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2-07丘惠玲

卷宗 2018年1期

丘惠玲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天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去点拨、激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化学;创新思维;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初中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化学教育又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创造天赋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1 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创设课堂创新氛围

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展现自己的创新才能。

1.1 转换角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课堂上关注的不再是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学生学得是否有趣,是否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学习。

例如:在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这一节时,我预先通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厨房、小吃店、工厂进行调查,同时利用电脑上网,查找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组成、价格及用途等,做好记录并带到课堂,让学生讨论交流。这种充满和谐、民主气氛的课堂,让我看到了学生跃跃欲试的表情和动作,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师生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1.2 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注入创新的内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启动学生求知的内动力。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例如在讲《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节时,我先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科的兴趣。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我常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该节知识有关,并且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的问题或现象作为悬念,让学生去分析、去找“为什么”。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例如:在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时,我应用多媒体演示叠加法,对氢原子、氧原子结构进行描述,直观地显示原子的微观结构,从而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又如:由于分子很小,学生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我在教室里洒上一些香水,当学生都闻到了香水的气味时,我告诉学生这是香精分子运动的结果,接着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分子?分子有什么特点?”这样,以知促情激发探究,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联想和创新。

2 鼓励质疑,打破创新神秘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破除将创造性思维神秘化的思想。

2.1 破除學生对教材的依赖和迷信,鼓励质疑

权威不是绝对的,不能对前人的所有结论都全盘接受,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小心扶植学生创新的萌芽。

例如:在讲《铁的冶炼、合金》一节时,教材中CO还原Fe2O3的实验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将它点燃。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此法的不足,然后提问:有没有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CO不损耗的处理方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其中之一是将除去了CO2的CO用导管重新通入玻璃管中去还原Fe2O3,将CO循环利用。此法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我适时表扬了该生,肯定了他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演示“Fe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有几位同学意外发现在铁片表面有一些气泡,并大胆地将这一发现说了出来。此时全班同学哗然,认为他们观察不仔细、瞎讲。我一方面引导学生继续实验观察,另一方面鼓励有相同发现的同学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要求他们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课后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实验中的异常现象是由于CuSO4溶液与H2O反应产生了少量H2SO4所致。

此外,我有时给学生做“标准答案”时,对某题答案故意写错或故意出现漏洞,当细心的同学发现或提出时,我就大加表扬,借题发挥,鼓励和支持学生对教材或教师的讲课进行“挑刺”,以此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和兴趣。

2.2 结合课本化学史,打破创新神秘感

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进行创新思维。如:在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空气的发展史;学习《化学与能源》一节H2的制法时,介绍16世纪中叶和17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H2的方法。这样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论,还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解开了创新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对创新有了初步的认识。

3 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创新,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课堂上我大胆地让学生做演示实验。例如: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时,我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设计测定方案。开始学生只是积极讨论,不敢一试,但在老师的鼓励和点拨下,有同学上台实验了。实验测定的结果各不相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有的不足。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出测不准的原因。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用木炭或硫代替磷,行吗?为什么?这时举手要求实验的学生争先恐后。在老师引导下的实验设计,激发了学生探索兴趣,部分学生还询问哪里有买实验仪器?能否在家里做实验?从学生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上,我尝到了创新教学的甜头。这种由学生演示、评议,学生当主角,老师当配角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endprint

3.2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性

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例如:在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1)CO2直接通入水中(探究指示剂的用法);(2)CO2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3)少量CO2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石灰水中(兴趣实验);(4)少量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5)足量CO2通入石灰水中(激发学生探究)。通过上述实验,不仅使学生学会了CO2的化学性质,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因而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从而更好地拓展學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4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以问题为发散点,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的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拓展。

例如:在复习物质的鉴别与检验的有关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鉴别蒸馏水和饱和纯碱溶液?问题一出来,学生马上想到了加盐酸或石灰水来鉴别。这时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如果没有盐酸或石灰水,你能不能想办法鉴别出来?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多种新颖独特的方法。如:测导电性法;用蒸发皿蒸干法;加纯碱溶解法;取相同体积测其质量法等。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想出了多种方法,而且每种方法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在求异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5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此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法如下:①精选科普读物和化学杂志,组织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②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如表演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变色的纸花》等;③开展调查活动,进行环境监测实验。我校内有两口水塘,水塘上游是水泥厂,线路板厂,造成了塘水的污染,我定期让学生自己观察水质变化、藻类生长情况,了解水污染知识,然后给大家作报告,并把体会写下来,做成环保小论文;④联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活动。例如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一节中有关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时,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塔牌水泥厂进行参观,学生见到工厂附近的树木枯黄,以此事实说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物繁衍的严重影响。又如学习《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这一节时,可组织学生到水泥厂参观访问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了解。

6 教师要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坚信每位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教学。

2、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取得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3、教师要拥有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参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的。

4、教师要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化学课。如果一个教师肚子里只有薄薄的几本教科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成为一句空话。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去点拨、激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要我们永做创新之人,就能用“教”的创新火种引燃“学”的创新火焰,从而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化学:《教师教学用书》。

[2]刘汉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南方论刊。

[3]陆明娥 覃金文著:《浅谈化学创新教育模式》。大众科技,2006年第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