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2018-02-08钱玉婷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德育

钱玉婷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26)

高职院校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秉承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品德,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教育功能。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含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或途径,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且这两个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并借此帮助他们取得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二是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地成长,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在性质上又可以分为发展性和补救性两种教育任务。前者主要是指事先拟定目标、排好计划,并依此针对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教育与引导,以不断地提高、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后者则是以帮助和辅导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为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健康成长。

(二)德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开展的德育对于学生品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德育可以更加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这一优势是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专业的教育教学机构,高职院校的德育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正确处理各种道德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基于此,很多学生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了将德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激发高职院校德育的活力,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需要进行大胆地探索,在德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德育实效性的提升。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

目前,高职院校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德育体系之中,培养出心理健康、道德高尚的学生,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共同的目标。基于当前中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实现二者在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的相辅相成,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及健全的人格。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学生传授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在学生中开展心理测试和普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适应力、顽强的意志力和健康完善的人格。德育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任务是解决人们所遇到的各种思想认知或品德修养的相关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倘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对其进行培养使其具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较高的道德素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并促进其个体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学生人格障碍或心理健康问题。

两者在教育的具体形式上,有许多是可以相互借鉴和参考的。这两种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出

具备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各方面均衡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将二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德育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相对匮乏。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工作,就要对德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把德育的理论宣传、集体辅导、言传身教等方式和心理学的团体辅导、个体辅导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消除他们的困惑,教会他们调适心理问题的方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设置课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教学中可将德育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整合,比如在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同时,加入“自我认知”这一个心理模块;在讲“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同时,可以加入“自我效能感评估,职业认知”这一心理模块。学生在学会德育知识内容的同时又能够从心理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剖析,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三)在解决学生的问题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融合

学生往往会遇到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而导致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关心学生,尽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缓解思想压力及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将思想疏导与心理辅导同步进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1]张扬.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有效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2]李小林.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1):116-118.

[3]马怡宁.浅谈学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4(36):208.

[4]李玉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2):66-68.

[5]张舒.探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3):87-89.

[6]刘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2):110-111.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