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2-08缪立群
缪立群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1 引言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急需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这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新时期,学校和教师应该紧随社会发展的大方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创新型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对教学体系加以改革创新,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 有关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问题
2.1 教学模式现代化水平不高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已经改变了单纯的传统灌输式模式并逐步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我由于教学改革的不成熟,部分教师缺乏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利用,他们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知识传输型教学模式,使现代化教学改革工作流于形式,这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化和落实。
2.2 教学改革任务繁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改革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但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取得的进步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不够、课程内容有待完善等。此外,与科研项目相比教学改革工作的成果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这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阻碍[1]。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于传统知识灌输型教学存在一定的思维惯性,他们对自主搜集材料和实践活动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教学改革任务,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注意。
2.3 评价新教学法成效的体系构建困难
相比于有标准答案的学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教学评价体系上面的工作难度更高,体系构建工作的困难度也有所增加。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基本知识理论也需要带领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在这两方面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定体系和教学方法成效体系存在比较大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教师难以划分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和答案对错的界限,这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及时改革教学成效体系,并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促进其长远发展。
3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3.1 强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是教学活动主要的引导者、规划者和策划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巧在教育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教学的创造性、前瞻性与指导性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情景模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实践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体会经济变化的引发点与影响因素等方面,学会整合旧知识与新知识两方面内容。同时,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他们的创新潜能,这是教学改革的精髓所在。另外,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入项目管理观念,并运用新媒体工具与板书教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加强师生在教学课堂内外的交流。
3.2 在教学过程中做减法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他们认为书面知识灌输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途径。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减少知识传输型教学内容的比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并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其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并使他们掌握学习的自主权,让他们认识到专业学习与自身理想之间的融合性。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更新自身的教学体系,在课程中抓住所授内容的纲领部分,利用有效的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意识。最后,学校应该限制学生选课的最高学时数来控制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并帮助学生将学习扩展到课外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与支配权。总之,创新不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消化与吸收知识中学会做减法,优化教学结构,并实现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
3.3 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在经济管理教育过程中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是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分配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划,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此外,学校应该成立教学体系研究中心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具体而言,教师应该逐步由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向新型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转变。反馈功能是问题导向法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问题来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并加以改善。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组成科研小组实施展开合作学习,通过社区服务项目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可以优化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下发现自身的学习障碍并加以克服。
3.4 关注学生解决经管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大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道德理论层面,而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专业领域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关注度非常有限,这对于帮助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快速适应岗位非常不利。基于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理念,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文献,并在课堂外给学生布置与他们就业方向和自身兴趣相结合的实践作业。这对于帮助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快速适应其新任岗位并担负起自身的岗位职责有重要意义,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复制者与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基于此,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学习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注重教学内容在课外的延伸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实时对学生的学习实践状况加以了解,并给予正确的指导。最后,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课堂教育中对学生多加引导,在课堂教育中,保证以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为主,并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管理教育改革也必将迎来新的挑战。在严峻的教育形势下,我国院校只有不断改革经济管理教学的方法并提高其现代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