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2018-02-09王鹤鸣

智慧健康 2018年21期
关键词:蛛网膜脑室下腔

王鹤鸣

(菏泽市中医医院 超声科,山东 菏泽 274000)

0 引言

颅脑疾病是新生儿常见的脑部疾病,容易引起新生儿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大约有35-50%患儿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在临床中极其容易被忽视,对新生儿生命健康有严重的危害性,并且发病率高,尤其是早产儿是高发群体[1]。颅脑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可动态监测婴幼儿颅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的手段。本研究对观察组29例路脑疾病新生患儿实施颅脑超声检查方案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58例新生儿颅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9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28 d,平均(15±13)d,胎龄29-42周,平均(35.5±6.5)周。观察组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2-29 d,平均(15.5±13.5)d,胎龄30-42周,平均(36±6)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可作对比。

纳入标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疾病;出生窒息、难产、助产至颅内出血;新生儿出血症;宫内感染;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两组患儿均由统一资质、年资的影像学检查医师执行检查。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CT检查,将熟睡患儿轻轻的平放使其仰卧在病床上,采用常规超声多患儿前囟门进行扫描,观察患儿大脑半球、脑室、颅骨、血流分布情况等。

观察组患儿采用颅脑超声仪进行检查,选取新生儿颅脑专用探头,并加探头频率设置为5-7 mHz,将熟睡患儿轻轻的平放使其仰卧在病床上,对通过前囟门对患儿脑部进行矢状位和冠状位个角度扫描,观察患儿两侧大脑半球、脑实质结构,测量患儿两侧脑室透明隔腔大小、前角纵径的距离、中线分别与前角、两侧颅骨间的距离以及患儿颅脑内血流分布、频谱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根据Papile观察与判定两组患儿颅内(脑积水、缺氧缺血性脑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室脑周出血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与分析本研究两组患儿颅内检查情况,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检验后,对照组诊断结果分别为:脑积水6例、缺氧缺血性脑疾病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以及脑周围-脑室出血4例;对照组患儿总共检出23例,检出率为79.31%;观察组诊断结果分别为:脑积水8例、缺氧缺血性脑疾病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以及脑周围-脑室出血5例;观察组患儿总共检出28例,检出率为96.55%。χ2=14.002,P=0.000;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给颅脑疾病新生患儿生命健康带来了重要的作用。影像学检查是辅助检查的重要手段,颅脑超声具有无创、检查方便不受检查地点限制可实现床边检查、能够动态显示颅内病灶情况、可清晰、直观的观察患儿颅内状况并进行测量分析等优点,已经取代了传统CT、MRI等常规筛查方式,成为了新生儿颅内疾病筛查的主要手段,有效避免了CT、MRI等设备检查给患儿带俩辐射的威胁、不能反复检查、必须到专门的检查室检查等限制[2]。由于新生儿前囟门尚未闭合,可以作为超声检测透声窗对患儿颅内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等进行显像,使得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及早诊断得以实现[3]。

脑积水是由于新生儿脑脊液循环吸收出现障碍或者生成过多使得脑脊液不断增加淤积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脑室等部位,使得脑室扩大压力增高。脑周围-脑室出血是由于患儿颅内室管膜破裂,血液流入患儿脑室而形成的脑室出血,发病率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减少,可引起患儿全身系统血压发生变化,根据出血的发展过程,可分为1度:单纯室管膜下生发基质出血或有少量脑室内出血;2度: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大;3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4度:脑室内出血、脑室扩大伴脑实质出血或发生出血性梗死[4]。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患儿脑底部、表面等病变血管出现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形成的一种出血情况。缺氧缺血性脑疾病是由于胎儿在围产期发生窒息而引起的患儿颅内出现缺氧缺血情况所引起的颅脑损伤,在临床中容易出现多种圣经系统异常情况,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的重要诱因,早期大多表现为脑水肿,颅脑超声对于脑水肿检测十分敏感[5-8]。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超声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均可达到90%-100%。本研究中,通过对患儿采用颅脑超声检测,有效虽热按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较少的病例诊断敏感性较低,但是去能够有效诊断出脑室内、室管膜下等部位范围较小的出血量,其敏感度远远超过了CT检查,并且通过影像学对照研究也证实超声检查在这一点的敏感性。颅内超声检查虽然在缺氧缺血性脑疾病检查中没有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但是在对于患儿脑水肿、丘脑损伤、脑动脉梗死、脑室内出血等方面有监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缺氧缺血性脑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通过颅内超声对患儿颅内出血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所无法比拟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对新生儿颅脑疾病查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超声检查比CT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颅脑超声检查能够对患儿颅内出血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为患儿脑部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循证依据。

综上所述,颅脑超声检查可有效避免传统CT、MIR检查给患儿所带来的辐射伤害、可实现随时随地检查、对患儿颅脑内部情况能够清晰、动态显示,且可以反复操作,有利于患儿颅脑疾病早期诊断,是新生儿颅脑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案。

猜你喜欢

蛛网膜脑室下腔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