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消费类报道写得更接地气
2018-02-08
(克拉玛依日报社,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消费类报道是生活服务类报道的一种报道类型,它既为市民服务,记录消费市场的现象,反映问题,探索趋势,同时又反作用于市场——在反映消费者诉求及供需矛盾的同时,让商业行为有方向可循,起到引导和鞭策的作用。然而,想要发挥上述功效,吸引受众及树立媒体影响力是最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消费类报道记者编辑真正“走转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大胆前瞻,既要有揭露消费市场陷阱的责任感,又要使自己采写的报道有吸引读者阅读的趣味性。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写好消费类报道的关键。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环节,这也为消费类报道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作为生活服务类报道的一种,消费类报道具有生活服务类报道的几大优势——它贴近生活,资讯丰富,服务性强,更具趣味性;既包括时尚前沿信息,也涵盖服务类资讯,十分实用。
然而,新媒体领域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崛起,让传统媒体消费类报道的优势变得不那么突出。传统媒体想要突破瓶颈,吸引受众,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类报道的特点,又要发挥传统媒体自身的影响力。
一、消费类报道要接地气
消费类报道的报道主体是市场,报道内容和对象是消费行为、消费者和商家,其受众更是不同年龄层的“老百姓”。在进行消费类报道的采写时,记者、编辑的心态和视角就要从媒体本位转向受众本位,去挖掘受众想要知道的事情,去记录发生在受众身边的事情,既不能想当然、闭门造车,也不能太低于或高于现实。
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消费状况各不相同,而一二线城市的消费环境明显与三四线城市不同,年轻群体的消费风格明显和老年群体存在区别,在进行消费类报道时,记者要努力寻找与市民思想、情感、心灵上的沟通,才能在与读者最贴近的衣食住行方面,找到最吸引受众的角度。
比如,在笔者的采访经历中有这样的情况,在克拉玛依市汽车市场呈现出和全国一致的消费趋势——部分家庭有购买第二三辆车的需求,以满足更多家庭成员的出行需要,这就让SUV、七座车型大为畅销;而汽车市场也反映出了极强的本地特色——在本地车展期间,车辆销售及优惠迎来全年最高峰,而在全国汽车销售火爆的“金九银十”则表现相对平庸。
可见,如果抛开本地实际,找不到地方消费的规律性,不仅无法真实报道本地的消费现象,更无法准确服务于市民。
想要真实地反映老百姓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就要深入现场,直击消费行为,走访消费者和商家,采访相关经济学者,让这些问题得到真实的展现,让消费者和商家的疑虑通过看报道得到准确的解答。
二、主流媒体要发挥权威性
与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和权威性。想要在新媒体快速崛起的时代站稳脚跟,想要在人人拿着手机的时代占据一席之地,传统媒体必须顺应潮流,改变报道理念。
曾任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吴海民曾表示,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停下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网络媒体的临界点和报纸的拐点同时出现,信息的加工、深度解读才是报纸竞争的关键。
深度报道,在于触角的深入,思想的深入,这是多想一步,而在行动上,则体现为多前进一步,多采访一步,去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去回应人们的关切与诉求。比如,在采写减肥产品热销的稿件时,记者可以去探索背后的原因——人们对美的追求,而为何这种诉求会变得日益强烈并让不少人以健康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美”,这离不开网络对美、对“颜值”的刻意追求,背后更有人们在社会竞争中普遍焦虑的心态。
而要完成这样一篇报道,要让它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传统媒体就要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利用专业资源对现象进行剖析、阐释,对读者进行引导。完成一篇关于减肥的稿件,不仅要采访减肥产品的消费者,还需要采访心理学专家、营养学专家、社会学者等,对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健康需求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的解答。
当新媒体凭借短平快的优势“霸屏”并占用了读者大量的时间,传统媒体欲与之抗衡,就要用“精英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发挥新媒体取代不了的优势。
三、报道语言风格适应新潮流
消费行为是每个老百姓的日常行为,它涉及的可能是时尚前沿资讯,也可能是蔬菜鸡蛋的售价问题,虽然消费行为人人都有,但不同的消费品却有其针对的主要消费群体。当记者、编辑在采编一篇消费类稿件时,不仅要采访主要消费群体,更要考虑到这一群体也可能是这篇报道的主要受众。
想要增加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就要紧跟语言发展变化的潮流,适当地借鉴网络语言或当下流行的语言模式,不过显然,病句错字是要不得的。但这一点也需要根据受众进行辨别,关注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大肆使用网络语言或流行语显然有失妥当,在更受年轻群体钟爱的潮流资讯中讲究一板一眼,也会影响其可读性,让内容和风格脱节。
综上所述,写一篇消费类报道不难,想要做好,却要下功夫,这离不开记者和编辑大量的观察和采访,也离不开报人在专业领域的自我提升,更离不开时代洪流下对新思想新文风的吸收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