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华兹华斯露西组诗中自然与人

2018-02-07葛朱盛刘继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华兹华斯生态批评

葛朱盛 刘继华

摘 要:生态批评在20世纪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理论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事实上,早在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欲望越来越强烈之际,就有许多文学家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被誉为湖畔派诗人,他的诗歌中体现了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崇拜。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剖析组诗中体现的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强烈批评以及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关键词:生态批评 华兹华斯 露西组诗

一、引言

在19、20世纪,由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蒙蔽了大众的眼睛,人们没有注意更没有重视到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废气、污水和工业垃圾正在产生。环境污染使人类丧失美好的生活家园,甚至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许多严重的威胁。生态批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带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意,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开始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主义为指导思想,反映、考察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学,它凸显生态危机意识,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进而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愿景(刘建军,2000)。华兹华斯的诗歌对人类大量掠夺、破坏自然的行为作出了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性扭曲的担忧和对人类非理性行为的批判。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些思想。

二、对大自然的热爱

華兹华斯出生于英国的坎伯兰郡,该地属于英格兰的西北部,是当地著名的湖区,风光十分秀美。华兹华斯从小就与自然有着亲密的联系,童年时代的华兹华斯陶醉于湖区的美景,心灵备受大自然的爱抚、训诫和引导,丝毫不曾偏离过大自然的轨道。他同小鸟对歌,他与野草对话,他和大地拥抱,他到大自然中寻找安慰。在他眼中,人和自然都具有高贵的灵魂,都是值得尊敬的,这种真挚的情感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李旭,2006)。

长大之后,华兹华斯周游各处,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接触中,感觉自己能够与之达成灵魂的沟通,能够与之进行无声的对话(匡兴,2010)。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物,诗人经常借助自然形象来表达一种精神,传达一种想法。在露西组诗中,华兹华斯就利用露西这个朴实无华的小女孩来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华兹华斯用朴实简单的语言描述了许多自然美景,有在天上荧荧闪闪独一无二的星光,有在屋顶边上徐徐坠落的月亮,还有安恬静谧的无言木石以及飘逸在乡间的芳香气息。

在露西组诗的《她住在达夫河源头近旁》中,华兹华斯将露西描写为一个乡下女孩,她住在人烟稀少的达夫河源头旁,这个平凡的女孩,就像无人关心的乡村一样,没有多少人留意。正如空气、阳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人类在失去之前并不会在意,大自然的美好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在《我曾在陌生人间作客》中,他认为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这篇短诗中的“你”既是露西,又是英格兰,对于居住在英国的华兹华斯本人来说,对英格兰的赞颂眷恋都是其对大自然深厚的爱,也意味着英格兰这片土地是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源泉。在1799年创作的《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中,露西变成了一位容光焕发的情人,但同时也是一位令诗人痴迷糊涂,怕她死去的姑娘。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利用六月玫瑰的颜色来形容露西,用造化所赐的珍品来比喻露西,露西其实就是大自然的美的化身,六月的玫瑰凸显出了大自然美得惊艳。在西方人的眼里,所有的东西包括自然万物都是上帝的恩赐。诗人害怕“万一露西会死掉”,自然于他来说,是他心灵的慰藉,是他存在的地方,他害怕人类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对于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剥削最终会使人类尽失希望。但华兹华斯又对大自然心存一丝希望,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促使他写出一篇篇诗歌来呼吁人们爱护自然,有意识地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做出一份努力。

三、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强烈批评

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迅猛发展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工业污染给大自然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工业废水开始进入清澈的河流,煤炭的广泛使用排放出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原本清新的空气变得浑浊呛鼻。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经济利益和方便生活的同时,人们也在毫无顾忌地掠夺大自然的财富,使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诗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隐居山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诗歌来对人类破坏大自然进行强烈的批评,提醒世人应该对自然心存敬畏,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露西组诗中的一首《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写道:“我心爱的人儿摇着纺车,坐在英国的炉旁”。纺织机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华兹华斯在诗中点出纺织机,说明了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关注,他对英格兰和对露西的热爱密不可分,深深地映射在这首诗歌中。而露西也是死在英格兰的故土上,露西作为华兹华斯诗中大自然的代表,最终死在英格兰的手上。作者委婉而强烈地批评了英国人毫不顾忌开发可能产生的无法想象的后果。露西的死亡,也就是大自然的“报复”。

在《露西组诗》的《三年里晴晴雨雨,她长大》中,华兹华斯直接点出一位叫做“自然”的人物,她想要将露西这个小姑娘收回作为自己的女伴。露西在这首诗歌中被 “自然”形容成美艳的娇花、亭亭玉立的少女,与之前的乡村少女不同,是非常可贵的存在,“自然”也认为露西会在草地山头嬉戏,在美妙的溪水边回旋跳舞,可最终露西还是死了,离开了“我”,留下的是一片沉寂,再也没有欢乐。“自然”把露西带走之后,剩下一片荒原,自然造就了露西,最终也将露西收回,同样,自然造就人类,而人类所有不节制的索取都会被自然毁灭和收回。正如“自然”所说,露西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那么露西死亡意味着自然也即将消逝。在华兹华斯的眼中,露西代表着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或许露西正是人类不知疲倦地开发的各类自然资源,露西死亡代表自然的资源渐渐被人类消耗殆尽,人类也即将受到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endprint

在露西组诗的《她住在达夫河源头近旁》《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我有过奇异的心血来潮》《三年里晴晴雨雨,她长大》和《昔日,我没有人间的忧惧》五首诗中,露西都是以死亡的结局来告诫人类。如果露西的意象真如我所言,是自然的一部分化身,那么,人们还是不珍惜与保护自然的话,总有一日,大自然会跟露西一样消失。华兹华斯对人类无节制的开发索取大自然的一切的批评,通过描写露西的诗歌得到了非常深刻的表达。

四、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工业革命为英国人带来无法计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大自然造成了沉重的不可挽回的影响,破坏了人与自然长久以来建立的和谐关系,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与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密切联系的。自然与人是统一的,和谐的,人可以从自然中获得愉悦,但是自然提供的愉悦并不仅仅是为人类掠夺的欲望而存在。在这种认识下,人类占有自然、控制自然的观点和行为就显得荒谬并且可悲了(Paul Sherman,1992)。華兹华斯对大自然的热爱促使其不断为自然发声,希望人类能够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他发现不但自然环境遭到了工业生产的破坏,人们的灵魂似乎也被机器大生产改造成为了机械式的、缺乏活力的空壳(杏红,2007)。将露西比作隐约的紫罗兰,在长满青苔的岩石边上,露西无疑是人类的代表,岩石则是大自然的象征。紫罗兰依附着岩石,正如人类依赖着自然。华兹华斯还描写了死后的露西,整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着地球旋转运行。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的露西,都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大量露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谴责了城市工业对大自然的破坏,引领人们走进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表达了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

五、结语

如果把知识比作一棵树的话,我们该知道被划分开的事物之间还是彼此联系的。我们也该知道,如果只注意区别而忽视联系,那无异于是在毁坏这棵树(查尔斯,2015)。华兹华斯深信人与自然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其诗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强烈批判以及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与物质环境关系的文学批评,采用的是以地球中心的研究方法(查尔斯,2015)。在华兹华斯的年代并没有生态批评这一说法,他只是将自己心中所想所念用诗歌表达出来,是早期生态主义的萌芽。深入我们头脑的自然观念原本是浪漫主义话语的一部分以及对肆无忌惮的机器与工业系统对所有自然的东西的入侵和破坏的批判(查尔斯,1998)。对于现代这个发展迅速、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时刻,我们应该注意到大自然即生态的重要性,明白发展与环境的紧密联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具有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这一点的重要性,早在二百年前的华兹华斯的作品中得到了诗意的阐发。

注释

① 本文所引用《露西组诗》翻译均为杨德豫版本.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20世纪西方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0

[2] 李旭.论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意识[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2(6):38-41.

[3] 匡兴.外国文学史(西方卷)[M].北大师范出版社,2010.

[4] Paul Sherman.For Love of the World:Essays on Nature Writers[D].University of Iowa Press.1992.

[5] 杏红.从生态批评理论谈华兹华斯的诗歌[J].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9):65-66.

[6] 查尔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90.

[7] (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华兹华斯生态批评
自深深处
诗人是对人类说话的人
An Analysis on William Wordsworth’s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冰与火
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略论生态批评的三大基本理论
解读《白鲸》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对抗
读者的不同思维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自然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