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短视频对传统媒体创新报道形态的重要性

2018-02-08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内容

(大同日报社,山西 大同 037000)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中,“创新为要”是一个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特别是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落后于社会发展,落后于读者期盼,读者就不爱听、不爱看,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山西《大同日报》作为地市级党报,同样面临着传播创新的问题,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近年来,大同日报社引入互联网思维,以不破不立的勇气,集中精力创新全媒体形态产品,并以矩阵姿态亮相,特别是2017年借短视频“元年”之势组织团队着力于新闻短视频摄制,并和传统纸媒联手互动,作品获得读者、粉丝广泛好评,增强了报道的传播力、感召力、公信力,增加了网络平台的关注度和阅读时长。

新闻短视频 注重核心价值的创新产品

短视频现在人们很熟悉了,又叫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传播内容。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新兴的又一种内容传播载体。2017年被人们称为短视频“元年”,短视频已经成为很多人手机里的必备App之一,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拍摄设备和播放设备的一体化,更多的人已经开始从短视频受众转变为内容生产者。短视频火了的原因从受众来说,就是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促使人们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人已经不满足以二维的图片分享记录生活,开始追捧能融视频、音乐、插入图片等于一体的三维形式,使记录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但这个行业火了的最大原因,却是因为资本巨头的大量涌入,各大平台、门户网站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迅速把短视频设定为平台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纷纷入局短视频,希望以此来提高平台的留存率、活跃度和阅读时长。他们是这个市场火爆的真正“推手”。

作为正在积极转型以及和新媒体融合的传统媒体,不可能不受到这股市场风潮影响。人民日报等一级媒体“闻风而动”,认识到整个传媒生态发生了彻底改变,信息消费的主要终端既不是报纸也不是电视,甚至也不是PC端,而是移动终端——手机,媒体内容价值的重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迁移。于是迅速调整新媒体战略,将新闻短视频制作加入到全媒体矩阵当中,推出的短视频《人民领袖》《中国红色梦》等大受欢迎,而且人民视频还落户青岛高新区,发力5G智能可视化,以创新的姿态培育5G时代的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在这样超强引领示范作用下,地方媒体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加入到这个阵营当中。而以人民网短视频为代表的这类产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核心价值。这是党报媒体一以贯之的准则,自然也会贯穿到新媒体的运作当中,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产品定位清晰,每一个创新手段都有的放矢,做出来的内容容易引起受众共鸣,互动性也增强了很多。

大同日报社新闻短视频从推出之际,就以人民视频等为标杆,高起点、高质量打造产品,以此来创新报道形态,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打造的新闻短视频内容除了新闻实时报道外,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如,《2017大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8000跑者“穿越”古城最美赛道》《“大同蓝”“大同绿”,还有一个“大同火”》《寻找大同古迹中的鲜卑人物形象》等。与此同时,《大同晚报》还专门辟出版面,刊载相关内容以及视频二维码,扩大受众面积,增加互动话题,增强了影响传播力,大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视频播放量突破十万,其他视频播放量也稳定在三万以上。

以《马眼看大同》的实践看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

《马眼看大同》是大同日报社在《大同晚报》开办的一个署名专栏,每双周在固定版面刊载策划采访的内容(图片和文字),其中,比新媒体播发的多了一些采访背景介绍等内容。与此同时,大同日报社所属四个新闻网络平台,播发改编成新媒体样式的同主题内容,并附上相关新闻短视频,报纸刊登二维码与之呼应。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以前传统媒体的受众,自然而然开始向新媒体靠拢,接受形式更加丰富、生动的信息,而新媒体的粉丝,为了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也开始关注传统纸媒。例如,《寻找大同古迹中的鲜卑人物形象》,在纸媒刊登时多了介绍北魏的历史背景及采访的目的、过程等内容,文字量比较大,新媒体则按照编排原则简化了部分文字,突出了视频和图片,更适合网络受众的阅读节奏。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视频时长四分半,但拍摄、制作手法却结合传统视频技术进行专业化改造,内容生产流程则按照网络传播规律进行重塑,这使得做出来的新闻短视频既有当前短视频生动性、故事性的特征,又具有传统视频的核心价值观、新闻性和严肃性,对于媒体深度融合及传统媒体创新报道形态都有重要意义。该作品在山西新闻奖评选中获得副刊二等奖,并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又如,《饮马河边得胜堡群》,新闻短视频采访大量运用目前最新的无人机拍摄技术,最大程度展现了明代长城古堡的风姿、周边环境和保护现状,具有很强的新闻性、现实性,又有非常美丽壮观的旅游宣传效应,而在编辑制作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所拍的镜头,介绍明代长城古堡作用及战争背景时,大胆运用网络技术中先进的3D建模等技术,生动还原战争场面,又不破坏新闻的真实性,加上恰当的背景音乐和解说,做出来的短视频震撼人心,粉丝反响强烈。后续我们又发了《关于得胜堡群十个不得不说的话题》一文,就得胜堡群的历史疑问点、建筑风格等展开话题讨论。报道选在深秋推出,这一年的春节,当地县乡政府就围绕得胜堡群搞了一系列旅游推荐活动,也算是采访的间接成果。

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新闻短视频想要在众多短视频中脱颖而出,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产品有核心价值。要和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手段激发用户的参与互动积极性,留住用户;二是故事有延续性。每个新闻视频的拍摄都是一个故事的传播,每个用户都是故事的延续者和故事主人公,全民参与进来,新闻视频的输出就有了价值内容;三是话题有参与感。话题的制造,让每一个用户都有参与感和存在感,各种话题的更新,就会吸引大批用户参与,形成热门话题,从而增强产品的影响传播力。

另外,传统媒体人要做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既善于驾驭新闻各类体裁写作,又要掌握全媒体采编技能,精通计算机程序语言,熟练运用数码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在传统媒体寻求绝地突围,包括在创新报道形态等具体“战役”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对传统媒体而言,要全方位培养记者,做到传统记者新颖化,给资深记者更多新媒体技术的接触机会和培训,与时俱进;新媒体记者专业化,加强新媒体年轻记者的新闻专业程度,提升媒介素养,规范新媒体运营机制,增强自律和他律意识。这也是传统媒体创新报道形态的一个关键点。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