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与导引

2018-02-0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际个体心理

谢 静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01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琐事与同学积怨,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死亡;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学生芦海清被室友滕飞杀害。这些挤过“独木桥”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因为什么会走向无底深渊?又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而让他们杀害自己的同学呢?归根结底,他们没有处理好与同学的人际关系,没有积极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最终做出残忍的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本研究从人际交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人际交往问题及表现、提升人际交往途径等几方面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为解决大学生人际困扰、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出更加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1924—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人群关系的实验,即霍桑实验,提出人际关系学说。他认为个体不仅有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在工作中,职工不是受金钱支配的 “经济人”, 个人的态度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人际交往的心理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交往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而产生交往挫折感。赫尔曼歇尔在其著作《请克林顿吃饭:成功者的人际网络》 中指出,大学生如何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职业。艾伯特·爱德华·魏格恩在《探索你的心理世界》中指出:在失业的职工中,只有10%的人是因为能力不足而被开除的,其余90%则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被解雇。由此看来,正确认识并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网络对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心理学、社会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较多,但每个学科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点。时荣华(1998)认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俞国良(2011)认为人际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根据对人际关系概念的理解,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际关系进行了探讨,如:张雯(2001)根据罗特的控制理论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内控性强的人相比外控性强的人,更能积极地投身社会活动,展开人际交往;姜玉飞和黄恩(2005)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研究发现人际交往失败的个体倾向于外归因;刘天月(2009)通过向大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大学生受人际交往困扰的比例,结果显示有59.3%的大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黄恩(2005)、刘登蕉(2003)则考虑人格因素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格中的神经质、精神病性两个因子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欧勇(2008)对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比较乐观,但在性别、生源地、年级和学科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与女生相比,男生在交际与交友方面表现更好;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更好;大一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较多,思想成熟度较低。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人际关系在当代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人际交往学中研究得比较多。从理论上来讲,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能为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冲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二)现实意义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对人际交往有迫切的渴望,但是由于心理的成熟度较低,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际困扰。樊富珉对清华大学学生的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际困扰是学生面临的三大压力之一,另外两大压力是就业和学业。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是应对压力、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优化、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表现

(一)交往偏激化

目前高校在校生多为“95后”,成长环境较为优越,从小过着“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习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利益之上,较少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换位意识较差,人际交往中易出现偏激心理和行为。

(二)交往虚拟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QQ等软件的开发和普及,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不再局限于过去面对面的交往,更多地选择线上交流。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交往效率,但是也瓦解了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温暖和信任。

(三)交往功利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即个体把人际关系当作一种谋取利益的工具。高校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以“有用”为交往标准的现象,表现为主动结交对自己有用的人,忽视对自己没用的人,或者出现现在关心你、帮助你,为的是将来让你加倍回报的心理。

(四)交往被动化

人际交往被动化往往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性格有关。从环境来说,相比于熟悉环境,当面临陌生环境时个体总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导致其不敢迈出人际沟通的第一步;从性格而言,内向的人一般不喜欢主动与人交流,通常处于被动一方。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21世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在经历着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尚不成熟,难免会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对事物、对人的认识偏差,进而造成人际冲突。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忽视了通识教育。走访众多高等院校发现许多学校并未将大学语文、大学生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识课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相关技能。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价值观、举止言行、教育观念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都会影响孩子对人际关系的认识,进而影响人际交往行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多站在自己的立场,缺少换位思考的意识,在与同样以自我为中心的同龄人交往时,势必会出现冲突,造成人际困扰。

(四)内部环境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因此,大学生个体的认知方式、归因方式、个性特征及交往能力等内部因素对其人际交往的影响不容忽视。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较弱,但又渴望独立,渴望像成人一样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进行社交活动,这种过高的心理期待和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时常产生冲突,形成矛盾的心理。

五、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

(一)端正认识,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教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个关键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学会找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二)体察情绪,驾驭情绪,适当控制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正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情绪困扰,长期的情绪困扰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重大伤害。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及时调节,将不良情绪扼杀在摇篮里。

(三)主动学习,积极行动,完善人格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使学生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有意识地建立并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四)培养技巧,敢于沟通,反复实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经常交往,有助于逐步加深相互了解,不断提高人际关系水平,即使两个人的关系比较紧张,通过交往也有可能逐步消除猜疑、误会。因此,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学习人际交往技巧,更重要的是参加实践,切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猜你喜欢

人际个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心理小测试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心理感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搞好人际『弱』关系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