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的“底线”是什么?
2018-02-07林鸣
文 林鸣
造假就是犯罪,“从业者”当然是犯罪嫌疑人。有人问:这伙人也有自己产品标准和道德底线吗?好像还真有。我听说,一个藏在乡下的食品造假窝点被查获,造假分子居然对执法人员这样表白:“说老实话,俺们也是有‘标准”的——就是吃不死人。”为证实所言不谬,他把自己老婆抬出来。的确,那个婆娘在添放吊白块时嘱咐过小伙计:“少放一点,还有娃娃吃呢。”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标准”。有人评价道,就凭这条“标准”,他们多少还有点儿“人味儿”。
不乐观地讲,当下造假售假如同“甲型流感”一样,已成为全球通病,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均不能幸免。为了保护品牌,稳定产品质量,大到飞船列车,小到食品日用品,有关部门制定出诸多法规和标准,它们就像空气一样制约着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方方面面。然而,面对贪心和阴谋,法规和标准并不是万能的。我们的社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每天涌现的大量新产品,都在冲撞和考验着市场监管的大门。从现象上看,监管标准面临的尴尬是永远滞后,永远存在疏漏,永远不够用。那么,假如发现标准存有漏洞,是坚守“不逾矩”的良知底线?还是抓紧时机钻空子?这是考验每个厂商的关键。我们注意到:某些厂商常常一边假装埋怨相关部门动作迟缓,一边加速闯关甚至带头破坏规则。他们没有想到:闯关得逞之际,正是良知丧失之时。要知道,一个连“底线”都不管不顾的企业,迟早会在竞争之路上“抛锚”。何谓底线?应当说是一种事物的最低极限,用来确定事物性质。即此事物非彼事物,超越一寸,性质全变。这么说吧,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道德是保卫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素以礼仪闻名于世,有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古代经济虽不发达,但也有其“标准”,只不过相当粗糙,通常就是那么几句箴言。比方“童叟无欺”和“指天盟誓”等等。前些年我到南方旅行时,看到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保留着古朴民风。小孩子去小卖部买糖,店主不在时,孩子会自动把钱放在那儿,再取走自己的那份糖果。曾经读过一条旧闻,令人感慨。当年琉璃厂文古斋的掌柜为某大人物祝寿,送的是仿故宫的一对乾隆官窑黄地青花九龙瓶。为了做好这件礼品,店里不仅派人去故宫摹绘,还特意在景德镇秘密烧制。瓶的胎质、釉色、绘工甚至手头(重量)都与原件一模一样,任谁也看不出来。只不过烧制的工匠在款名的字上,故意短了一毫米。对这一毫米,掌柜郑重解释:“一定得作假的时候,要留有破绽,已示敬畏。”
产品造假屡禁不止,甚至有专业化、职业化倾向,如何判定造假并精准打击?近日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召开《职业造假评定指南》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讨论会。据了解,该团体标准将对企业造假行为的规模、专业化程度、危害程度等进行等级评定,通过强化造假企业的市场负面声誉评价机制,有效打击和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职业造假评定标准》通过整合社会各界的相关评价信息,包括投诉举报信息、司法诉讼信息、企业信用信息等信息资源,对企业违法行为的规模、专业化程度、违法失信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程度等进行等级评定,将制假者分级成“一般职业造假”、“严重职业造假”、“重大职业造假”、“特大职业造假”等四个等级,为社会各界开展打假和引导消费提供决策参考。可以说,此举不仅为造假者定罪提供依据,更是清晰地划出了做人的底线。
多年来,我一直被一句话感动着:“中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好的消费者。”但是,他们不应该是最好糊弄的消费者。前面讲过,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再精细的标准,再严厉的打假举措,也无法覆盖和含括所有领域,监督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处角落、每一个人,要想彻底根除市场弊端,只有拜托天下厂商和每一位职工:必须在心中将道德底线视为雷池、界河和高压线,时时自警,绝不逾越。无论是对文物高仿的敬畏,还是某些造假者的良心发现,都说明一个道理:倘若失去道德的约束和底线,那就是丧尽天良,连“人”都算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