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方式改革模式探析

2018-02-08李海燕蔡冬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应用型考核

李海燕,蔡冬梅

(安徽新华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科学的考核模式对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评改革对于培养符合市场要求,并具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强调考核内容突出应用型,考核形式多元化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以期实现教学效果改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目标。

一、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方式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都离不开课程考评这个重要的环节。以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 352名学生为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的方式,对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方式满意度进行了调研。问卷的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由考核方式的新颖性、有效性、公正性、激励性四大指标构成。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调查情况,如图1所示。

图1反映了调查的学生对现有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模式的认同度,其中有5.6%的学生满意,36.8%的学生基本满意,26.5%的学生不太满意,29.9%的学生不满意。相当比例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和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水平,通过调研数据即可管窥改革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二、目前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形式缺少多元化和灵活性

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风建设,但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核形式单一,课程论文、演讲、社会调查报告等形式较少,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制约,很难准确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受访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采取期末闭卷考核方式的占81.3%,主要涉及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主干核心课程;“高级财务管理”“公司治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采取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占6.3%;开卷考试方式占3.2%;社会调查报告方式占3.1%,口试和PPT汇报等其他形式占1.9%。具体如图2所示。

单一的考核模式针对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考查,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却无法通过传统的考评模式体现和验证,因此,实行多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实训操作、PPT汇报、演讲、调研报告、口试、课程小论文等,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考核内容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和试卷题型都注重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测试,考核方式死板僵化,覆盖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不少专业课程考核内容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笔记,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操作和应用能力的评价[1]。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死记硬背课本上的概念和公式,而不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企业的基本融资方式类型或如何计算筹资资本成本等,但是,在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企业较为复杂的财务问题时,能力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实现人才与企业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不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究其原因,财务管理课程目前无论是在课程体系安排上还是在考试内容上都侧重于理论,忽视了实践,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考评模式重结果、轻过程

传统教学课程成绩主要由期终考试决定,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偏低,一考定成败的现象严重。大部分任课教师平时教学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平时作业要求,其他的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过程性考核几乎没有。这导致部分自控力不好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逃课、抄袭作业现象,期末考试则临时抱佛脚搞突击战术,即使通过了考试,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牢固。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背离的[2],[3]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思路

(一)更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考核模式

更新教育理念是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首要任务,应用型高校应从思想上树立以财务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财务管理大部分专业课程原理性的知识点较多,任课教师在教学和考核时,难免偏重于概念性、记忆性知识[4]。因此,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应改变现有只重视理论知识体系的现状,引入案例式、任务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多元化考试方式和教学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创新考核内容,符合工作岗位需求

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试试卷基本由选择题、实务题及计算题等题型组成,学生为了考出优异的成绩,将精力主要花费在教材概念和公式等内容的记忆上,而对理论的分析理解和方法的应用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结果往往是下功夫考取了好成绩,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不强,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考核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挥棒,要使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满足社会实际环境需求,就需要精选贴近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考核内容,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具体来说,试卷题型中应减少是非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内容,增加以实际操作应用和经济分析为主的考评内容,让考核内容突出实践性,以符合财务管理实际岗位工作的需要。

(三)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检查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形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一直以来传统考核方式下学生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一考定成败的现象。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章节测试、课程小论文等方式加大阶段性考核力度。但应该注意,考试的次数不宜过多,难度不宜过大。通过过程性评价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改变,使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实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目标。

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改分数考核为素质考核,使评价角度多元化

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考核中应改革分数构成,弱化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借鉴应用型高校考核评价体系,将课程综合评定分散在多因素中,使考评视角多元化,通过考核方式的引导作用,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徽新华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在以往的考核模式上,采取的成绩考核方案是“平时+期末”方式,二者的比重一般为3:7。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主要注重考勤及作业质量,期末成绩主要依据闭卷考试的卷面分,考试题目主要来源于标准化题库,大多课程考试内容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对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的测试无法体现。这种传统的考评方式,根本无法客观和准确测试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也无法科学反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只在期末临考前开始突击复习,课程考试结束后短时间内就将所学知识全部抛之脑后,更谈不上走上财税工作岗位后学以致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考试应在考试方式上改革考核成绩构成比例,减弱期终考试分数比重,改结果考核为阶段性考核,改分数考核为素质考核,使考评角度多元化,将专业课程总评定分散在多因素中,全程跟踪学生在整个学期、每次课堂学习、每次作业反馈、每次小组讨论的表现,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二)实行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为科学而全面地评价学生,应用型高校应强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改变以往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法,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把过程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将课程考核贯穿于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例如:“税务会计”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性较强,前面章节的基础理论部分是后续税种计算和会计核算部分的学习基础,一环扣一环,如果这门课程前面的基础理论内容没有学好,则后续章节内容的掌握就会受影响。因此,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强化过程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真正实现“以考促教”的目标;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及时补缺补差,实现“以考促学”。另外,在考评侧重点方面,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应有所不同,过程性考核重在考查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平时作业、课程小论文、课堂讨论、PPT汇报、课外调研等;终结性考核重在检验学生把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的能力,考试题型设计上应注重多安排一些综合分析性、论述性等主观性、拓展性的内容。

(三)考核内容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

为了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备拓展和延伸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具备把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的更新和环境的变化,考核内容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能力并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5]。课程考核应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财务管理大赛成绩等纳入考核范围,例如:“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学生总成绩可由实训实验成绩、平时考勤、作业完成质量、期末试卷成绩等方面构成。考试内容可以参考近几年的财税技能大赛、会计创新技能竞赛等题型,真正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方式,兼顾课程考评的公平公正性和灵活性,提高专业课程考试难度,促进学生日常学习,为后期的专业学科竞赛打好基础。此外,对于参加国家级、省级或者市级专业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可直接免试通过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考核,真正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责任要求和各类财会类技能大赛融合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和考评结果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符合财税岗位能力要求的命题体系

考核命题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在考核方式改革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核命题应遵循“应用型、创新性和以财税岗位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原则,改变以授课教师根据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和自认为教材重点内容命题的形式,而以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财税就业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根据考核课程的重难点、考核知识点分布等完成组卷,并且应随着财税工作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建立的试题库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建立考核过程中和考核后分析和反馈的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切实改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效果。

(五)构建制度化考核与动态化考核并行互融的运行机制

为改变财务管理专业长期以来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的局面,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核模式改革,应在全面质量观与不刻意增加考试负担的前提下,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考量采用稳定、规范甚至制度化的考评模式,如提交作业、课堂表现、闭卷笔试、口试等环节和权重的设定。此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都是不断丰富动态发展的,因此,课程考核方式也应该遵循动态化的演进过程,通过运用创新组合模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动态化和灵活性,具体可以选择创新考核方式和传统的考核体系相融合的模式。创新考核方式是探索性的,如灵活选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务操作进行考核,或针对案例分析中的各类情景等进行考核。通过采取以上制度化考核与动态化考核并行互融的模式,将使学生能够在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四、结束语

课程考核改革是应用型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学校定位、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社会对财会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方式采取全新的考核理念,选择合理的考核模式,设立科学的考核目标,遵循全方位、多角度考核评价及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原则,对客观检验学生学习成绩、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应用型学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应用型考核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