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叶城县布孜湾釐矿地质特征

2018-02-09吴纪宁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4期
关键词:黑云母北西岩浆

吴纪宁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西北地质勘查 乌鲁木齐 830000)

1 绪论

布孜湾金矿位于新疆叶城县库地村以南。按照新疆成矿带划分方案属秦祁昆成矿域昆仑成矿省(Ⅵ)之西昆仑北部(地块及裂谷带)Fe-Cu-Pb-Zn-硫铁矿-水晶-白云母-玉石-石棉成矿亚带(Ⅵ-4)的中昆仑(中央地块)Fe-Cu-Pb-Zn-水晶-白云母-玉石-石棉成矿带(Ⅵ-4-②)。通过近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在该矿周边沿G219国道163km-183km以西发现了多处金矿化。经过我院近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在该矿区内发现了一条近4km长的金矿化带,地表发现了多条金矿体,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和经济利用价值,也为该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本区大地构造位于麻扎-康西瓦-苏巴什-木孜塔格多重缝合混杂岩带以北,属特提斯北域秦祁昆中央造山带之西昆仑造山带的西昆仑南古隆起复合岩浆弧带,地层分布极少,区域内地层呈残块状分布于加里东-印支期中酸性岩体中。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长城系赛图拉岩群 A岩组(ChSta)、寒武系-奥陶系西合休组(∈-O)x、奥陶系下-上统玛列兹肯群(O1-2M)、志留系下统温泉沟群(S1w)、石炭系上统提热艾力组(C2t)、石炭系上统库尔良群(C2k)、石炭-二叠系麻扎构造混杂岩(C-PTmlg)。

2.2 构造

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总体构造线方向北西-南东向。其中康西瓦大断裂为区域内的主要断裂(F18),表现为压扭性质,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区域上跨度大,呈弧形延伸,发育系列同向次级断裂,对两侧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矿产分布有控制作用。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岩浆侵入活动为主,侵入岩十分发育,除在库地蛇绿混杂岩内有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超基性-基性岩外,其余地段以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的酸性侵入岩为主,侵入岩时代自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岩体周边有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铁、铜、铅、锌、金、银等金属矿化。研究表明,金的成矿作用与印支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3 矿区地质

3.1 地层

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提热艾力组(C2t),呈残留体状分布于侵入岩体中,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出露的岩性较单一,主要为石英粉砂岩,靠近岩体部分热变质为角岩化石英粉砂岩或石英岩。

石英粉砂岩:灰白色,细粒砂状结构,块状、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石英呈微细粒-细粒,含量 85-90%;黑云母,细小鳞片状,分布不均匀,含量5%左右。局部可见少量褐铁矿,偶见黄铁矿,多呈星点状分布。岩石节理、裂隙发育,以北西-南东向为主,有石英细脉充填。

石英岩:灰色—灰白色,变余砂状结构-细粒变晶结构,变余层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赤褐铁矿,石英含量80~90%,呈它形粒状,表面干净透明,部分边部呈齿状接触,整体呈半定向排列,粒径0.1mm~0.6mm;黑云母含量约5%,深褐色,整体呈纤维状分布于石英颗粒之间;赤褐铁矿含量约5%-8%,它形粒状,粒径 0.08mm-0.5mm,部分边缘围绕碳酸盐矿物。受多期的岩浆-热液作用,石英多发生重结晶及定向排列。

3.2 构造

受康西瓦大断裂影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按走向大致可分为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

3.3 侵入岩

矿区分布面积较大,约占矿区面积60%以上,主要为印支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二者为同期岩浆侵入和岩浆分异作用形成。岩石特征如下: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石呈深灰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微斜长石,含量8~10%,半自形板状,格子双晶清晰,粒度大小一般为6~8mm×10~12mm,基质有斜长石(含量 46~47%,呈半自形板状晶体,具有钠长石律和卡钠复合律双晶,An=18~20,大小 1.5~3mm×3~5mm)、石英(含量 16~20%,他形粒状,呈聚晶出现,大小约在2~3mm上下);角闪石(含量 8~15%、自形柱状,绿色,大小2×4mm)、黑云母(含量4~5%,自形片状,多色性Np浅褐黄色,Ng褐色),附矿物有磁铁矿、锆石、榍石。

中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呈灰色-浅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有斜长石(含量25%,短柱状-板状,边缘多被石英等交代)、钾长石(含量约20%~25%,柱状-板状,颗粒较大)。石英(含量约占 25~30%,它形粒状,大小 0.05~0.2mm)、绿帘石(含量2%),有少量磁铁矿、黄铁矿等,分布不均匀,岩石表面具有弱的绢云母化。

区内侵入岩岩石化学成分含量,SiO2含量值在(62.43~69.13)%,A/CNK 值在 0.70~0.96,明显小于 1.1,里特曼指数值在 1.98~3.41,主体小于 3.3,为钙碱性岩石系列。结合地球化学背景值,综合分析成因类型为 I型,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且有一定量的壳原物质注入而成。

4 矿床地质

4.1 矿体特征

该矿床是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除主元素金外,还有能综合利用的共(伴)生银铅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元素。

根据矿体产出的不同部位圈出两条矿化带(编号Ⅰ、Ⅱ号矿化带)共11条矿体。矿化带沿北西向F1、F2断裂带分布,矿化带与围岩呈断层接触,断层面光滑平整,平面上呈舒缓波状。

矿体呈脉状、囊状分布于Ⅰ、Ⅱ号矿化带及其两侧的北西向、近东西向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中Au1、Au2、Au3、Au4、Au5、Au11号矿体走向北西,倾向南西;Au6、Au7号矿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北东;Au8、Au10号矿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Au9号矿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东。矿体地表控制长度60~320m,厚度0.6~12.64m;矿体金品位 0.45~22.87×10-6,最高品位 66×10-6;矿床金平均品位 5.35×10-6,银平均品位 58.71×10-6,铅平均品位2.55%。

4.2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2.1 矿床成因

布孜湾金矿主要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在成因上属中低温热液成因。从物质来源上讲,上石炭统提热艾力组的陆缘斜坡相沉积物中,Cu、Pb、Zn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在岩体边部富集,其均值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Cu、Pb均大于地壳克拉克值,其中Cu高出近9倍,Pb高出2倍,Zn单个样品高出近2倍,Cu、Pb、Zn有利于成矿;区内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Au的平均含量为0.05×10-6,Ag的平均含量1×10-6,金银相对富集,反映了岩浆-热液作用对金的成矿起主导作用。从构造方面讲:本区的构造经历了伸展扩张-消减挤压-拉张的复杂过程,尤其是加里东-印支期受由板块挤压到拉张作用影响,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向的深大断裂及不同规模的次级构造断裂,并与深大断裂沟通形成了完整的构造体系,为成矿热液提供了上升的通道,随着后期应力作用的进一步加强,沿早期断裂走向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张性断裂,为金银铅等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尤以北西向的F1和F2断裂为代表,发育有丰富的张性断裂或裂隙,硅化、绢云母化明显增强,金属硫化物矿化明显,具热液蚀变特征。深部含矿热液沿构造薄弱地带上升充填,使围岩发生蚀变,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4.2.2 找矿标志

⑴岩性标志:发育在花岗闪长岩与石英粉砂岩接触部位的断裂带中的石英岩、矽卡岩,强烈硅化部位多数含金。花岗闪长岩中或靠近岩体的石英脉多为含金石英脉,产于其它部位或远离岩体的石英脉一般不含金。

⑵构造标志:金矿化体主要受北西向与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因此断裂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断裂既是矿液运移的通道,又是储矿的有利空间场所,尤其北西向与近东西向两组断裂交汇部位,矿化较富集,是极为有利的找矿地段。

⑶围岩蚀变标志:区内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为直接的找矿标志,硅化强烈,脉状硫化物发育的石英脉或蚀变岩往往金银铅矿化较强。

⑷地貌景观标志:地表黄铁矿氧化形成的褐铁矿化,使地表岩石发生褐铁矿染色,其中褐铁矿染色强烈发育的部位往往都有断裂或含金石英脉,是最为明显的地表找矿标志。

5 结语

经过作者对矿区Ⅰ、Ⅱ号矿化带延伸带调查及对比研究,已发现了多处金矿点,具有相似的地层、构造、侵入岩及矿化蚀变特征,以上总结的找矿标志是沿北西向断裂分布的热液型金多金属矿的共性。该区金矿找矿潜力巨大,有望形成中-大型的金多金属矿。因此,加强区内金多金属矿的综合研究与勘查评价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 丁道桂,王道轩,刘维新.西昆仑造山带与盆地[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72-106.

[2] 姜耀辉,杨万志.西昆仑山 A型花岗岩带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质论评,2000,46(3):235-244.

[3] 潘玉生.西昆仑构造特征与演化[M].地质科学,1990,25(3):224-231.

[4] 陈守健,李容社,计文化等.昆仑造山带石炭纪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8,30(3):221-233.

[5] 董连慧,冯京,刘德权等.新疆成矿单元划分方案研究[J].新疆地质,2010,28(1):1-15.

猜你喜欢

黑云母北西岩浆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与北沙牛杂交效果研究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