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动医专业校内实践基地的探索与研究
——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8-02-09,,
, ,
(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规模化扩张”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作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战略要求。河南农业大学为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升、改造传统动医动科专业,针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索,动物科学专业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应用型人才,走出了一条颇有成效的发展道路。
1 动医动科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现代化畜牧养殖行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包括对动物的饲养繁育、疾病的预防和检测,畜禽产品的保存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于我们高校的实践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即不仅要使学生能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完善的实习基地进行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培养[1]。因此,针对动医动科专业的特点,建立多功能的实践基地不仅是本科生培养的迫切要求,也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需要。
农业高校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一般选择大型养殖企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专业课程与实习不衔接,实习场地条件不一致不便于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而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虽然没有大型养殖企业的规模和影响,但可以在2-3年级将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加入校内实践基地中去,使学生在理解课堂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技能,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更加深入的领会理论知识,同时作为生产实习的前期准备,可以使学生在后期到企业实习时很快的进入角色,达到培养复合型卓越农林人才的目的[2]。
2 依托许昌教学实践基地的专业实践模式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和使用程度直接影响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校内实践基地成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河南农业大学从2015年以来,依托许昌老校区的原有土地和房屋,每年拨付专款用于基地建设经费,鼓励教师依托基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在考察其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的特点,从有利于学生实习的角度出发,改造扩建后引入多种家畜、家禽品种,初步建设了许昌动医动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基地根据河南省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现状,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方法,丰富教学科研手段,摸索出适应于动医动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模式,整合基地、实验室的多方资源,解决制约学生能力发展的瓶颈。
2.1 实践基地的宗旨
许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宗旨为抓住一个中心,搭建两个平台,提高三个能力。一个中心是指一切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中心;搭建两个平台,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平台,后勤保障平台,其中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服务于动物生产学等专业课程的专门化综合性技能训练,包括课程的设置方式,动物的实验场地及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后勤保障平台包括基地的运行维护,动物日常的饲养,学生的吃、住、管理等方面。提高三个能力即通过实践基地的运行,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2 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
河南农业大学利用许昌基地原有的场地和设施,按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涉及的主要家畜家禽养殖单元,进一步改造升级,建成以鸡、牛、猪、羊等主要家畜家禽为养殖单元的实践基地,使本科生在一个基地内可以同时完成多种家畜家禽的实践技能培训和拓展。动物科学专业的家禽生产学、猪生产学、牛羊生产学等课程的所有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及拓展的实践技能,均可以在基地开设,每学期每个班到实践基地学习4-6周,每周完成一个养殖单元,对学生实行轮岗制,每个养殖单元由课程教师负责制定岗位职责及技能训练,实践考核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40%。
2.3 实践基地的成绩评定
在实践基地中需要建立严谨有效的考核制度,对每个学生在基地中的表现进行成绩评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制定以下考核和学生管理制度。
①考勤评分 基地中带队老师对学生出勤次数进行统计。每组设置组长进行点名并签到,将出勤情况记录在案。若有迟到、早退和请假等情况进行备案,综合评分占实践考核成绩10%。
②表现评分 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表现进行评分,即学生在实习中能否服从任务分配、遵守基地的规章制度,能否与其他人合作,由带队老师打分,综合评分占实践考核成绩20%。
③技能评分 实习最后由带队老师对实习效果和技能进行评定,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口试和岗位技能徒手操作,综合评分占实践考核成绩70%。
3 基地建设成效
3.1 基地硬件建设成效
从2015年开始,在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学院着手建立许昌教学实践基地,至2017年底,建设和改造牛舍及运动场3000 m2、猪舍500 m2、羊舍500 m2,建成以来先后接纳本科实习生1000多人次。
3.2 人才培养成效
学院注重科研教学融合,鼓励学生通过基地参与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近3年,共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5项,全国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各类奖项8项。学院整合基地资源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实践技能训练项目50多项,使得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通过实践技能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近3年来,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率100%。
4 结语
实践学习不仅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再创新[4]。通过在实践基地的学习教育,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主要场所,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和质量,如何把实践教学的重心从课堂转入基地,对专业建设、课程教改进行探索,如何更有效的设计实践基地各个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宏光,李雨竹,袁亚丽,等.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培养应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139-142.
[2]黄榕辉,林文雄,何水林,等.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39-141.
[3]常生华,朱万合,沈禹颖,等.建设农林实践基地,培养草业科学复合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213-216.
[4]毕建杰,钟杰,叶宝兴,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9(6):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