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看大湾区建设三大议题
2018-02-09郎金焕
□郎金焕
实地探访硅谷的企业、大学和智库,感到有三个事项有必要提高关注,分别是工作的抓手、政府的推手和外部的帮手
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大湾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标国际,硅谷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湾区建设绕不开的标杆。最近,我们走出国门,实地探访硅谷的企业、大学和智库,感到有三个事项有必要提高关注,分别是工作的抓手、政府的推手和外部的帮手。
一直以来,各类研究都指出,硅谷的成功之处在于形成了一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句话很对,但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看,这个结论显得有点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是什么,从哪里入手可以推动这个系统的发展,一直以来我们都不太了解。这次到硅谷,发现这个基本单元就是“特色小镇”。每年,硅谷都会按照高技术研发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的占比是否达到20%以上,挑出一批城市,构成本年度的硅谷。如果曾经属于硅谷的城市在这个指标上不达标,那就要被淘汰出硅谷。
按照这个标准,2017年硅谷共由38个城市组成。这些城市的平均人口7.9万,高技术研发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的占比为26%。仔细研究这些城市,发现它们都聚焦某个细分产业,譬如大学科研、芯片设计、互联网新媒体、互动终端、生物医药等。无论从人口规模、发展导向、产城人融合看,还是从激烈的竞争看,按照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这些城市就是特色小镇啊!当然,和我们的特色小镇有所不同的是,硅谷的是高技术特色小镇。
看到硅谷的实践和形态,浙江是不是可以用符合创新规律的建设导向和评价标准,集中精力打造一批攻克核心技术、转化全球创新成果的特色小镇,将其作为浙江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这既是对浙江实践的进一步升华,又对接国际经验。
高技术特色小镇是认识硅谷的基本单元,而政府推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所谓“创新的死亡之谷”,是指科学发现和工程研发从书面成果走向产业化的第一步。在这个环节,投入比较大、不确定性比较高,企业不愿意做,政府又觉得产业化的事情该市场做,形成一个两不管的真空地带。在硅谷,这个“两头空”由军民融合和政府的科研采购弥补,为书面成果的第一步转化创造市场。例如,晶体管发明后,硅谷的科学家想集成晶体管做计算机,但当时没有企业知道用计算机做什么,筹不到钱。这时美国军方先试验,拿出一笔钱做出第一个计算机,再往后才是英特尔、思科等企业的发展,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熟悉了。
产业化的第一步需要长期大规模投入。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联邦政府明确,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国家、商业开发权归大学,激发了大量企业家、教授和学生围绕科技成果思考转化和创业的事情,对“创新的死亡之谷”的填补,逐渐从政府的集中推动转向社会化的、由风险投资支撑的发展,思科、谷歌、基因泰克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科技型企业,都在这一时期以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起点发展起来。当这些企业做大后,它们在硅谷选址设立总部,一家企业带出一个高技术特色小镇。
客观看,浙江大湾区与硅谷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位势差的存在意味着浙江和硅谷是互补的,交往有空间。我们走访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研发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动摩托车,但在硅谷的工厂找不到工人,没法量产。和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院座谈时,对方也表达出到浙江转化科技成果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企业和大学表达出的认真、热情的合作意愿,首先是因为中国市场够大,另外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特别是浙江的人才条件、基础设施和研发投入,正在形成强大的应用开发能力,可以弥补硅谷缺技术工人、缺转化平台和转化市场的短板。放眼全球看,这个能力东南亚没有,因为它们没有我们这样大规模的人才储备;印度也没有,因为它们没有高水平物流设施整合国内大市场。当硅谷考虑与中国合作互补时,浙江良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和开放环境就进入它们的视野。带着这个认识,我们招商引资、对开合作应该进一步瞄准科研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更准一点、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