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2-07董兴武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道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而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综合發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所具备的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逻辑性、系统性及抽象性比较强,而小学数学教学对象为小学生,虽然其具有较强好奇心,然而想象力及理解力仍旧比较差,所以,在当前小学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矛盾存在,即学生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这一矛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比较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学生好奇心较强这一特点进行运用。在学生具有较强好奇心基础上,则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便能够产生较浓厚兴趣,具备较强学习兴趣基础上,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可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可使实际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另外,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数学水平比较差的学生可提升自身水平,并且能够使其自信心得以增强,可更好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可使良好学习习惯得以形成;对于数学水平比较差的学生,通过培养其学习兴趣,可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发展,从而使其数学水平及能力得以更好提升,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一、 强化教师新课程改革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为了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笔者建议,应当强化数学教师新课程改革观念,使数学教师在校园内部引导教学改革之风,在观念上摒除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尝试不同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发扬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作用,从而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以有效的改革氛围潜移默化部分教师落后的教学思想,从而为提高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奠基。具体的实践做法,笔者认为,可以在小学各年级组织开展数学教学研讨大会,重点探讨如何有效渗透新课程理念于小学数学实践,力求优化实践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自身更应当积极学习和精心研读新课程理论,在不断地尝试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经验。
二、 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因素,培养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课堂教学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教学,变“苦学”为“乐学”。小学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丰富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为教学服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新课改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将教学内容融入一个个情境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故事等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观察、想象,寓教学于娱乐之中,使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学习兴趣不断增强。
三、 组织小组合作教学,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新课程改革中曾明确提出,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在合作学习中看到他人的学习优势,进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互补,促进数学能力共同提高。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理解困难、解题复杂等特点,因此,当小学生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获得有效的突破时,他们也急需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决学习的困境,因此,在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不可或缺。
比如,教师在教学有关“分数”的相关知识时,为了便于小学生理解何谓等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数的意义,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蛋糕模型,然后让小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如何分出二分之一、三分之二,从而在满足小学生动手实践需要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理解分数的相关意义,如此,教师再向学生细问“那么分数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具体体现呢?”学生便不难再回答出教师的问题了,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 尝试教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调动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源动力。幼年时期的学生,其在主观思想和行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热爱,多动的他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似乎片刻不得安宁,如此,小学生均“各自为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又如何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数学教师不如顺从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尝试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游戏教学,从而让更多的小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氛围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知识时,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游戏。如给学生若干个等体积的正方体,让小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哪位同学能够摆放出最多的样式,从而让学生理解无论如何摆放,只要等体积的正方体个数不变,那么最终被摆放出来的立体图形体积也是不变的,此种游戏教学方式,一则增强了小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二则,对于开发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智力也是具有重要帮助的。
五、 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重的心里,在课堂中可以发动学生动手实践或亲身制作简单学具等活动,引导学生思维走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例如:在学具制作过程中,可以实施分组制作,每组设定任务目标,并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实例作为参考,允许学生在制作上拓展思维,利用制作出来的学具画出各种图形。通过实践操作活跃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制作的乐趣,同时,它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通过自身的探索后获得成功,体验到参与之乐。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改变传统单一、机械的教学面貌,我们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强化教师新课程改革观念,奠定思想基础;组织小组合作教学,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尝试教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参与度;合理布置数学作业,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进而凸显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在数学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小玲.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8).
[2] 陈菊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17).
[3] 武玉桂.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若干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6(9).
作者简介:董兴武,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丰乐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