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2018-02-08张青莲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贸商务英语电商

李 霓,张青莲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随着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学生生源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不尽如人意。全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指出,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与行业相关岗位要求的匹配度不太高,导致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岗位针对性较差,培养目标不明确。

以美国DQP(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副学士标准作为参照,检测毕业生在五大学习领域(专业知识、广泛和融合的知识、智力技能、应用和协作学习、公民和全球学习)的预期学习成果,并以此作为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核心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要达到本专业的预期学习成果(Program Outcome简称POC),就要通过系统地学习,达到课程预期学习成果(Subject Outcome ,简称SOC),从而达到本专业对毕业生的要求。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依赖于企业岗位需求,其弊端是缺乏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结构的分析。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重点不突出,加上“商务”本身的广泛性, 导致教学内容分散、形式传统。

虚拟的外贸软件实践教学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但毕竟不是真实的,没有交流和互动,学生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所学校的外语外贸学院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构建“课岗证赛融合、工学紧密结合”的“四融二合”的培养模式。

(一) 课、岗、证、赛融合

四融合即把课程、工作岗位、技能证书以及比赛四个方面进行融合:课程围绕工作岗位能力设置,针对工作岗位需求选择课程内容,将技能证书的考核标准以及比赛的虚拟项目融入课堂教学中。结合外贸业务流程,围绕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借助于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行四方面的深度融合。

1.专业课程设置与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是针对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等某一具体职业岗位进行人才培养的。

以就业为导向,建构了侧重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EBC”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E”为英语语言技能课程(English Skill Module),模块“B”为商务外贸技能课程(Business Skill Module),模块“C”为国际商务与贸易职业技能训练课程(Career Competence Module)。在模块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把行业需求、岗位技能和工作流程紧密联系起来。

针对职业岗位,在传统外贸课程的基础上,借助跨境电商平台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校企深度融合,分析跨境电商专业人员的工作过程,共同开发课程规范,打破了过去依赖教材的传统课程内容编排模式,以跨境电商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为主线,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融会贯通。

2.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结合学校DQP框架的学分制改革,外语外贸学院将SOC融入跨境电商环境下新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开展以速卖通为平台的外贸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把运营过程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速卖通特点、收款账号设置、在线产品快速发布技巧以及仓储集货的流程等过程中,培养了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双证书制度

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商务英语专业采用“双证书”(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内容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来。以含金量高的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证书、POCIB外贸从业能力合格证书为例,把课程考核内容与考证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外贸外销、国际贸易操作、电子商务等商务英语实践操作训练,强化职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技能大赛

外语外贸学院每年都组织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技能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学院以赛事为抓手,坚持课赛融通理念,开创了以赛促教、以教促改、以改促学、以学促教的发展新格局。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把“课程知识点、岗位技能点、大赛分值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将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任务中的各个技能点进行分解,将技能大赛的训练融入常规教学之中,实现了大赛与常规教学的有机统一。

(二)工学紧密融合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到中小企业就业,而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外贸公司内部并没有明确的职位分工。对此,商务英语专业注重实训,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组织校内的实训周教学,通过虚拟的项目,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商务情景下的模拟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校内实训项目有听说综合指导项目、国际贸易综合指导项目、商务洽谈综合指导项目、国际营销策划创意与实操项目等,由教师进行项目指导,利用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进行教学。校外实习形式多样,它是校内实训的拓展。这些活动可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穿插进行,时间定在第二至第五学期。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按照“课岗对接、工学交替” 的要求,创设与工作岗位一致的教学环境,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规范,实现课岗对接。课程体系,以外贸业务员岗位所需工作能力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和各种职业技能大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1]王悦.借鉴英国学徒制,开展经济学视角下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发展——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改革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6(25):18-19.

[2]林渊.跨境电商背景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改革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93-95.

[3]朱丽华.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2016(25):177-178.

[4]卢春林,崔红梅.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3):49-51.

[5]汪先锋.“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高教学刊,2016(16):27-29.

[6]郑婉辉.POCIB:商务英语教学以赛促改的重要平台[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6):158-159.

[7]陈婉转.跨境电商新业态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路径[J].科技资讯,2016(14):79-81.

猜你喜欢

外贸商务英语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