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赛珍珠作品中的生命关怀

2018-02-09鲍旦旦

镇江高专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赛珍珠关怀大地

鲍旦旦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与旅游学院,江苏 镇江 212028)

赛珍珠作品中的生命关怀精神兼具有中西方哲学思想内容,是一种在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热爱基础之上产生的伟大情感和终极关怀,它超越了宗教、民族与阶层,并具有中国美学特征。

1 融合了中西方生命哲学思想内容

赛珍珠作品中的生命关怀精神,在基督教思想基础上刻上了深刻的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精神的印记,是浸染了儒道文化之后的生命关怀的映照。李泽厚曾指出:“儒家哲学没有建立超道德的宗教,它只有超道德的美学……它没有去皈依于神的恩宠或拯救,而只有对人的情感的悲怆、宽慰的陶冶塑造。”[1]265中华传统生命哲学是博爱的哲学,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有“兼爱”思想……,赛珍珠在吸收这些宝贵的思想内容后,力图将之与其宗教思想中的部分内容相结合,打造兼具中西方思想精华的“博爱之桥”。

赛珍珠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赛珍珠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思想的熏陶,同时,中国文化又给她以丰富的成长营养。从赛珍珠的成长经历看,其所受到的儒道文化的熏染,一方面来自在中国成长生活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来自其所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儒道文化精神的熏陶。赛珍珠自小在中国长大,在镇江、南京等地生活过多年,与中国人接触密切。她笃信“四海之内皆兄弟”,关心民间疾苦。“我们的仆人在我们家里干了好多年,彼此毫不见外,我的童年是同他们一起度过的。那是多么愉快的时光啊!当夜晚家家关门闭户时,我就到仆人的院子里去,和他们的孩子一同玩耍,静听用村笛和二胡奏出来的音乐。如果不是这样,我当时该是多么寂寞孤独啊!”[2]58这些民间的音乐所传递给童年赛珍珠的是一种跨越文化鸿沟的美。赛珍珠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是中国文化的点点滴滴、是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情感。因此,成年后的赛珍珠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这里的文化具有深厚的情感。

赛珍珠阅读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而这些经典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内容。在阅读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赛珍珠受到写作手法上的启发,也得到了生命哲学思想的熏陶,她将之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了融会贯通。

2 生命繁衍生息意识的彰显

关于生命的思考与追问,贯穿于中华传统生命哲学的始终。帝王中不乏求长生于海外仙山者,如秦始皇;江湖中不乏求升天于草木五行者,如许多方士;诸子百家中不乏论述生死之道者,如庄子、荀子等[3]309。从庙堂到江湖,从士人到百姓,无不受到华夏生命哲学的影响。《周易·系辞上传》云:“生生谓之易。”“生生”即生生相续,一个生命滋生出另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是一个实体,“生”本身可滋生新的生命,在新生命中又可以滋生出“新新生命”,以至无穷[4]353。

长期浸润于儒道文化,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在赛珍珠作品中打下了清晰的印记。在其作品中,对中华传统生命哲学在家庭中的投射反映——人丁兴旺、多子多福多有表现。在《群芳亭》中,吴太太家的高门大院中不断有新生命的诞生。在《大地》三部曲中,她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一个农村家庭进口添丁、家族兴旺的故事。《大地》中,王龙一样的人们在大地上辛苦劳作,继而娶妻生子,秉持着多子多福的传统理念,认为孩子多多益善,而孩子们长大后,分家发展不可避免。在这个过程中,幸福与喜悦、苦难与挣扎一路相随,但这个过程恰是生命延续传承的过程。

赛珍珠对中华传统生命哲学根源的思考,突出体现在《大地》之中。中华文化自古有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华夏民族对土地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地就是这个民族、这里的人们的母体。正是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赛珍珠敏锐地将“大地”一词用作书名,开启了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繁衍生息的描绘与思考。《大地》第17章的结尾意味深长地讲述了老先生给王龙儿子们取名的情节,“大的叫农安,小的叫农文,每个名字中的第一个字的意思都是指财富从土地而来”[5]98。土地给了王龙一样的人们生存的根本,给了他们繁衍生息的资源,美丽富饶的大地是这里的人们生存发展的依托。

3 超越宗教、民族与阶层的生命关怀意识

赛珍珠的生命关怀意识超越了宗教、民族与阶层,她不因信仰不同、肤色不同等就区别对待,而是以平等、关怀之心冷静写作。赛珍珠本人出身于传教士家庭,其父赛兆祥携全家来华传教。赛珍珠自小受父母基督教文化熏陶,同时在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形成了自己对人对事跨越宗教、民族与阶层的独特视角,“作为一个基督徒的孩子,我猜想孔夫子和我们听说的天堂里的上帝一样,是圣父。供满神像的庙宇我见得多了,当中我尤爱大慈大悲的观音”[2]46。中国文化对外来宗教的包容态度,使得赛珍珠在基督徒的宗教认识之外,能够正确地对待其他宗教思想和文化,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能够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各种宗教文化中最具生命关怀的部分。

基于这种以博爱精神为底色的生命关怀精神,赛珍珠始终能以笔下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去体验各种情感,从而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描绘出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在《群芳亭》中,赛珍珠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传教的夏小姐,凸显了中国人的善良温和;赛珍珠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夏小姐向中国人传教这件事,未将其自身的宗教观念强加于读者,也未要求夏小姐的传教理念一定为书中人物所接受。赛珍珠出自美国家庭,却乐于在作品中突出中国人善良、勤劳、勇敢等的优秀品质。

赛珍珠的生命关怀意识也超越了阶层,她关注精致的大户人家庭院,更关注更加广阔的农村天地,那里生活着许许多多普通而又不凡的人们,他们的生存状态引起了这位作家的关注,他们的生活与奋斗成为赛珍珠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为她的《大地》三部曲等著作提供了深厚的创作基础。赛珍珠以人类最本源的生命关怀意识深入茫茫中国大地,深入简陋破旧的农家小屋,从普通的农民家庭写起,写出这片土地上人数众多的农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写出王龙们的奋斗与努力、阿兰们的艰难与挣扎。只有超越了宗教界限,才能以平等之心体察不同信仰的人们内心的追求与执着,只有跨越了肤色的边界,才能怀有真挚的情感来理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生生死死、喜怒哀乐,也只有这样渗透着终极关怀意识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世人、成为经典。

这种超越了宗教、民族与阶层的生命关怀精神,本质上即为一种生命平等意识。《老子》中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并由此推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6]90。在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中,物无贵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物无贵贱意味着生命平等。在赛珍珠的笔下,生命平等原则的体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首先,是对个体的尊重。如《群芳亭》中的吴太太,尽管身居家长之位,执掌一家大小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却从不以势压人,而是秉持公正、以理服人,无论是对待家中的仆人,还是对待外来传教的夏小姐,吴太太始终平等以对,给予对方温暖和关怀。其次,是对文化的尊重。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智慧精华。吴太太虽然身居内宅,却始终对经典文化心怀向往,自己爱读书,鼓励孩子们读书,始终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努力让身边的每个个体都能追求知识与智慧。

4 具有中国美学特征的生命关怀精神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写作手法丰富多样。很多典籍对独具中国美学色彩的文辞秀丽、多用象征指代的特征有过评论或运用。刘勰《文心雕龙》《隐秀》中有“文之英蕤,有秀有隐”[9]178。《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0]173之句。《群芳亭》中,赛珍珠多处地方巧妙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象征手法。例如,吴太太在执掌门户之后,将庭院中的牡丹换上了兰花。赛珍珠在小说里没有描写喋喋不休的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的争执吵闹,而是轻描淡写地、近乎白描地借助娇艳的牡丹、素雅的兰花的形象,从美学层面上将两代女主人的审美情趣展现无遗,并赋予了作品浓厚的中国山水画式的美学色彩。吴太太家的大户庭院,环境布置得当,家具陈设精美,显示出中国古典风格的美学特征。庭院中人丁兴旺,不断有新生命诞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庭院外的广袤大地更是饱含生命力,“出了城墙,吴太太就感受到乡下那种开阔、宁静的气氛”[7]288。脚踩广袤的乡村大地,播种与收获,劳作与奋斗,生老与病死,一切在时间的规律中前行,大地之上的人们勤劳淳朴,有沮丧,有艰难,却始终没有失去希望。赛珍珠巧妙地利用园林景致、花草布局,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人物穿行其中,与自然之美和谐共存[8]26。

在深邃的中国美学思想中,追求个人的精神升华是永恒的主题之一。吴太太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自身也不断思考学习,内心渐臻圆和融通之境,深深地领悟到“‘和平相处’……这是人类语言中最甜美的词语”[7]282。吴太太并未接受夏小姐的理论,但她却尽可能让夏小姐安心。这正是一个生命个体对另一生命个体所能展现的最高境界的关怀,一种精神层面的安慰。吴太太修炼内心,同时反哺周围的人们,她始终平和豁达,追求精神的升华。在吴太太这一形象的塑造中不断闪耀着生命关怀的美学色彩。再如《大地》中默默奉献的阿兰,是一个坚强朴实的底层女性形象,却充满着生命的张力,从做仆人到嫁给王龙,她坚韧地将一个家庭支撑起来,彰显着劳动女性的力量美与生命力。

中国艺术强调创造一种生命形式,使其具有生命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4]353。赛珍珠致力于创造富有生气的故事环境,如《大地》中的广袤土地。作者努力塑造生命力蓬勃的人物形象,有的沉默倔强,如《大地》中的阿兰;有的张扬外露,如《儿子们》中的王虎;有的典雅温和,如《群芳亭》中的吴太太。赛珍珠努力创作的是包含生机与生命关怀的作品,她以故事的丰富和完整、人物的个性鲜明充分展现了中国生命哲学背景下的生命关怀精神。

猜你喜欢

赛珍珠关怀大地
大地之歌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赛珍珠研究所简介
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1世纪中国赛珍珠研究述评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裂开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