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

2018-02-08安济森

淄博师专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视域马克思主义

田 佩,安济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000;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佛山528000)

引言

自上世纪初以来,网络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进一步凸显着它作为社会公器的强大作用。作为一种极具现代化的传播媒体,网络以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借助博客、即时通讯工具(MSN、QQ、微信)、论坛、微博等传播渠道,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信息传播媒体相比,由于网络传播具有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传播反应的即时性以及媒体功能的融合性等特点,一度上升为大众媒体的“领头军”,特别是在引领社会新思潮方面,其影响力早已跃然纸上。

然而,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无论哪种形式的传播媒体,都必须始终把它置于重要议程上来。“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时代命题。

如何答好时代给出的这道命题?充分利用网络这块意识形态争夺的新兴阵地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便是最好的解题思路。为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体制方面进行创新外,载体创新则可以使上述几个要素得以更好的贯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十九大报告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引了方向。纵观国内外环境,网络的勃兴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的难得机遇,我们要顺势紧抓且充分利用;同时它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需积极迎接且机智应对。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加强网络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网络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网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同时一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争夺战也就此上演。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看似“百花齐放”,实则早已“刀光剑影”。在这场以网络为阵地的“战争”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虽然成效可见,却也是步履维艰。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因素即西方势力的渗透,也有自身因素如传统教育理论的滞后、网络传播主场规模偏小、网络传播主体队伍建设有待提高等等,至此导致网络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一)西化思潮不断挑战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多元性、共享性等特点给了反马克思主义者可乘之机,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网络技术优势,诋毁、消解和否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而达到削弱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目的。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说过:“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和坦克进攻,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1][P141]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就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国民的影响力以及国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的总和。一方面,网络好比一锅大杂烩,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和谐与不和谐因素、健康与不健康思想交织并存,这无疑会削弱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以网络为武器分三个层面进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地:一是作为文化符号渗透在人们吃穿住行用中的东西,称为表层文化,诸如电影、音乐、肯德基、iPhone手机等等;二是披着制度外衣的中层文化,诸如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宗教等等;三是会伤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筋骨,危害无穷的底层文化,即西方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等。西方文化的无形渗透加之我国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进行甄别、筛选,易受西方政治思想的蒙蔽而产生错误的认知和价值观,致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网络视域下抢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二)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教育面临挑战

马克思主义虽博大精深,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将其“束之高阁”。恰恰相反,这种主义是为人民群众而生,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根植于大众的生活实践中。就传统理论教育内容而言,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是停留于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对经典著作较晦涩的解读,所以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教育内容带有浓厚的重理想而轻利益的特征。而在网络视域下,视频、图像、动画等信息传输方式的多样化则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模式才能得以灌输,模式不同,即便是同样的内容,效果甚至会大相径庭。受我国长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就是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直线式“单向灌输”。网络视域下,传统模式将被完全颠覆,传受双方互动性显著增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跟帖等网络信息传播介质发表言论和阐述观点。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总之,网络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模式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主场规模不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从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便成为了如空气一般的生活必需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也紧随其后从“书斋”走进了网络。网络俨然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的“上网一代”发表各种思想、各种舆论的主场,在这里他们畅聊国家大事,迸发出各种思想火花。我们庆幸民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意识得以增强,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网络给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网民以话语权,但他们缺乏甄别和制造信息的能力,其错误的或歪曲的价值观游荡于网络的各个角落;另一方面,网络在造就一些“意见领袖”的同时,也衍生出很多“追随者”。这些追随者的典型特征就是随大流、人云亦云。无论是低文化水平网民对主动权的滥用还是“追随者”主动权的丧失,加之网民注意力在海量信息面前被无限“摊薄”[2],这都阻碍了主流思想的传播,削弱了主流舆论的话语权。从这一角度看,尽管目前有部分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网站和主流媒体网站,但与庞大的网络系统相比,只占了冰山一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主场规模偏小,内容形式简单化一,无法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网民的理论需求。“以为只在网上展开一些运动式、口号式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就可以一呼百应;只依赖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专业理论网站、主流媒体网站等宣传阵地就可以高枕无忧,无异于传播阵地拱手相让,自寻绝路。”[3]因此,壮大主流思想主场规模,营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舆论氛围是迎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主体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手段,归根到底需要人来把控。要想系统有效地输出主流思想,客观上要求构建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主体队伍。他们将负责传播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出,同时也要对反馈信息进行回收和处理。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有三大主体,第一类是在传播中居核心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属于重点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始终占据组织核心和领导地位。在网络视域下,党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大跨步前进。网络体系的全面覆盖给党内所有干部提出了新的学习任务,除了要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具备理论专家的素养外,还要掌握网络应用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双管齐下才能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专家。第二类是肩负育人使命的教育系统的教师,处于关键地位。高校历来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快速传播的主阵地。面对网络勃兴带来的严峻挑战,无论是教师岗还是管理岗的教师都应严格要求自己紧随信息化步伐锻炼网络技能,提高信息素质,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使命。第三类是社会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重要力量。这个特殊群体可以弥补党和政府宣传的空缺。在网络视域下,他们要深入基层,充分掌握基层网络舆情,身体力行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路径

(一)理论作先导,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意识

极大的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俨然使网络演变为一个“思想交流场”。市场经济以及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错误思潮、以低俗庸俗和媚俗构成的“三俗”文化早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传播的“沼泽地”。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始终引领网络传播意识的方向性。网络传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网络传播不走邪路、少走弯路,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大踏步前进。其次,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充分体现网络传播意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在当代中国实现大众化网络传播,就必须植根中国沃土,汲取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使网络传播充分体现中国化。最后,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全面展现网络传播意识的大众化。“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所谓大众,就是指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要通过网络渠道实现大众化,就必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关切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内容。只有这样,网络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更加接地气、涨人气。

(二)丰富理论内容,更新表达方式,重塑理论形象

若要一种理论进大众脑,入大众心,化为大众行,就要时刻注意内容和表达方式的更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高大上”的科学思想体系,网络视域下的大众化传播之所以成效不足,是因为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化术语、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宣传,最终被“禁锢”起来,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群众。这显然没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魅力。与时俱进,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4](P681)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也要在网络浪潮的推动下实现自我更新,重塑理论形象。马克思主义要想在网络上顺利地“推销”自己,首先,要紧贴实际丰富理论内容,掌握网络语言的特点,内容表达要“入乡随俗”。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改革来到了深水区,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在坚持专业化原则的前提下,也要不断将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新事物、新现象纳入其中,时刻做到内容“保鲜”。理论内容的表达要与网络语言的特点相结合,说网民听得懂的话。网络语言具有通俗性、创新性和娱乐性三大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入乡随俗”,呈现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不断创造人民群众容易接受的新词汇,实现理论专业化与表达活泼化的统一。

(三)多管齐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开疆扩土”

网络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在聚焦与分散网民注意力之间实现自由切换。由于网络涉及面之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想在网络得以聚焦,客观上要求扩大覆盖面,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疆土”。在生机盎然的网络世界里,只依靠为数不多的专业网站就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传播的时代早已过去,必须建立专业化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新型网络传播系统。首先,坚守主题网站阵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主题网站即专业性较强的网站,例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理论网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战场。主题网站要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播撒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将综合性网站打造成为主题网站的左膀右臂。我们所熟知的综合性网站,主要有腾讯网、凤凰网、搜狐网、新浪网等,这些网站要在主题更加鲜明、形式更加生动上下功夫,协助主题网站共同传播社会正能量。最后,运用网络媒介,拓展新的理论传播渠道。微博、博客、论坛等新兴网络媒介具有信息透明的特点,可以诱发信息的瞬间爆炸,高效地实现信息传播,因此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必能为我所用。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新宠的亲民性,开通专家博客,用通俗语言帮助人们深入解读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设置专业论坛,网民可通过摆事实、谈理论,对国家大事各抒己见,从而提高网民对理论学习的参与度,增强网民的理论认知力。

(四)活力精干,组建专业化网络传播队伍

实现网络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传播人才队伍的培养给予了指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5]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和网络应用技术较强的复合性人才队伍是回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有效举措。首先,应鼓励各网站聘请马克思主义专家团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性较强的科学体系,专家团队能够较好地帮助网站把控所传播的理论内容的层次,避免出现理论传播千篇一律的现象。其次要引进一批网络技术骨干,多开发理论输出平台,构建完善的网络传播体系。最后,在“新、奇、快”的网络时代,人才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因此,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注入新鲜血液。

结语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6](P15)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不断彰显其顽强的生命力。网络的勃兴,带给人们一个思想先行的“快”时代,只有抢占网络制高点才能掌控主流思想的话语权。在当代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网络技术日益革新,不断完善。我们相信搭乘网络这趟快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在中国大地上迎来又一次新飞跃。

猜你喜欢

大众化视域马克思主义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