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既要注重支付方式更要注重支付制度建设

2018-02-07

中国医疗保险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种筹资基金

在当前医疗服务体系自身改革不顺畅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疾病慢性化、医疗资源配置扭曲等因素,加剧医疗费用快速增涨,医改各方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置于医改的核心,寄希望于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来控制医疗费用,进而撬动医疗领域的变革。然而,医保支付方式只是“术”,是调节基金支出水平的流量阀,医保支付制度才是“道”,是控制基金支出水平的总闸门。要明确,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有其局限性,按病种付费也不例外。不能过分夸大其在医保支付改革的作用,更不能以偏概全忽视医保支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近些年,出现的一味强调提高医保支付待遇和对公立医院改革成本补偿的不当决策,导致医保基金支出项目繁多、范围模糊,不但造成按病种付费基金预算总额捉襟见肘,更导致管理方和服务方思想上的混乱。要想彻底改变现有的局面就要回到医保支付制度建设的源头上来。

一是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基金管理总则。医保支付的重要环节是收入在先、支付在后,要重视缴费基数的真实核定、全面提高征缴率、建立筹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避免医保基金在收入环节就亏,一切无视筹资机制的倾向,一味强调支付方式,最终都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

二是明晰“三项目录”是医疗成本控制的真正核心。药品使用范围的科学限定、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成本的合理确定、一次性医用耗材的规范管理才能解决管理目标实现的背后隐藏着的患者看病依然贵的现实。

作为管理者,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具体的医保付费方式,更要在支付制度建设的完整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只有坚守量力而行的底线、明确范围和标准,才能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才能发挥对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和制约作用,才能有效抑制价格虚高和过度治疗,从而使参保患者获得性价比较高的医疗服务。

猜你喜欢

病种筹资基金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