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与科技的语境转换与逻辑生成

2018-02-07滕方炜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科技文化发展

滕方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党建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科技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一直贯穿于历史传承发展的全过程,并与社会人文相结合产生出富有传承创新精神的科技文化。就文化与科技的内在联系来讲,两者具有源起的同构性、发展进程的相对独立性和现代社会的融合性。研究文化与科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关系、找出两者语境转换的历史逻辑、探究历史文化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转换路径,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科技创新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与科技:语境转换与概念生成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创造成果的总和,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总和,具有历史的传承性、精神的塑造性、行为的激励性和发展的创新性,并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文化与科技具有进程的同构性。文化与科技虽然是近代以来的新兴概念,但是就其自身的固有特性讲,却是在人类社会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实际地开始存在了。早期人类社会,伴随着劳动技能的逐步增加,人们已经能够更熟练地对器物进行简单加工,比如,把树枝制作成棍棒渔叉、把鱼骨做成细针、把丝草结成渔网等。当人们能够把鸟骨制作成精美的骨笛进行音律演奏、把贝壳做成首饰美化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创造出了最为原始的美的艺术,以及与这种艺术文化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因此而奠定了后世艺术美学的基础。在这个时期,文化与科技是同构共生的,人们很难说明是文化创造了技术,还是技术创造了文化。对此,“评判者要有充分的历史感,深入地研究新的对象和它们出现的历史语境,对于这种语境,不能因为自己未曾亲身参与而对它视而不见,不能因为在这种历史语境中你不在场而否定这些历史现象。需要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理出问题的线索,给以恰当的历史评价”[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技术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农业、畜牧业、渔业、制造业、工商业开始分化成为独立的产业,文化与科技开始出现相对独立的体系分离,人们更加重视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自从人们最初发现并观望星星而又不知其何以存在,已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时间。而在短短的三十年当中(1810至1840年),科学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比整个那一段时期要多得多”[3]。人们更加关注科技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并开始从文化角度来分析世界发展的秩序建构问题。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写道:“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一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而文化因素长期以来一直为西方的国际关系学者所忽视”[4]。亨廷顿把世界间各文明之间的关系视为冲突关系是其视野局限所在,但是他从文化角度来分析世界政治秩序和政治格局,为学者分析世界政治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正是这个时期,文化与科技才真正成为一个清晰的时代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2.文化与科技具有作用的双重性。“从世界文化技术史来看,当今的‘文化科技’概念,并不是一次崭新的历史性出场,而是具有历史的必然脉络和发展轨迹”[5]。显然,文化与科技的进程同构性决定了两者必然的互动关系及双重的互动作用,并由此产生出不同的语境概念。一是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指明了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基本性作用,强调文化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转化,为国家和人民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对于民族性格的塑造,源自于该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发展性和创造性。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对于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综合建治,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由于不可预知的挑战和竞争,只有那些具有强大综合力量的民族才能得以在险恶的境况中生存下来,而所有能使其生存的手段和方法都将作为该民族宝贵的经验财富得以传承。这些宝贵的经验手段和方法又反过来促进了该民族整体思想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二是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思想的引领性和精神的推动性。文化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的作用,更多是通过精神和思想的价值取向来决定。不同的功能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创造,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伦理观。比如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在对自然界的斗争中,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并由此产生出两种观念不同、但又同质共生的文化:其一就是为了生存发展而与大自然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这种精神引导下,人们创造出了众多的斗争思想、谋略策略及工具器械的创新发明等。其二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思想,在这种思想观念引导下,人们通过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改造,使自然成为人们发展的良好载体。这些思想的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生存发展,这种思想一直成为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三是文化与科技有着双重的语境意蕴。文化与科技的体系分离,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语境意蕴,即“文化科技”与“科技文化”。“文化科技”着重于以科技创新应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强调科技对文化的改造、融合和提升。“科技文化”则强调科技创新发展中文化的价值内涵,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发展规划、产业特色等。研究文化与科技的双重作用性,有利于我们跳出“优秀文化一定能促进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局限和认识误区,客观理性地认识文化对科技作用的双重性,从而更加注重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创新创造,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

二、科技文化的传承创新:历史逻辑与内在规律

文化与科技虽然在具体存在形态、表现方式和作用发挥上有着明显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一定社会最高文明成就的反映和体现,都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我们需要研究的是,两者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内在联系是通过什么样的逻辑路径来发挥作用的。

1.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联系是隐性的。从形态上看,文化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性、可塑性、宽泛性是其主要特性。而科技属于社会器物形态,具有具体的形式、形态,可见性、可知性、可用性是其特征所属。从作用发挥上看,文化与科技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方式和途径。文化对人、对社会的作用是隐性的,不具有直观性。文化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往往隐含于各种社会事务之中,一般不被人所明知,它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是通过具体的形态、行为而表现的。而科技对于社会的作用则是直接的、直观的。比如,在西周晚期出现了生铁冶炼技术,它的出现对社会生产工具的改进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从成果效能上看,文化具有社会的整体性,而科技具有产业的链接性、关联性。文化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是整体性的,即便是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文化成果,它所影响的依然是整个社会。而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则是以行业性为开端,逐步向社会拓展延伸的。因此,无论是存在形态上还是作用发挥上,文化与科技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2.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转换是多因的。文化与科技之间的差异区别,决定了文化传承与科技发展之间转换的多因性,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决定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把视角放大到世界范围内来比较,就会更加明了它的根本性和长远性。在世界著名的四大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能千年延续传承,并在21世纪再次兴盛崛起。如果进行历史对比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在发展进程中虽然遭遇了各种挑战,但是最终却从古至今传承发展下来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在与各种艰难困苦进行斗争中所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种遇挫更勇、苦难兴邦的自强思想,激发着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创新创造,这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动力。二是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各个民族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与借鉴,并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科技成果,以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提升。同时,在国家内部,更需要一个开放、包容、宽松的社会环境,激发社会的创新热情和活力。三是政府主导的官方推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官制文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应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既体现于官方对科技创新的管理推动,又体现于官方对科技发明创造的制度性、价值性激励。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在五帝时期,就有“火正”官职通过观测星象来指导农时的传说。夏朝时专门设有“后稷”官职掌管农业,设置“共工”掌管建造,设置“虞人”掌管畜牧渔猎。周朝时官职类别进一步细化,增加了掌管医学技术的“医师”等职。此后各个朝代,基本都是在传承借鉴前代官制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科技官制文化,一方面使得各个朝代都能及时把最新的技术创新进行集中利用,另一方面又便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大大促进了新技术、新发明的实际应用。

3.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融合是有条件的。尽管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转换的诸多因素,并在转换之间形成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但是文化与科技之间的因素转换不是天然的,而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的限制性要求,使得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转换有着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效果,在具体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因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结果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从中华文明产生一直到北宋时期,中华民族以其强大的社会活力一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宋以后,社会逐步趋于保守,社会思想和社会张力逐步萎缩,最终走向闭关锁国的愚昧地步,失去了世界体系的时代话语权,最终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凌辱,丧权辱国、民不聊生。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激化社会创新活力,需要在传统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培养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文化、学习借鉴的进取心态,如此方能在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有机融合,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否则就会陷入故步自封、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扼杀社会活力,阻碍社会发展。

三、科技文化的时代性分析:创新与启示

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时代要求。做好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促进,必须做好两个转换,即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向现代性转换以及历史文化向科技文化的转换。这两个转换,是决定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1.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向现代性转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如何通过时空转换,实现与现代文化的时代融合;二是科技创新发展,如何解决好文化、产业、科技的高度融合问题。这两个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指向,就是融合。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转换融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表达,难点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空差异、文化与产业之间的时代衔接。传统文化在进行现代性转换时,难点在于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产业之间的时空差序问题。解决好传统与现代时空差序问题的根本,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产业间的融合。比如,对于古建筑、古遗迹的开发,如果单纯地仿古、复古,那仅仅是古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再现,并没有赋予其现代性内涵,在没有现代产业的支撑融入下,就很难有现代的生命力和发展张力。一些地方耗费大量资金打造的特色小镇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撑而成为烂尾即为明证。而登封的《少林禅宗音乐大典》、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东京梦华》则把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思想性与现代社会的精神性、旅游休闲性相结合,成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旅游成功融合的产业品牌和产业项目。

2.历史文化向科技文化的转换。相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而言,传统的历史文化向现代的科技文化转换,具有更加复杂的转换机制。它不仅要求传统文化成功地做好现代性表达,而且要求把文化的思想性、精神性转化为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性、促进性,对综合决策、体制机制、产业定位、要素集聚转化有着极高的能力要求。根据已有的历史文化向科技文化转换的成功案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科技文化产业发展,应当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浓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这是科技创新精神、学习进取精神等科技文化形成的关键性因素。二是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创造,这是科技文化形成的最为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条件,没有强力的科技产业集聚,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创造,科技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三是鼓励创新创造的政策激励,这是引导人才、资金、技术、机制等诸要素向科技产业集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有力保障。四是顶层设计的规划引导,这是科技文化持续、规范发展的政府保障,也是能够促进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推动力量。

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路径与对策

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机融合,促进科技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一个涉及政府规划、政策激励、要素集聚、产业定位、发展策略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顶层设计推动。科技的创新发展是涉及部门管理、行业联动、政策支持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系,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又需要多部门联合发力。因此,以政府为主导的顶层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而且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科技创造创新,需要以国家为主体,以相关部门参与联动为统筹,对全国科技文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定位进行综合研究评判,对涉及的宣传、文化、科技、科研、院校等诸多部门进行分工协作,形成一个规划科学、部门协作、产业清晰的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全国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因此,需要做好国家、省、市三级科技产业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批诸如少林禅宗文化、太极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优秀的国家文化名片,以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科技要素集聚。

2.市场导向引领。实现文化对科技的有效促进,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做好改革开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一是要做好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精神和文化消费需求虽为内生需求,但创新型文化产品的供给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并拉动市场需求,技术应用于文化产业将会产生显著的市场需求创造效应”[7]。二是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创造,紧盯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创新应用,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在扩大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创造的同时,学习、借鉴已有的高新技术成果,促进自身高新技术的发展提升。

3.要素集聚做强。中华文化多支多元,一方面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文化建设的分散多元。对此,应当以地域为中心,打破文化门类界限,化零为整、化繁为简、要素集聚、做大做强。一是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城市群。当前,西方在现代科技文化发展方面仍远远走在我们的前列。要实现中华文化的时代复兴,促进科技的创新创造,就要打破各自为战的状况,走城市集群发展,增强文化影响力,以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吸引人才、技术的集聚。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例,单靠一个郑州,或者一个洛阳、一个开封都不足以完全代表、完全表现华夏文化的全貌,也难以与长沙、成都、西安等中部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更难形成国际化的竞争优势。因此,应当建立大文化产业城市群发展战略,即以郑州为中心,把洛阳、开封、新乡联结成片,打造华夏历史文化产业城市群,集聚形成唐都文化、禅宗少林文化、商都文化、宋都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形成郑、汴、洛、新文化产业带。在《大宋东京梦华》《少林禅宗音乐大典》的基础上,再围绕唐都文化、商都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各打造一个文化品牌,形成文化精品集群。从其他省市成功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优秀的文化产品,可以形成极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氛围,吸引企业、人才落地创业。二是建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培育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企业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避免各自为战的情况,由国家和地方统筹安排,集中区域、集中规模、集中力量,对自主创新产业进行整体统筹规划,形成集聚规模和竞争优势。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是一个新命题,却是一个新问题。随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文化产业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8]。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于现代科技创新创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既需要以时代视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之间的结合与转换,更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历史文化的现代转换以及与现代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时代融合,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先进的科技文化。

猜你喜欢

科技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