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时期西康建省纷争的一份珍贵资料
——读《石青阳札记》*
2018-02-07何毅
何 毅
1928年9月,国民政府作出设立西康省的决定。但是,直到1939年元旦,西康才正式建省。这前后长达十余年的筹建过程,既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沟通协调的过程,也是藏区势力与康区势力此消彼长的过程,更是各地方大员明争暗斗的过程。其中,各地方大员之间为了争夺西康省政府主席的位子,从而达到控制康区、对峙川黔的目的,展开了尤为激烈的斗争。一份珍藏于重庆市图书馆的手稿原件《石青阳札记》,就为我们展示了当年地方大员们之间斗争的一段情节。
《石青阳札记》为函电拟稿,上面有多处修改。整个札记收录29封函件,除了两封为许行怿致周西成函之外,其余均为石青阳致蒋介石、戴季陶、张群、吴醒汉、周西成等国民党中央首脑和地方军政要员的函件。整个札记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西康省政府主席的人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早已经失去军政实权的辛亥元老石青阳,希望通过游说国民党中央首脑和地方军政要员而获得将要成立的西康省政府主席这个重要职位,以求东山再起。
石青阳(1879—1935),原名石蕴光,四川省巴县南里人。出身晚清秀才,曾经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与张培爵、杨庶堪等共同领导了巴渝地区的独立行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曾经先后出任川东边防军司令、国民党中央党部执行委员和蒙藏委员会主席等职,直至病卒。观其一生,可谓在辛亥革命中反正有功,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仗军逞武,对民国边政有所贡献。
由于这批函件的内容多次提到刚刚召开的国民党三大,因此可判断它们基本产生于1929年3月之后。这时,距离国民政府决定设立西康省已过去将近半年,但西康省政府主席之职仍未确定。在人选方面,四川军阀刘文辉这时屯兵川康,志在必得。而蒋介石因为刘文辉政治上支持阎锡山、冯玉祥,对其心存芥蒂,而希望四川另一军阀刘湘出任西康省政府主席,以挟制甚至消灭刘文辉。刘文辉对此当然不甘示弱。于是,西康省政府主席的人选就成为一个难产的议案。于是,各种人物就纷纷登场,开始各种勾连活动。
这时,已经多年失去军政实权的石青阳,看到了乘势再起的机会,决定主动出击。他分别致函蒋介石、戴季陶、张群、吴醒汉、周西成等重要人物,希望得到他们的青睐和支持,从而一举拿下西康省政府主席的职位。
其中,他给前来视察西康事务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特派员吴醒汉、魏崇元等人致函,大谈他对西康地区形势的分析。函中提出:国民政府应“对川暂取冷静,而于西康则认为切要之图”,因为“西康届在川藏间,固国防之重镇而天窗之所在,盖英人经营西藏,其所觊觎者仍在川康”,因此需要“先定西康,保固国防,外以戢英人之野心,内可促川政之统一,诚两全之美”。函中开门见山地指出西康的战略地位,暗示国民政府对其事务绝不可掉以轻心,同时还直接建议吴醒汉、魏崇元要绕开时局纷乱的四川,从云南进入西康,并分两路开展调查,“一从会理宁远以入炉城,一从滇西中甸,以往巴塘”,“滇康境壤相接,民情风俗多所类似,而志舟(即云南省主席龙云)热心帮助”,以表明“弟及多数同志亦有十余年之留心(西康)及其部署”。[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1封,重庆市图书馆藏。换句话说,石青阳自认为对西康情形已经观察多年、成竹在胸,因此希望吴醒汉、魏崇元等人能在返回中央政府复命时积极举荐自己。
其实,在此之前,石青阳就已经托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向国民政府推荐过自己,但一直未能得到答复。于是,他在向吴醒汉、魏崇元等特派专员自荐的同时,又致函算是有乡梓之谊的戴季陶(四川广汉人)、张群(四川华阳人)、周西成(贵州桐梓人)等人,向他们表明自己已经通过龙云做过工作,同时希望他们也能够积极推毂,以促终定。其中,他在致张群函中说:
志舟主席竭忱爱党,枕戈待命,尤欲助弟赴康,互为犄角,以便应付强敌。前次电请中央举弟为西康主席,意固在此,因未奉复,未便擅动。比闻大局鼎沸,或将大张天讨,而志舟切己之敌,即为胡秀黑,近已派队经历宁远,以附零南之背。张汝马善逞勇黔桂,环伺滇境,一触即发,故志舟处境极为恶劣,其欲赖弟分担宁远以资首尾之助者,亦势使然也……弟恐时势紧张,应变之道,期于敏速,则请介公(即蒋介石)查照前次志舟保举西康之电,先予发表,抑或根据弟所上西康问题一书,假以川滇康边防屯殖名义,均所盼祷。青阳爱党爱国,必不负介公执事之程命也。[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7封,重庆市图书馆藏。
另外,他虽然迫切谋求西康省政府主席职位,但在各信函中还是含蓄地表达了此为出于龙云的请求,以及希望能与龙云互相依持、为国家保卫康黔大局之意。其中,他在致周西成函中就说:“西康分省,叠接宁讯,展画决川属我,志舟力电推毂,兄如及早去电,可期速效。”[注]《石青阳札记》下册,第2封,重庆市图书馆藏。“弟入滇两月,恒以两省合作为援川之前提,而远张又为合作之前提,久难结果,意殊觖然。昨兄致群立有电,语重心长,藉征对传,实有决心。志兄闻讯亦慨然有赠叹之表示。请再分别赐复,俾弟及时出川,以副厚意而宏远猷,为惠不更多乎?”[注]《石青阳札记》下册,第3封,重庆市图书馆藏。
另外,他知道戴季陶虽然看似职位不高,但身居中央且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于是对其格外用心。他在致戴季陶函中竭力强调西康的战略地位和自己愿报效国家的决心,表示:
西康关系国防,待人而理,不揣冒昧,有志垦殖,前请大力主张,谅不以为干禄,现既派员视察,自当敬谨待命[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4封,重庆市图书馆藏。;至于西康问题,前上计划书较为详尽,未尽之处,谨在补述一二以备采择。(1)西康失地十余县,概未收回,为英人由孟拱侵康之铁路,日进不已,至建南七属,夷匪猖獗,洋人逃散者数万户,田园荒芜数千里,人民呼吁,四方辄欲求外援以自决,此最近之紧张情势,似有不容稍缓者也。(2)滇康密迩,利害攸关。阅滇省之河墩经西中甸各县时被藏青骚扰,而英人之探矿筑路者亦出没无常,滇当局为自保计,亦愿切实助我,互固边陲,此弟与志周私交关系亦未可以膜置也。(3)弟留心康事工作甚久,该地多数同志互助尤多,而士兵及各级民众盼望殷切,并有多数代表到滇,叠数催促,但得中央明令,于短期内即可底定。(4)刘自乾(即刘文辉)同志于该两地不过略事羁縻,近因川事复杂,及自身环境关系已难兼顾。近与弟声息互通、雅顾提挈吾人为巩固,因国防及安定地方计,但愿诚意与之合作,以分中央两顾之忧。以上四者皆属切实情形,具体办法尚望酌查,计划书各条先以屯殖民意过度,一俟失地收复,第二步再为建省内政外交,措置裕如,执事眷顾边民,关怀桑梓,务望鼎力相助,期于有成。[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9封,重庆市图书馆藏。
这封信函表露出来的心迹与致吴醒汉、魏崇元函如出一辙,并且以乡邦之谊为名对戴季陶丧母一事表示慰问,并且歉疚地说“太夫人之丧不克躬亲奠荤,至以为咎”。[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9封,重庆市图书馆藏。
石青阳深知,要想得到西康省政府主席的要职,除了他人举荐,必要时还得自荐。于是,他专门数次致函蒋介石,或谈论国民党三大,或讨论四川局势,而最后都要绕到西康的问题上去。在最初的信函中,他也只是含蓄地提醒蒋介石,此前他已经托人带去了关于西康形势的分析,称“关于西康问题,另有专件奉读,刍荛之言,或裨万一”[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3封,重庆市图书馆藏。。这也说明他为了在蒋介石心中提高自己作为省政府主席竞争者的分量,特意将他研究西康问题的成果向后者报告,以期引起后者关注。在接下来的信函中,他开始有点抑制不住地直接表白了真实意愿:
西康关系国防,久欲牛刀自试,躬赴艰难,以滇康两地相为倚畀,上为众公纾西顾之忧,下为边民极垂绝之命,志舟兄定雅愿提挈,欲待众公明令或默示,即可就近为援,前拟西康问题三通,昨经躬录呈览,复托杨君面陈原委,并道微忱,如蒙采纳,请电知志舟兄约予协助,一面分发黄埔同志每人与吴视察员(即吴醒汉)同莅昆明,按步协进,计出完全,川局变化,莫可究诘,病根深沉,雅望速效,川事与康事两不相妨,望分别办理,各以明令行之,免致因噎废食,则幸甚矣。[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5封,重庆市图书馆藏。
他甚至迫切地向蒋介石请缨,希望为西康建省的先驱,称:“今川局混沌,而西康决可期见,先定区区十余年苦心经营所得之愚,藉以贡献于左右,裨助庙策之万一,或者川中黠杰望风折服,一举万全,岂不更美。是又青阳为七千万人民祷祝而愿请长缨以效其先驱也”。[注]《石青阳札记》上册,第6封,重庆市图书馆藏。
其实,不管是直露心意也好,主动请缨也罢,石青阳在信函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是政坛里下级对上级的一般表现,不会引起蒋介石多心。但是,石青阳请求蒋介石首先公布他的所谓安边良方,颇有指手画脚之嫌,后者应当有所反感。并且,蒋介石最担心地方实力派人物互相倚扶而对抗中央,而石青阳不仅请和蒋介石关系不太融洽的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来为自己游说,还在函中直接提出“滇康两地相为倚畀”的良方,这必定会引起蒋介石的警觉和防备。看来,石青阳希冀西康省政府主席的心情过于急切,出了一记昏招。
更为关键的是,石青阳可能明白蒋介石和刘文辉之间存在芥蒂,因此在极力自荐的同时,对刘文辉不忘指责。他给吴醒汉的信函中就说“刘文辉藐视中央”,“以私害公,其罪实不容”。在致蒋介石的信中,他虽未直接攻击刘文辉,但提到的“而若辈凭藉投机军阀,相时反动,以各逞其无厌之欲,祸机潜伏,令人畏惧”,“川局混沌”等语,显然指向刘文辉。他的目的无疑是要加深蒋介石对刘文辉的嫉恨和防备,从而将西康省政府主席之职授予自己。但石青阳毕竟风光不再,蒋介石虽然也不想让刘文辉坐大,但也不会选择石青阳这么一个式微人物去坐镇西康。毕竟,西康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如1936年红军长征就曾路过西康,就证明此地虽然贫瘠偏僻,仍需要实力派人物镇守,不容有变。因此,经过长达十余年的争斗,到1939年,蒋介石最终让刘文辉出任西康省政府主席,石青阳则无功而返。
有关资料显示:石青阳从1930年起开始担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似乎是得到中央的重视和任用,这可能与戴季陶、龙云等人的促成有关,或者是蒋介石尚未完全忘记辛亥人物的旧勋。但是这个职位距离石青阳梦寐以求的西康省政府主席,不啻是天壤之别。
总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中的一个复杂问题。透过《石青阳札记》,我们管窥到国民政府西康省政府主席职位人选难产的一些内在原因,也就更能具体地体会到中共的集中统一领导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