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方氍毹演 悲欢

2018-02-07姚永栋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剧场戏曲戏剧

文/姚永栋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戏曲者,以歌舞演故事也,其渊源于秦汉之俳优百戏,繁荣于元明之杂剧传奇,鼎盛于清末民初之京昆皮黄,与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据年前文化部门普查结果,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地方戏曲共有348个剧种,如越、川、豫、评、黄梅戏等,可谓品种繁多,精彩纷呈。目前已有昆、粤、藏、京等剧种,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看戏是老百姓的公共娱乐,数百年来,但凡婚丧喜事、农闲节庆,看戏便是众人最好的活动,无论乡绅里儒,抑或村民野夫,都能从中获得生活乐趣和审美享受。当开场锣鼓响过,但听得幕后莺啼般地柔柔一啭,一袭青衣飘然而出,旋即便于氍毹之上,舞之蹈之,歌兮吟兮。夜未央,曲未了,道不尽才子佳人之风花雪月,唱不完天上人间之悲欢离合。虽说那三尺水袖甩出的是嗔怒哀怨,幽咽声韵诉说的是世态炎凉,然于琴笛悠扬中,莲步轻移的身段衬以意象简洁的舞美,呈现的却是一种唯美灵动之情境。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珠簪翠钿,兰指纤纤,一把折扇,半遮粉颊,悄然间露出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秋波直飘进看戏人的心里去。沉浸于这声色之中,能不为委婉清亮的昆腔京韵而心醉动怀么?能不对袅袅轻烟般的如梦青衣而叹为观止么?此情此景,直教人恍惚了台上台下,戏里戏外,诸如现世里的一些苟且与琐碎,亦于这一刻得以超脱了。

戏曲的魅力来自生、旦、净、丑等角儿们的唱、念、做、打之功夫绝技,而唱念之美尚得益于剧本文词之生动典雅。名家妙笔之下,自成锦绣文章,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明汤显祖的《牡丹亭》,均为我国戏曲文学的传世之作,其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乃驰誉数百年的名句名段,其熔铸诗情画意,华美而隽永,个中悲秋惜春所寄寓的离愁别恨,由今日之崔莺莺、杜丽娘款款唱来,犹声情绵邈,不绝如缕,使人陡生沧桑幻化、古今同心之感慨。

戏曲是一门舞台艺术,剧场则是重要载体。然旧时之民间草台班多演无定所,其浪迹于江湖码头、山村乡野,搭台于谷场、庙会、茶馆,但得一格空间、一方氍毹,便能丝竹讴歌,敷衍故事。宋元时期,亦曾出现过杂剧伎艺集中演出的场所,即勾栏瓦肆,似为城市剧场之雏形。岁月嬗变,如今剧场已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设施,日常戏曲表演亦基本定格于此。上海曾于2014年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了《上海市剧场管理标准》和《上海市剧场服务标准》,旨在营造舒适安全的娱乐环境和美好愉悦的消费体验,以吸引更多的人走出宅所,走进剧场,共襄中国戏曲艺术之繁荣。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戏曲百花园里,牡丹争放、杜鹃啼红、荼蘼醉软,正一派美不胜收之景象。君若偷闲,可缓步游矣。且看且欣赏,边走边采撷,总莫要虚抛了这大好韶光才好啊!

猜你喜欢

剧场戏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欢乐剧场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戏剧类
论《日出》的剧场性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