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

2018-02-07苏静

卷宗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特色发展

摘 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依据,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角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以及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国应积极面对并解决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且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哲学思考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

1.1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失衡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我国在社保、医疗、教育的等方面的开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严重失衡,虽然从数字上看人民群众的收入在提高,但由于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医疗设施落后,教育投入占比小,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善,人民的利益没有达到最大化,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1.2 贫富差距问题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承认了其他劳动模式的合法性,居民的劳动收入不平衡,因此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

1.3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主要是指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究其根本,这是一个就业方向、居住地域和身份的问题,但三者问题不同,但一定要综合考虑。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大,而“三农”问题又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因此三农问题一定要积极解决。农业问题,主要指产业化的问题。农村问题,突出的就是户籍制度方面的问题。农民问题,可以分为农民文化素质和减负等两个方面的问题。

1.4 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国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我国人口众多,就业人员多。由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开始表现出来;就业机制有待改进;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1.5 教育、医疗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分派存在不公平或不公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1.诊疗行为不规范,滥检查、大处方、开贵药、收红包、开单提成的现象屡禁不止。2. 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3.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缓慢。4.农民群众看病难。

1.6 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存在六大挑战:1、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2、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采,导致资源与能源短缺;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许多物种濒临灭绝;4、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挑战;5、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很难实现共同富裕。

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早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加强文化教育、科技教育、信息教育、力争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科技强国、文化大国。加重教育投入的占比,努力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次,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我们深刻地把握国际国内的形势和发展,积极地抓住挑战和机遇并勇敢地卷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去,有力地应对来自各种国际环境的挑战。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国际发展走向,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但是,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我们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最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物质力量。

3 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策略的哲学思考

3.1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公平公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坚持公平正义。我们要用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努力形成合理的利益调节和整合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公平正义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确立“以人为本”观念,并且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对权力的维护和实现是公平正义有力途径,监督力度的强弱将决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等先进文化的引领为公平正义提供精神支持,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先进的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孕育,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共同价值取向。

3.2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也就是增强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积极、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创造力。使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和充分发挥,任务还很艰巨,需要从多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要注意解决好社会公平的问题;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活力的氛围。

3.3 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加强社会的稳定。一个社会稳定有序,其成员必然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能和谐相处。人民群众才能安居樂业,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国民素质,才能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结语

要想把我国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以重视并积极解决,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人民出版社,1987.28.

[2]普布次仁. 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07(4).

[3]林致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4).

作者简介

苏静(1992-),女,汉族,河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生在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特色发展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的特色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