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实事求是文风 写实实在在文章
2018-02-08刘洁
文/刘洁
文风,一指文章的风格,一指时下普遍形成的文章的风气。文章是什么?很简单,就是把要说的话或要表达的思想用文字写出来。写文章干什么呢?也很简单,是给人看的,其用途无非两个字:宣教,也即“文以载道”。宣,就是宣扬作者的思想或主张;教,就是教育读者使之接受作者的思想或主张。这就产生了为谁写和如何写的问题,也就产生了文章的风格问题,继而也产生了风气问题。
一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用途,文章的风格自然不同。在文章的两个用途中,后者显然是主要的,因为尽管你可以说我写文章就是想仅仅表示一下我的想法而不管别人是否回应或接受,那么不论你花费了多少心血,其结果也几乎等于零。如果你的文章既想达到宣扬你的思想或主张之目的,又要使读者全部或部分接受之,就不能不在分清对象的基础上形成确当的风格。
文章的风格并无好与不好之分,而有是否确当之辨。例如写给青少年看的就与写给成年人或老年人看的不应是同样的风格,写给机关干部看的就与写给工厂的工人同志看的不能一般无二。同样地,写悼词的风格就不能用于评价活着的人,给上级写汇报也不能用写散文的办法到处是形容和感叹词语,写文件则不同于作报告、搞讲话,等等。
既然写文章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说服看客,那么大体上都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准确、鲜明、生动。准确,说的是要让读者明白无误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而不能让人看完后找不出中心思想或需猜上半天仍不甚了了;鲜明,说的是文章要有观点,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谓的写东西要发议论,不外乎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只谈情况,不谈观点,是开材料仓库”。生动,说的是要有分析有论证,但这种分析论证不是空论或口号式的,而要举例,要见人见事。其二,要合于人们惯常的思维逻辑。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讲是从产生疑问到经过分析思考最后得出结论。那么,文章的写法就应该是首先提出问题,以使读者引起关注,然后在系统整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展开全面(正反两方面)地分析,之后引出结论。这里强调的“逐步”就是说要找到材料与你想阐述的观点间的逻辑关系,之后进行一层一层的剥笋式的说理,以使读者随着这个过程不断有“原来是这样”的共鸣,最后说“没错,就是这样”而信服于你的看法或得出与你同样的结论。这也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因此,注意了以上两点,就不难通过你写文章而使人心悦诚服地赞同你的思想或主张,这种风格即可以说是比较确当的;反之,就可能是不确当的了。或是由于你的文章缺乏准确、鲜明、生动,让人不愿看或看了开头就不耐烦,或是由于你的文章的写法不符合人之惯常思维方式与逻辑,一上来就是结论、接下来不过是拼凑一堆材料加以证明的所谓论证,则你的辛苦将付诸东流是可以想得到的。
二
文章的风气是构成文风的重要方面。如果说风格还带有作者个人的个性化印记,那么风气则不仅折射着并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时下的社会风气,而且与执政者的倡导和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就能比较地清楚了。
两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清谈时代”。浮靡轻艳,华而不实,是这个时代普遍的社会风气。门阀士族的知识分子既失去了追求功业的雄心壮志,醉心于安逸奢华的生活,但同时又要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和血统。他们当然不能借助文治武功,就力图在文化上(确切地说是力图在文章上)表现自己深厚的素养,于是创作骈体文成为一种风尚。讲究词藻、讲究用典、讲究形式,但空洞无物的文风,恰好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证。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中央集权,一方面完善了科举制度,一方面又用八股文风禁锢人们的思想。读书人要想取得功名,只能看四书五经,只能写八股文章。多少人皓首穷经,只落得范进一样的下场,这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需要,以强制手段影响风气的例证。
文风也常常和思想解放运动关系密切,甚至可以领时代风气之先。
先秦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理论思维发展迅速,哲学思想空前活跃,各派学说竞相登场,为了阐述自己的主张,必须要进行严密论证、系统分析和深入说理,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风,《论语》的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的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老子》的清远深邃;《庄子》的汪洋恣肆;《墨子》的朴实无华,等等。诸子散文成就了中国文学史、思想史的一段黄金时期,不仅是散文的第一次繁荣,也是那个时期竞争、开放的时代风尚的真实纪录。
唐代的“古文运动”是文风的一次革命。古文的复兴不仅仅是文体的变化,更是风气的革新。韩愈、柳宗元之所以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根本的一条就是他们把文体文风的改革同他们在政治上改革的主张与行为联系起来了。所以苏轼评价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原因是韩愈“道济天下之溺”,故而可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柳宗元直接参与了“永贞革新”,他提出的“文以明道”,这个“道”就是改革派的政治主张。所以“古文运动”也可以看成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运动的倡导者把他们提倡的风气直接反映在了他们的文章里,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令人神往的历史。
二十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唤醒沉睡的国度,向人民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首先从文体文风的创新开始,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一扫统治了数百年的八股文风,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风,成为那个时代新的风尚。
正是由于文风对于社会风气的这种折射乃至于产生影响的作用,所以才有文章是“不朽之盛事”、“经国之大业”之说。
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风是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风的重要体现。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延安整风,这次整风就是从整顿“三风”开始的。毛泽东同志对党八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讽和批判,同时提出要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新文风。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以他自己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翻开《毛泽东选集》,鲜明质朴的风格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满纸皆是,深刻的思想满载哲学精髓,而深入浅出的论述又让人茅塞顿开,掩卷称是。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理论,让这些理论成果变为亿万人民的实践,要靠宣传工作,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去宣传党的声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这种文风是实事求是的,讲成绩不溢美,讲缺点不文饰;这种文风是面向群众的,用质朴的语言反映人民的心声,不炒作概念,不搞文字游戏,让人民群众能看得懂,让党的方针政策能为群众理解和掌握;这种文风又是富有热情的,使我们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能够唤起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干劲。
文风反映作风。在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盛行的地方,党八股就有市场,就有人追捧,就有人效仿。比如有的文件过分追求文字,过分讲究形式,甚至每一个段落的字数都力求相等,而不管内容的轻重;总结成绩,少不了“进一步如何如何”;谈作用,肯定是“推动”、“推进”、“促进”等等。好在中国词汇丰富,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很多,否则真不知道如何表达了。有的领导干部发表讲话、作报告,哪怕只是谈本部门、本市本县的事情,也要先国际、后国内,先省外、后省内,漫无边际、不着“四六”的话讲了一大通,最后才说到自己,似乎不这样讲就没有理论高度,就没有宏观视野。这使我们想起一部电影的片断,为了免掉一名工厂车间的工段长,找了一堆理由,其中一条竟然是“不能与WTO的要求接轨”!故事虽然夸张,但却有现实的背景。这样的文风就是党风不正的表现,就是作风不正的表现。
文风不是小事情,它关系到作风、党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改进文风。所以,改进作风,端正党风,引导国风,要先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