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的回顾性分析
2018-02-09李海民
李海民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吉林 四平 136000)
0 引言
上消化道溃疡也叫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此病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是比较常见的,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有相关的研究显示,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对于上消化道溃疡临床上要及早治疗[1]。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多联用药,但是药物种类多,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因此要做到合理用药非常难,一旦用药配伍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研究对本院治疗的140 例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98例,其余均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2-68 岁,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3.00±19.58)岁,收治的全部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有90例患者为胃溃疡,其余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经过临床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反酸嗳气、餐前或餐后胃脘部不适、饱胀和疼痛等,患者的病程为5 个月-5年不等。
1.2 方法
由2 名实习医生经过培训后对所有患者使用药物的实际情况实施统计与调查分析,需要调查的事项为: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口服药物情况、服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复发情况等。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调查统计,全部患者中有不合理用药情况的90例,占64.29%,全部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了显著的缓解,其中不合理用药患者停药后疾病再次发作的患者有85例,复发率为94.44%。显著比合理用药者的疾病复发率要高(50.00%),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90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的资料可以发现,不合理配伍方案形式主要是:不同作用机制的抗酸药相互配伍、抗酸药或者是抑酸剂与粘膜保护剂进行配伍等。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药物是很多的,药物种类较多[3],每种药物的药理性质也是不一样的,主要针对导致上消化道溃疡的各种原因[4,5],例如胃酸分泌过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由此,目前的治疗原则多主张三联或四联用药,并且为了减少复发情况,在溃疡愈合后继续让患者服用抑酸剂维持治疗。通过本研究我们明确了,有些临床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对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缺乏认识,造成在多联用药的时候药物应用不合理,药物配伍方案不科学、不合理,而且不合理用药患者的复发率显著,比合理用药患者的要高,统计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情况分析如下:
(1)同时服用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酸抑制剂:上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治疗原则中有一点是中合胃酸或者是抑制胃酸分泌,能够达到这种目的的药物是很多的,也就是可选择性很多。在治疗中存在H2受体拮抗剂与碳酸铝镁等抗酸药的不合理配伍情况,两种药物如果单独应用,都可以有效减少胃酸对溃疡灶的侵蚀,在一定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但是如果将二者联合应用之后[6],因为碳酸铝镁不但有中合胃酸的作用,并且在粘膜表面会形成一层碱性保护膜,这样就会阻碍H2受体拮抗剂的吸收,使其吸收率显著降低 ,直接降低治疗效果。
(2)抗酸药或抑酸剂与粘膜保护剂配伍:用胃粘膜保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时候,能够显著减少胃酸对粘膜的侵蚀,能够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但是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粘膜保护剂是在胃液 pH值正常的情况下形成保护膜,能够对胃蛋白酶、胃酸和食物对溃疡面的侵蚀进行阻碍抑制 ,但是联合使用抗酸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之后,患者胃内正常酸性环境就被改变了,使得胃粘膜保护剂的效果显著下降,治疗疗效降低,这样溃疡的复发率就会显著增加[7]。
(3)抗胆碱类药物或者是抗酸药与促胃动力药物配伍:促胃动力药能够使胃肠蠕动加速,这样就能使胃脘部饱胀等临床疾病症状有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如果胃内容物以太快的速度通过的话,这就明显减少了酸抑制剂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单独使用抗胆碱能对上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必须在胃肠道内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发挥较好的药效,如与促胃动力药物配伍应用,就会使其在消化道内的时间大大减少,导致效果降低。
总之,应用多联用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疾病,医生需要明确各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要合理配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8-10]。
[1] 景素珍,卢希平,张敬明.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不合理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1038-1039.
[2] 朱军军,李祥兴.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229-230.
[3] 安爱军,安广文.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25-126.
[4] 周加虎,方志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J].中国当代医药,2010,29(21):81-82.
[5] 阮桂珍.三联疗法联合半夏和胃颗粒治疗胃溃疡40例[J].河南中医,2011,25(7):901-903.
[6] 朱秋菊.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0):63.
[7] 刘明明.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6):77,80.
[8] 刘秀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54,57.
[9] 胡慧,胡海燕.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83-84,86.
[10] 王世瑞,王士雷,江岩,等.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21(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