究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研究生学制一般2-3年,时间短、任务重,导师由于工作繁忙通常很少与研究生家长联系,对学生的了解也只是片面的,往往充当研究生心理问题发生后的“消防员”。建立导师与研究生家长联系的机制,有利于导师了解除学生科研以外的其他情况,对学生有个立体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能够从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等源头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源,有利于更好地解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2.推行心理培训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

(1)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研究生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帮助研究生增强心理免疫力。比如:利用微信平台推送心理健康的常识,利用学院广角、文化长廊等区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开展心理健康专题的讲座,如“研究生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如何正确调控不良情绪”等;开设职业规划与心理卫生课程,帮助研究生从源头上找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并进行疏导解决。

(2)建设研究生心理保健员队伍,发挥导师保健员骨干的作用。建设研究生保健员队伍,有利于随时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提高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能动性,增强研究生的心理免疫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对保健员进行培训:首先,定期邀请国内外心理学专家来校对保健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提升保健员的理论素养;其次,加强其技能方面的培训,如人际沟通方面、心理辅导方面的技能培训等;最后,加强对心理保健员的监督指导,应定期对保健员进行监督和指导,以提高其心理认知和实践技能,发挥导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3.构建导师引导机制,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得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有着亦师、亦父、亦友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更好地悦纳自我与发展自我[8]。

(1)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前提是全面认识自我。若一个人能全面地认识自我,就能成功时不骄傲自满,失败时不自暴自弃。只有打破自我封闭,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才能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是可以愉悦接受自己本来面目的态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是能够悦纳自己。发展自我是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制定目标,并发奋提升自己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导师要引导研究生正确分析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从而发现潜在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发展成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也应该鼓励学生超越自己,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更要引导研究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这样才能与别人进行比较,从而看清自己的优劣势,取长补短,缩小差距。

(2)加强导师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引导作用。导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导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就业倾向、就业去向,发现有错误的就业观应及时引导,疏导其内心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其次,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动向,定期询问学生的就业情况,如:面试情况等,帮助学生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最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就业。导师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若有可靠的就业信息可以推荐给学生,增加其就业机会,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与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及导师的温暖,更有利于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4.推动朋辈教育,培养集体凝聚力

导师应充分利用朋辈团体在研究生之间易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定期组织新老生经验交流会、实验室联欢等活动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具备良好风气的朋辈团体,积极热情、健康向上,能给研究生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正面教育。它既能制止错误舆论、错误风气的侵入,降低事故发生率;又能传播健康的思想、正确的行为方式,营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不仅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各种优良的道德品质,也可以增强研究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5.组织实践活动,缓解心理压力。

活动是维系集体生活的关键因素。集体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也可以缓解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美国一高校数十年跟踪了数万名社会各层人士得出 “一个有良好社会关系的人最能感受到幸福”这一结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之余,应组织研究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小范围的各项实践活动、联欢活动等,一方面令研究生劳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增进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增进双方之间的信任感,从而舒缓研究生的心理压力。

综上,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对研究生个人成长成才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的一种考验。深入落实好国家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教育者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也可以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与成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时昕.为心灵辅导,为成长解惑[N].合肥工大报,2005-2-28.

[3]董大法,周庆行,袁江.研究生就业难内因探析[J].中国研究生,2004(3).

[4]马喜亭,李卫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91-96.

[5]前瞻数据库.2016年上半年离婚共有168.3万对比上年增大 11%[EB/OL].http://www.toutiao.com/i6468441065228599821/.html.

[6]闽南网.中国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2016年全国高校比业生人数 756万[EB/OL].http://www.mnw.cn/news/china/1194094.html.

[7]禹玉兰,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3):99-103.

[8]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心理健康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