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方法在警卫路线选择中的运用研究
2018-02-08何会锁
何会锁
(武警学院 警卫系,河北 廊坊 065000)
警卫路线选择是路线警卫工作的首要环节,事关警卫对象行车途中的安危。据统计,在1835年至2014年全世界443起政要遇刺事件中,有39%发生在路线上,所占比例最大。这些遇刺事件都直接或间接与路线选择失误有关。如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路线上遭狙击身亡、1978年意大利总理莫罗在行车途中遭绑架后遇害、1986年智利总统皮诺切特的车队遭武装伏击,等等。另外,警卫路线选择还关系着警卫车队行进时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机动车数量猛增、道路交通压力日趋增大形势下,选择一条对人民群众干扰和影响小的警卫路线,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对于如何选择警卫路线问题,当前警卫理论界和警卫工作一线还没有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笔者通过案例研究、专家咨询、总结提炼,独创性地提出了警卫路线选择的SIC方法,以期抛砖引玉,引发争鸣思考。
一、SIC方法的基本内涵
所谓SIC方法,是“安全、影响、成本”三要素评估比较方法的简称。SIC分别对应“安全”“影响”“成本”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S表示安全,是Security的首字母;I表示影响,是Influence的首字母;C表示成本,是Cost的首字母。警卫部门在对两条或多条警卫路线进行选择时,可分别对备选路线的安全系数、警卫措施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警卫成本等进行评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主要路线和备用路线。
SIC方法的三要素在警卫路线选择中的地位作用并非同等重要,须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评估比较。首先评估比较警卫路线的安全性,其次评估比较警卫措施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最后评估比较警卫成本。之所以先评估比较路线的安全性,主要是因为安全是警卫工作的首要目标。如果经过评估所有备选路线都能保证安全,则继续评估比较各条备选路线采取警卫措施对社会面干扰和影响的大小。之所以在保证安全基础上重点考虑警卫措施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主要是因为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工作路线是群众路线,警卫措施的采取必须尽可能地不影响或少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维护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如果备选路线采取的警卫措施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然后再评估比较各条备选路线达成保证安全并减小不利社会影响所付出的警卫成本,在能够保证安全和减小不利社会影响前提下,通常选择警卫成本低的路线为主要路线。如果在警卫路线安全系数比较上能够分出高低,比如有的路线不能有效地保证安全,就果断舍弃该路线;而如果都能保证安全,尽管工作难度大小不同,也要进行后续比较,即比较采取警卫措施时对社会面干扰和影响的大小。如果在社会影响方面能够分出大小,比如有的路线在采取警卫措施时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过大,就果断舍弃该路线;而如果认为社会影响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就接着比较警卫成本。警卫成本通过计算通常能比较出高低,最后,警卫路线可据此进行选择。
二、SIC方法的科学性分析
SIC方法是从大量的警卫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丰富的实践支撑的警卫路线选择方法。该方法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不仅体现了警卫工作“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遵循了警卫工作“内紧外松”的基本原则,符合中央八项规定对警卫工作提出的要求,还体现了警卫工作追求集约高效,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好的安全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科学理念[1]。
(一)SIC方法以警卫安全为先决比较条件,充分体现了警卫工作“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使路线选择牢牢建立在确保安全的基点之上
安全是警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路线警卫工作的首要环节,路线选择也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然而,在实际警卫工作中警卫部门在选择警卫路线时经常会受到“非安全”目标的影响,比如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为了展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成就,会对警卫车队行进路线提出选择建议。对此,警卫部门不能盲目听从,而是要从安全的角度对路线进行分析评估。如果能够保证安全,可以采纳,如果难以保证安全,要向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说明情况,建议选择更有利于保证安全的路线,并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因此,SIC方法以警卫安全为先决条件就抓住了警卫路线选择的命门,符合警卫工作的基本规律。
(二)SIC方法以社会影响为重要考量指标,充分体现了警卫工作方针的要求,使路线警卫工作有利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我国警卫工作的方针是,“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实行专门机关与依靠群众相结合,既要保证安全,又不脱离群众”。该方针前半部分讲的是工作方法,后半部分讲的是要达成的警卫工作目标。警卫工作方法是在长期的警卫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其与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一脉相承的。而警卫工作目标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其实质是实现安全保卫与政治保卫有机统一。在当前警卫工作中最容易对人民群众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干扰和影响的就是路线警卫工作。公安机关为了保证警卫车队行驶安全,势必会采取一定的交通管制措施,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交通的正常运行,群众对此意见较大。2012年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项规定第五条明确指出:“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其核心思想就是减少警卫工作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2]。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一条对社会面干扰和影响小的路线就成为警卫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这不仅反映了我国警卫工作独特的价值观,而且符合我国国情。
(三)SIC方法以警卫成本为重要比较因素,充分体现了警卫工作追求“集约高效”的科学精神,使路线选择更有利于警卫工作目标的达成
警卫成本是指为了确保警卫安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种投入又是受路线地形复杂程度、路程远近、途经地区敌社情、警卫基础工作情况等因素影响的。路线的地形、敌社情越复杂,路程越长,警卫基础工作越薄弱,为了保证安全所投入的警卫成本就会越高。当警卫成本高到当地公安机关难以承受时,就会对保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3]。从目前警卫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关于警卫成本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不计代价的成本观,即为了确保安全不考虑成本,警力不够全国抽调,财力不足多方保障;二是考虑代价的成本观,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警卫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科学评估每一项警卫措施采取的必要性,使每一个警力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尽可能选择基础条件好、便于采取警卫措施的路线。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主张在选择警卫路线时要概算所选路线的警卫成本,尽可能选择警卫成本低的路线。
三、SIC方法在警卫路线选择中的具体运用
如前所述,运用SIC方法,首先评估比较备选路线安全系数的高低,其次评估比较备选路线采取警卫措施对社会面干扰和影响的大小,最后计算比较备选路线采取警卫措施代价和成本的高低。
(一)评估比较备选路线的安全性
路线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路线上面临的安全风险,二是公安机关化解风险的能力,是二者矛盾运动的结果。如果路线上没有任何风险,不论公安机关化解风险的能力如何,路线都是安全的;如果路线上风险较大,而公安机关化解风险的能力很强,能够进行有效地风险化解,警卫路线也必然是安全的;如果路线上有一定的风险,而公安机关化解风险的能力又较弱,那么路线安全就得不到有效保证。因此,评估路线的安全性需要对以上两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其中,路线上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敌情、地形、路况、交通流量、天候、社情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首先要对敌情进行分析判断,而对敌情进行分析判断通常根据警卫对象的安全威胁、当地社会治安状况和对敌斗争与反恐怖斗争形势进行,需要搜集掌握威胁警卫对象安全的深层次情报信息,进行科学研判,得出敌情判断结论。其次,分析备选路线的地形、路况、交通流量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地形复杂容易被敌利用,比如:路线高低起伏、两侧制高点、高密植被较多容易遭敌伏击;桥梁涵洞多容易被敌利用采取预设爆炸物袭击方式进行阴谋暗害;路况差、车流量大不仅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且易遭敌驾车冲撞。反之,如果路线地势平坦、两侧便于通视、路况良好、车流量小且有封闭隔离设施,则便于观察与防护,有利于保证警卫车队安全。再次,分析天候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尤其是评估分析雨、雪、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最后,分析路线所经区域的社情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状况、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情况以及其他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等,比如附近村镇社区有无涉恐涉暴、群体性上访事件等情况。化解行车路线风险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情,即沿线公安机关及参与警卫执勤的有关力量的战斗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沿线公安机关执行路线警卫任务的经验是否丰富;二是警卫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对路线及其两侧有关情况是否掌握,有无常备警卫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突预案等;三是警卫技战术训练水平如何,是否具备警卫防控和应急处突能力;等等。
通过对以上矛盾运动的两方面因素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可得出备选路线的安全系数。如果备选路线在安全性比较方面能够分出高低,需要优先选择有利于保证安全的路线。如果备选路线都能保证安全,就需要比较采取路线警卫措施对社会面干扰和影响的大小,在保证安全基础上优先选择对社会面影响小的路线。
(二)评估比较备选路线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
路线警卫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主要取决于道路交通流量的大小和公安机关管控措施的科学性,是二者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当道路交通流量较大时,公安机关采取管控措施就会对社会交通产生较大影响,而当道路交通流量较小时,采取管控措施则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相对会小。另一方面,如果管控措施科学,即使道路交通流量较大,也能有效地减小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比如,提前下发通告分流社会车辆可避免拥堵,在车队行进过程中采用智能交通管控技术和滚动管制等方法可减小对社会交通的影响等。反之,如果管控措施不科学,即使交通流量不大,也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在评估比较备选路线对社会面的干扰和影响时需要考虑以上两方面因素。其中,交通流量可以通过测算得出数据,容易比较,管控措施的科学性主要由属地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能力和警卫执勤经验等因素决定[4]。如果备选路线在社会影响方面能分出大小,需要选择对社会面干扰和影响小的路线。如果备选路线在社会面影响方面难分高低,就需要比较采取管控措施的警卫成本。
(三)计算备选路线的警卫成本
警卫成本主要是指公安警卫部门及参与警卫执勤的有关力量为了确保警卫安全,在执勤准备和勤务组织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人力包括公安警卫部队、公安机关有关警种、武警、军队、政府有关部门力量、安保志愿者等;物力主要指执勤所需要的装备器材、警用设施、武器装备,如防爆安检装备器材、警卫通信装备器材、阻车防撞器材以及道路隔离设施等等;财力主要是指警卫任务所需的各项经费投入,既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人吃马喂”,也包括各项装备器材购买、租用、维护等经费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三者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关系:通常情况下,人力投入越大,相应的经费保障越大;物力投入与经费保障也成正比关系;而物力投入与人力投入在某种程度上成反比关系,比如道路基础设施好、警卫装备器材性能优良、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有利于减少路线警卫工作中的人力投入。计算警卫成本既要考虑任务准备阶段的投入(如基础工作、人员培训等投入),也要考虑任务执行阶段的投入,还要考虑一次投入长远受益情形(如警卫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器材建设投入等)。通过对上述投入进行客观评估比较,做出科学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见,SIC方法是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SIC方法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SIC方法运用流程图
四、结束语
SIC方法中S、I、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只有保证了安全,才能考虑影响;只有减小了社会影响,才能考虑成本;没有安全,考虑社会影响和成本都没有意义。SIC方法亦称之为“两评一算”法,即评安全、评影响、算成本。在实际运用SIC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需要收集掌握情报信息,主要包括我情、地形、敌情、天候、社情等,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意识。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其次,要按流程评估比较直至做出选择。由于在掌握情报信息和评估比较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且也可能出现备选路线在安全性、影响性和警卫成本方面难分高下的情形,此时就需要警卫指挥员根据知识、能力和经验做出判断和选择。SIC方法不仅适用于对多条警卫路线进行评估比较分析,而且适用于对单条警卫路线进行分析,以确保安全,减小影响,降低成本,使路线警卫工作更为科学。
[1] 王树友,谢明刚.警卫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
[2] 何会锁.中央八项规定给警卫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武警学院学报,2014,30(7):22-24.
[3] 王树友.警卫指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 王树友.警卫参谋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