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语文教学中的美

2018-02-09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者意境诗词

马 维

(1.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2. 镇江市江南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2-3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2]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发现、感受、鉴赏、创造美。如何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美”,让学生领悟“美”的内涵,使学生真正感悟、体验作品的美呢?

1 在品读中感受作品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作者将他们丰富而深厚的感情,凝聚在字里行间。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以“情感”为动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要激发、引导、帮助学生认知、理解、评论、赏析作品,力求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3]。

感受作品情感需要知人论世。文如其人,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极为重要。如教授《沁园春·雪》时,教者可先让学生了解词作的背景:当时东北全部、华北部分国土已经沦陷,面对如此形势,作者没有意志消沉,而是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对民族斗争充满了信心,坚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艰难险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品悟这首词时,教者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必胜的信念,可以通过有感情诵读的方式,想象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感受作品字里行间所饱含的情感。只有通过有感情地、细致地阅读,深入理解,学生才能深刻领会词中乐观、向上的情感美。

2 发挥想象,展开联想,品味作品的意境美

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由于所处时代不同,生活阅历的局限,学生很难依靠简单的诵读来完全领悟诗词的意境美,这就需要教师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依然过于保守与陈旧,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翻译诗词大意。这是对诗词教学功能的一种片面化认识,只是着眼于某种狭隘的语言因素、知识因素和工具因素,忽视了诗词中重要的思维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境美。试想,只是扫清“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的字词障碍,学生能理解作者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寂寞和壮志难酬的悲壮美吗?显然不能。

意境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相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4]54,要想完全领悟诗词的意境美,教者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词往往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学生可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景和情融合起来,体会作者的感受,品味作品的意境美。

在课堂上,教者可以利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如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时,笔者组织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词,并配以动画。当根据这首词谱曲的《月满西楼》乐声响起时,学生一面聆听着极具抒情性的乐曲,一面欣赏着与词作相和的画面,随音乐诵读,感受着那美妙幽深的意境,身心沉浸在迷蒙、孤寂的月色中,沉醉在李清照深切而浓郁的思念之情中。学生在诉诸视听的画面和歌声中,进行了诗情画意的情感体验,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3 创设情境,鉴赏作品的艺术美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不难发现,学生与作品之间存在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审美沟通通常分沟通前、沟通、沟通后3个阶段,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当属于沟通阶段。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有时教者的讲解不一定要求是理性的,而是可以把主观情感移入课文中,使学生产生共鸣,以自己的情感或者设置一定氛围去激发学生融入课文,品味课文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美,变学习语文为享受语文学习[5]。

教者在讲析作品时,可以运用“移情”的方法,以情感人,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情境。“互联网+语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趋势,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优势。运用这一优势,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化静为动。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对课文的感性认识,降低理解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笔者在教授《古代寓言二则》时,先播放《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的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讲解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时地穿插幻灯片,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微课、视频、音频和各种富有色彩的文字、图片等[6],当然,互联网信息技术只是教学工具,它的使用必须以创设理解情境为宗旨,以充分鉴赏作品的艺术美为目标,使用应当适时、适度、适法。

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至高追求,语文教学活动也必然归结到对美的探索上。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

猜你喜欢

教者意境诗词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