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分寸
2018-02-07□吴语
□ 吴 语
词典上说, “分寸”是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标准或限度,是尺和法的意思。从哲学上讲, “分寸”是质和量的关系,说的是在界限里,量的增减不会引起质的改变,但如果超过界限的量的增减,就会引发质的变化。把握分寸,就要求我们说话办事“恰到好处而不过”。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分寸,都要讲分寸,为人处事更要把握分寸。有这样一个笑话,说一个愚人赴宴,抱怨菜淡无味,主人赶紧加了点盐,愚人再吃便觉得味美无比。愚人心想原来菜放盐才有味,那多放些盐,菜味不是更美。于是愚人干脆将一勺盐放进嘴里,结果弄得自己又难受又狼狈。
把握分寸,就是要把握好火候。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治理国家 “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烹小鲜”,最讲究拿捏分寸、掌握火候,操之过急则夹生,松松拖拖则糊锅。重庆谈判中,蒋介石问毛泽东“对政府有哪些具体意见? ”毛主席把八项原则性意见和盘托出。蒋说“润之先生, 十几年不见,你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毛主席笑着说: “二十几年不见,委员长还是老脾气。如果委员长不肯让步,那我们就失去了谈判的基础。”蒋说:“你不要强迫我,要是想推翻国民政府,可以回去带兵来打。”毛主席不动声色: “我现在是打不过你的,我这次来是真心求和,不然我就不从延安跑到重庆来了。”蒋只得说:“当然,和为贵。”毛主席说:“具体问题还是由周恩来他们和委员长的代表慢慢谈吧,如何? ”蒋只有答应了。可以说,《双十协定》的签订是毛主席把握火候、掌握分寸的杰作。
把握分寸,就是要把握好尺度。列宁说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步——看来仿佛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会变成错误。”分寸本身就是尺度,缺一分少一寸,达不到目的;增一分多一寸同样失败,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得到理想效果。南朝名医陶弘景认为,巴豆最能泻人,是一种泻药。李时珍经过试验后,认为巴豆计量用得重可引起严重腹泻,但如果剂量合适,可以治疗腹泻。正是因为他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掌握好剂量的尺度,才能将原来会引起腹泻的巴豆,成为治疗腹泻的良药。
把握分寸,要视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千篇一律。事物性质不一样、交情深浅不一样、学识水平不一样、岗位身份不一样,分寸的程度也不一样。文者认为,荀子《劝说》篇中说“人们交谈,有问有答。不问而告,谓之傲慢;问一告二,谓之多嘴”不能作为把握说话分寸的口诀。因为,如果交情深,情同手足,就可无话不说。不问不答,岂不无趣。同理,老朋友可以促膝谈心,新朋友谈话就要慎重些;平时讲话可稍随意些,重要场合关键之时讲话就要慎重些;同事间交流可随意些,上下级讲话就要慎重些。有一位高级工程师陈某,专业能力强,品德也好,苦于无人推荐,一直在厂里当普通技术员。陈某的一位朋友佩服他的专业水平,向主管局领导推荐了他,领导很高兴,说正缺这样的人才。可惜,在局长找他谈话时,陈某整整用了4小时,把自己从中学到现在的情况都倾述了一遍,想表现自己是千里马而没碰上伯乐。结果可想而知,陈某高就不成。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什么事情都做成“恰到好处不为过”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困难放任自流,不去把握。能不能把握好分寸是水平问题,主动不主动去把握分寸是素质问题。分析许多把握不好分寸的案例,究其原因,有的是眼界狭窄,一叶障目;有的是情感骚扰,言行失绳;有的是利害乱神、得失之侵。所以准确把握分寸,仅有良好的愿望不够,也不单是方法问题,相比而言,一个人的修养、品格更为重要。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把握分寸,必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人的一生不是算来的,而是品德积来的;人的一生不是求来的,而是持续不断修来的。品德越高、修养越深,分寸就把握得越好,就会越来越清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就会越来越明白,什么是要反对的,什么是要支持的,要支持到什么程度;就会越来越通晓,什么样的处事方法不对,什么样的处事方法对,事情要处理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是非观念和自控能力,在政治上把握住方向,在情感上把握住原则,在言行上把握住尺度,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
分寸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分寸是人的天分和修养在内心的积淀而形成的对人和事物的合理认识程度,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摸索出规律来。要把握好分寸,须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