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不动产登记实现“只跑一次”
2018-02-07李玉祥
●李玉祥
山东省昌邑市着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试点为契机,逐步构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运行机制,变“群众窗口间来回跑”为“数据部门间网上走”,切实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一、集成服务,打造“一趟腿”便捷模式
一是设立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分中心,整合国土局、住建局、国税局、地税局、银行等部门(单位)部分或全部窗口统一进驻并集中办公,设立集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于一体的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了交易、缴税、登记事项一次排队、一套材料、一轮初审、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五个一”工作模式。二是对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系统进行调整升级,以增量数据的形式实时共享,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不动产与地税、房管数据无缝衔接,减少不动产登记信息的重复采集工作。三是改革之前的串联办理模式,可以提前预约,无需等待,实现房屋交易、税收缴纳和不动产登记全流程“20分钟受理”,审批时限提速90%。
二、重塑流程,实行“极简化”材料申报
一是统一要件目录。对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和税收业务所需的申请材料再梳理,制作统一的申报材料目录,包括多部门共需资料及各部门所需资料。同时,建立“二维码”办事指南、公众号办事指南、门户网站办事指南,实现业务流程及所需材料网络化。二是统一进件出证。综合窗口仅需受理一套审批材料,通过内部分类转办、联办、协商会审、跟踪督办等程序,最后由统一窗口出证,同时提供特快专递服务,由部门和数据代替群众“跑”,群众能享受到“只跑一次”的便捷服务。三是统一分类存档。对于登记所需个性材料,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和税务部门按照各自规定对需要存档的申报材料、审核材料及办理结果等分别进行存档;对于登记所需共性材料,由登记部门负责归档并及时扫描形成电子材料推送至各部门共享,并且提供原件查询功能,从而实现了从串联审批到并联审批、从多套材料到一套材料、从多次往返到一次办结的转变。
三、智慧登记,构建“淘宝式”服务体系
一是预约先行零等待。通过不动产微信公众号的预约功能,实现办理时间提前预约,办理要件提前审核,办件进度即时查询,微信实时缴费等功能,从而避免了现场排队、材料不全、银行结账导致公众多次往返现象的发生。二是预审服务解难题。建立“昌邑市不动产网上预受理平台”,将材料审核前置到互联网上,实现在线申请,后台审核,一次告知,数据互联,全程进度可查及短信通知,尤其大批量房产交易业务在线预受理申请后,不仅可以提前给出审阅意见,方便材料准备,后台还可直接提取预受理信息,减少窗口工作量,提高了办理效率。三是自助服务零接触。通过电话、微信客服、微信自动答疑等方式为有疑问的群众全方位零接触答疑。设立自助查档机、自助取证柜,办事群众通过身份证便可自主查询、取证,明确个人房屋信息,减少了窗口等待时间,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四是综合评价优服务。对外窗口设置群众满意度评价器,在公众号设置举报投诉模块,开通热线服务电话,让群众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态度进行满意度评价,有效监督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