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现状、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2-08徐婷婷

社会保障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收支养老金省份

徐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近几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主要原因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增加了养老金支付压力,养老保险收入难以应付日益庞大的支出,造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一方面给政府带来财政收支压力,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代际矛盾。我国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省份存在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即收不抵支的情况;也有部分省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大量结余,这些省份财务可持续性状况良好。两种情况的并存说明我国存在着养老保险基金区域失衡的情况。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几年的数据趋势做出预测,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现状

1.从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来看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表1的数据反映了福建省从2002—2015年期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其中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呈递增的趋势,支出也呈递增趋势,收入的增速快于支出的增速,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征缴收入,不包括财政补贴和利息。当期结余除2002年以外, 都是正结余, 这说明福建省内当期基金收支能够自求平衡,不需要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贴,也反映了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因我国有半数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存在收不抵支的情况,需要财政的专项补助,甚至个别省份在财政补助后还存在缺口,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状况不理想。同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省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结余水平排在全国的前列。

表1 2002—2015年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支出及结余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2016),《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

2.从财政投入来看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

养老保险制度的供款通常由个人、单位、国家三者负担。个人和单位缴费如果能够负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财政负担相对就轻;如果个人和单位缴费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财政就要兜底成为最终的责任人。表2反映的是2010—2015年期间,全国各省和福建省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数额以及占各自财政支出比例的情况。通过图1可以发现全国总体和福建省财政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占各自财政收入支出的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但福建省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的占比要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福建省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比例较小,从这个方面也反映了福建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较好。

表22010—2015年全国与福建省财政社保补助比较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2011—2016),《福建财政年鉴》(2011—2016)。

图1 2010—2015年全国与福建省财政社保补助占比

(二)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良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快速,为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排名处于前列,GDP总量一直处于9~12名左右(从2000—2016年),由于人口总量较小,人均GDP值排名则更为靠前,稳定在10名以内。首先,经济的发展水平影响财政收入,雄厚的财政实力可以为社保基金提供更多的财政补助。福建省2010年财政收入为1151.49亿元,2015年为4143.7亿元,增长了2.6倍。*数据来源于《福建财政年鉴2016》。随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财政补助的依赖程度加强,经济和财政实力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其次,经济发展快速,企业可提供岗位增加,参保人数相应增加,基本养老保险费率也会适当下降。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统筹部分为18%,*数据来源于《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低于全国和其他省份缴费率20%或以上的水平,说明了福建省低费率下社保基金能够自求平衡。第三,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是养老保险缴费的基础,平均工资越高社保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就越多。2015年福建省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562元,2005年则为16157元,增长了2.44倍。*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2016》。

2.劳动力流入,降低制度赡养率、增加制度供款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省份成为劳动力的输入区域,而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份则成了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的流入和流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在输入省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缴费,给当地带来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流,对于输入省份来说是收益。而对于输出省份来说,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不在当地缴费减少了制度供款者而抬高制度赡养率,减少了基金收益从而造成收支不平衡。二是除农民工之外的高校大学生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方向变化的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就业的占大多数比例,而且发达地区的高校相对来说也较多,这也同样造成了人才流动的不平衡。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的劳动力都向经济发达区域涌入,因而造成了发达区域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基金流入,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口减少,基金流出。福建省属于劳动力流入省份,福建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体 ,15~49岁青壮年劳动适龄人口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3.67%,以15~34岁年龄段最为集中占68.67%,其中20~24岁是人口流动的峰值年龄段,占20.99%。[1]福建省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比城镇和农村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年轻,青壮年人口占绝大多数。劳动力流入增加了制度供款人、降低了制度赡养率,从而增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流。

3.历史债务较轻,无须承担过多转制成本

199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现代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采用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度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制度转制所产生的转制成本,也就是“老人”“中人”历史遗留下来的养老金债务由新制度承担下来。由于各省的历史遗留人数不同,工资口径不同也就产生了负担不同的养老金历史债务,从而影响了新制度的基金运行和收支平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1997年福建省离退休人数为62.8万人,在全国31个省份当中属于退休人数较少的省份,排在倒数第八位(按照退休人数从多到少排序),即使福建省的职工平均工资和国有经济单位的平均工资在全国各省当中水平较高,但由于离退休人数较少,历史债务相对较其他省份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制度赡养率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参保者的制度赡养率,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参保人数占企业部门参保总人数比重较高的省份,企业部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通常较高。虽然具体到各个省份各种性质企业在赡养率上差异性是不同的,但至少可以说明,那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较大比重的省份这些年来承受更为严重的历史债务。2015年,福建省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参保人数占总参保人数的23.56%,这个比重是相当低的,福建省的国有企业制度赡养率为56.15%,*数据来源于《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排在全国第七位(从低到高)。综上所述,福建省的历史债务较轻,从而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和制度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历史环境。

4.自身制度赡养率和老年抚养比低,负担较轻

首先,制度赡养率的高低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得制度赡养率迅速升高,从而给参保缴费职工带来沉重负担。一些国家纷纷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从现收现付制度向积累制、半积累制变革,正是这个关键性因素——制度赡养率发生了变化,使得维持人口结构平衡的养老保险制度无法延续。2015年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率为19.97%,也就是说平均5个左右的在职参保人员供养一个退休职工,而全国总体水平为34.87%,*数据来源于《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约为3个左右的在职参保人员供养一个退休职工,同全国总体制度赡养率相比,福建省明显低于全国,负担较轻。2015年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排在全国的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北京市(从低至高),一些省份的制度赡养率负担重,比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吉林省制度赡养率高达60%以上,黑龙江省则升至70%以上。2015年在福建省各种类型企业中,国有企业职工制度赡养率为56.15%,集体企业制度赡养率为91.22%,港澳台及外资企业制度赡养率为2.35%,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制度赡养率为9.87%。而在福建省参保人数中,国有企业占18.34%,集体企业占5.22%,港澳台及外资企业占18.73%,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占57.72%,*数据来源于《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其中其他各种类型企业参保人数最多,对制度赡养率的下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以上数据表明,福建省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处于低水平的态势,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制度赡养率低,这也表明这些类型的企业在平抑企业制度赡养率上升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上是从2015年的数据来分析福建省的制度赡养率(2016年数据尚未公布)。从动态来看,2010—2015年间,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下降了1.77个百分点,同全国其他24个省份相比,其他省份制度赡养率均为上升,一些省份诸如黑龙江、吉林、甘肃制度赡养率呈两位数上升。

其次,各省本身的人口结构也会影响基金收支平衡。福建省的老年抚养比总体来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3所示。虽然老年抚养比和制度赡养率不同,老年抚养比所统计的口径更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老年人口的数量和负担状况。另外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也会影响制度赡养率,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较高会稀释制度赡养率,因此扩面可以提升制度的供款和降低制度赡养率。

表3 福建省与全国老年抚养比对比 单位:%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年鉴2016》。

二、未来影响福建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

近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这对社保基金收支平衡产生深远影响,经济增速放缓会影响财政收入、工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状况会影响对社保基金的投入能力,财政收入盈余可以较好地补助社保基金从而达到收支平衡,反之亦然;而工资增长速度会对社保基金供给产生影响,工资增长速度会影响社保缴费基数,增速越快,缴费基数越高,缴费越多,基金能够收支平衡,反之亦然。经济下行必然对财政收入与缴费基数带来不利,从而对基金收支平衡产生压力。到2017年7月全国已有22个省份公布了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总体上养老金上调幅度为5.5%左右,创2005年以来新低,2005—2015年的10年期间养老金增幅基本保持10%的水平,2016年养老金增幅为6.5%,首次增幅降至个位数,2017年再创新低。对于2017年养老金5.5%的涨幅主要是从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工资增长速度也相对放慢、物价上涨幅度不高、社保基金支付承受能力方面综合考虑的。

受大环境影响,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带来社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压力。2017年福建省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养老金增幅5.5%,和全国水平保持一致。2017年实行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地区普遍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对于定额调整部分,各地增加的幅度各不相同,在全国各省定额增加部分福建省最低,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二)人口深度老龄化,制度赡养率抬头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深,福建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日趋严重。由表4可知,福建省老年负担系数(赡养率)从1982—2015年呈不断上升态势,而少年负担系数则呈不断下降态势,表现出高龄少子化特征。生育率的下降也导致高龄少子化、赡养率上升,从福建省出生孩子的构成来看,1981—2010年育龄妇女只生一孩占了大部分比例,而二孩的构成比例则逐年减少,三孩以上的构成微乎其微。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福建省生育率开始回转。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也在逐年延长。在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的情况下,赡养率也将提高,从而增加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虽然目前福建省的赡养率较全国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高龄少子化社会的到来,必然会带来赡养率的提高。根据现收现付制基金收支平衡公式,赡养率的提高必然造成基金收支平衡的困难。

表4 福建省老年和少年负担系数 单位:%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16》。

以上是从赡养率(老年负担系数)的角度论述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以下将论述制度赡养率(两者不同,赡养率的范围要大于制度赡养率)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制度赡养率主要受养老保险制度两个参数的影响,一为制度内参保的在职劳动力人数,二为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数。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内生缺陷使得养老保险制度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基金收支平衡,制度内参保人员中缴费人数从2006年开始至2015年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2015年福建省企业部门缴费人数占参保职工人数的80.48%,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参保人员中一部分人因为缴费满15年后就终止缴费(根据社会保险法缴费满15年即可领取养老金资格),还有一部分人提前退休。由于缴费年限门槛太低以及制度激励机制不明确导致“搭便车”现象,进而造成制度赡养率的不断攀升,制度赡养率的推高又加剧了基金收支平衡的困难。

(三)劳动力迁徙趋势改变、流入吸引力下降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目前是区域失衡,劳动力的流动是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入大多为东部省份,资金主要流向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五省市。福建省也属于资金流入省份,属于基金正盈利地区,但流入量相对较小。总的来说流入人口的缴费对福建省养老保险基金的当期收支结余起着很大的作用,以2010年的数据来看,福建省流动人口带来征缴净收入为7.47亿元,而当期的实际结余为11.76亿元,也就是说剔除流入资金结余资金量将非常的小。随着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于 2011 年历史性地跨越 50%的门槛,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以内陆向沿海、乡村向城镇为主要流向的迁移流动人口增速开始放缓,中西部地区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开始上升。[2]以内陆向沿海、乡村向城镇为主要流向的我国人口迁移流动不仅已渐入尾声,而且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已开始呈现某种安居乐业的局面。2012 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根据对 2011 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活、就业趋于稳定的结论。[3]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未来福建省养老保险基金靠劳动力流入获取盈利局面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一是福建省劳动力的流入相对广东、浙江等省份来说规模要小;二是人口流动的趋势的改变也表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需要获取资金流入的机会缩小。

人口迁徙未来的趋势主要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流动。随着城市之间经济发展趋于平衡,福建省靠经济优势吸引外来城市人员的机会在降低。此外,福建省的房价水平较高,尤其厦门市和福州市的房价名列全国前茅,在综合房价、物价以及工资水平的基础上福建省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吸引力远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因此,基金收支平衡依赖外来流动人口的红利在不久就将消失。

(四)福建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基金收支失衡[4]

福建省属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自20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省内也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厦门、福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在GDP、财政收入、消费能力方面强于南平、龙岩、三明等内陆城市。外省劳动力输入地以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城市为主,福建本省内青壮年劳动力也流向于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四个城市。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上也表现出地区失衡,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四个城市的基金收支状况好于福建其他地区。将来养老保险制度上升到省级统筹,基金可以在省内实现调剂,但如果将来经济发展放缓、劳动力流向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到整个福建省的基金收支平衡。

三、对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

本文采用简单趋势外推法,估算未来5年福建省基金收支额及结余情况,趋势外推法的推算步骤为:根据过去5年内的历史数据,得出参保人员数量、离退休人员数量、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人均养老金支出四项指标各自的线性方程,进而估算未来5年四项指标的数值。其中本年度基金征缴收入预测值=上年度基金征缴额×(1+本年度参保人员数量增长率)×(1+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本年度基金征缴支出预测值=上年度养老金支出额×(1+本年度退休人员数量增长率)×(1+本年度人均养老金支出增长率)。

表5 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参数(2011—2015年) 单位:元,万人

资料来源:《福建统计年鉴》(2012—2016)。

表6 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参数预测(2016—2020年) 单位:元,万人

表7 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参数增长率预测(2016—2020年) 单位:%

表8 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2016—2020年) 单位:亿元

由表5~表8可得出结论:(1)通过上述估算结果预测2016—2019年福建省养老保险基金都为收支结余,2020年开始出现转折性的变化——收不抵支;(2)从一直以来的收支平衡到未来收不抵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说明福建省未来养老金的支付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3)以上预测数据中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仅是征缴收入,不包括财政补助及非常缴费收入,是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收支状况探索其收支平衡,也说明了福建省未来在财政补助养老保险基金上需要投入更大的比例。

四、建议

基金收支平衡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财政及经济的良好运行。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未雨绸缪。

(一)“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可缓解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5][6]

国家正在制定并即将公布“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方案,这对养老保险制度参数调整起着关键的作用,延迟退休相比其他参数,是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供款人,减少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从而降低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率,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尤其是女性延长退休年龄,对缓解基金支付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管理能力

2015年福建省参保人员缴费情况较以往恶化,企业部门中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只有80.48%,比2014年下降2.09%,也就是企业部门中有接近20%的参保人员是不缴费的,这无疑缩小了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来源。其主要原因:一是地方政府为了扩面而把一些无缴费能力的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当中,二是本身的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在缴费满15年后就停止缴费。2015年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占基金收入比例为87.14%,比2014年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征缴收入比例下降意味着财政补助收入上升,长期以来因为财务可持续性较好而没有在财政补贴等方面获得较大支持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需要地方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福建省2015年养老金支出占基金支出比例为97.29%,也就是说并非将所有支出用于养老金发放,这个问题也应引起重视,以免在今后的基金支付中过高的比例用于支付非养老金支出。

基于上述在基金征缴和支付中的问题,应加强管理,避免管理问题而导致基金的损失。针对那些缴费能力较差的人员应引导其加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缴费年限较短的人员停止缴费应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其认识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三)促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实,降低制度赡养率[7]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一般来说,由于不孕、抚养成本等原因实际生育率是低于生育意愿的。“单独二孩”政策受到冷遇,也表明了人们生育二胎的意愿在下降。因此,即使放开全面二孩政策,我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福建省应积极促进“全面二孩政策”落实,提升生育率水平。根据中央精神,福建省已于2016年制定新的《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当然还应当在减轻生育成本的负担、生育妇女的灵活就业、提供幼托中心、产假延长的落实(包括男性陪护假)、生育保险待遇提高、产前检查、幼儿补助等方面采取联动措施促进生育率水平的提高。

(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吸引外来劳动力

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发展也受到影响。随着福建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的趋势将被打破,财政投入社保的力度必然加大。经济下行趋势必会影响到财政收入,从而影响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助。所以,应当加快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大力发展老龄经济和老龄产业。保持福建省经济领先的位置也有利于吸引外来劳动力(包括普通劳动力和高端人才),从而优化人口结构,降低老年抚养比。

[1]李晓、朱宇:《福建省流动人口状况分析》,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3]朱宇、林李月、柯文前:《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人口研究》,2016(5)。

[4]郭剑平、黄健元:《改善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状况的对策探究》,载《西北人口》,2009(4)。

[5]徐婷婷:《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分析及思考——基于养老保险制度参数分析视角》,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6]邓大松、仙蜜花:《延长退休年龄对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研究》,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5)。

[7]郑秉文:《从“高龄少子”到“全面二孩”:人口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人口转变”的国际比较》,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猜你喜欢

收支养老金省份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收支两条线”生与死
曾被寄予厚望的“收支两条线”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