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T波改变的诊断与临床意义
2018-02-09朱海燕
朱海燕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心电图T波改变属于临床中十分多见的心电现象,心室复极心肌跨壁离散度以及整体离散共同作用产生T波,任一影响心室复极以及提高跨壁离散度的因素都会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1]。心电图T波改变在健康人中出现,同时在病情轻重不一的心脏疾病和心外疾病病人中也会出现,所以临床医生需要正确判断并且识别存在真正意义的心电图T波改变[2]。本文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接诊的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资料40例施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接诊的心电图T波改变的40例病人的资料施行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32例,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65岁,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全部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肝肾功能性疾病病人,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所选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生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分析心电图T波改变特点,选取12导联常规心电图以及四通道动态心电图,总结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心肌酶谱特点,为其开展心肌酶谱以及病毒学相关检查[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的主要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心脏功能紊乱以及心肌炎,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中,呼吸道感染引发疾病病人6例,占比为15.0%,中毒引发疾病2例,占比为5.0%,呼气频繁引发疾病4例,占比为10.0%,心脏功能紊乱引发疾病16例,占比为45.0%,受体功能兴奋引发疾病4例,占比为10.0%,心肌炎引发疾病8例,占比为20.0%;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中28例产生早搏表现,占比为70.0%,其中属于交界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10例,室性早搏15例,主要为频发性早搏;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的临床表现:夜间正常,白天改变主要为心脏功能紊乱等疾病导致的心电图T波改变,全天改变主要为心肌炎所导致的心电图T波改变,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夜间正常28例,占比为70.0%,全天改变4例,所占几率为10.0%,白天改变8例,占比为20.0%。
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心肌酶谱主要为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28例,占比为70.0%,谷草转氨酶8例,所占几率为20.0%,LDH-L升高12例,占比为30.0%,CK-MB升高6例,占比为15.0%,其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其他(P<0.05)。
3 讨论
心电图与心脏结构以及功能关系密切,能够直接反映人体心脏电活动,T波可以反映人体心室复极情况,出现在心室复极化过程中,大部分利用一系列离子和心肌细胞参与完成,心电图T波改变可出现在正常人群中,也可以出现在轻重不一心脏疾病病人中[4]。心电图T波改变期间,需要思考器质性病变,在心电图T波改变伴随Q波异常,R波升高,QRS复合波出现,伴随器质性改变病人中也具有其他波改变,T波倒置在功能性T波改变中较为少见,大部分属于低平改变,文献资料表明,不存在倒置现象出现在功能性T波改变期间,全部属于低平与双向[5]。根据本文的研究可见,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接诊的心电图T波改变的40例病人的资料施行分析,发现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的发病原因以及特点,结果表明,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的主要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心脏功能紊乱以及心肌炎。本文40例心电图T波改变病人,为总结心肌酶谱特点,全部开展病毒和心肌酶谱检查,分析各类因素引发改变的特点,开展四通道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心肌炎、呼吸道感染以及心脏功能紊乱共同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以冠心病为例,现在临床中将ST段水平型以及斜下型压低大于0.5 mm或是T波表现为前后支对称性倒置和对称性高耸为心肌缺血诊断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冠心病病人休息状态下心电图一般不存在典型ST以及T波改变,哪怕存在ST以及T波改变也不足以成为诊断冠心病的唯一证据,由此可见,心电图正常无法代表病人心脏一定没有疾病,反之,心电图ST以及T波非特异性改变无法代表心脏一定存在疾病。
综上所述,在产生心电图T波改变期间,需要提高对病人心肌酶谱的检测,分析早搏情况以及T波改变情况,及早发现病因开展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