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成华区青龙街道:打造“街坊”治理智能新平台

2018-02-07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

中国民政 2018年23期
关键词:成华区街坊青龙

◎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

随着全国第一个院落层级的大联动家空间自治服务云平台和第一个院落协商自治服务互动系统在致强社区上线测试,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在全国第一次多领域全面实践应用民政部“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体系与机制构建”科研成果,并率先试点构建院落层面的大联动家空间云服务平台,研发了“新街坊家空间”自治服务融合互动应用系统。这为打通服务居民“最后100米”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积极争取民政部社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科研成果在青龙辖区多领域应用实践,以社区自治服务信息化为突破口,打造院落层面的大联动家空间云服务平台;同时将院落闲置空间、楼栋架空层等打造成‘街坊家空间’家门口服务站,让安置小区回到街坊治理服务时代,从而探索出小街坊治理的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成华区青龙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幼琴表示。

技术来支撑—院落云平台助推社区治理智能化

和很多老旧社区一样,致强社区由于缺乏专业物管信息化平台,导致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基本无法储存,对此,成华区与科研机构合作探索利用电子科大的数字有机体、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新技术努力破解这一难题。

“打造‘街坊家空间’需要解决院落层面的机房等配套设施问题,对于一般社区来说难度较大,很难实现社区自治、社会治理和生活服务在院落层面互动融合。”据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覃晓春介绍,通过与电子科大8010实验室及四川智汇云驰社区数据中心合作,积极探索依托成华区大联动中心、成都信息港等单位的中心机房+社区门卫室等现有服务器、交换机的方式,探索构建起院落层级的自治服务互动云平台,这为促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各类服务“打捆融合”提供了硬件环境。

“由于在致强社区是第一次实践,我们先期配置了3台服务器,通过搭载数字有机体技术,构成了最简约的院落云平台。随着院落层级的‘支线服务器’的不断增加,将形成分布均匀、负载均衡的‘云雾平台’。”成都信息港相关负责人称,该“云雾平台”将为院落自治服务大数据存储、挖掘、利用提供支撑,同时为下一步集成“街长助理·百姓城管”“大党建”“大安防”“大健康”“大视频”等应用系统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撑,助推打造街区治理服务视频化、社区治理数据化的新样板。

“有了院落云服务平台,辖区内的其他社区不用再重复建设标准的数据机房了,实施自治服务信息化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目前正结合社区规划师提出的打造‘街坊家空间’小单元、小街访治理新思路,利用信息化系统平台促进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社区商业服务等在院落、楼栋‘打捆集成’,真正将服务推送到居民家门口。”青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光英对此表示。

需求有载体—“街坊”在线自治协商成新常态

作为典型农村拆迁安置社区,致强社区遗留问题多、安置居民多、矛盾诉求多。如何进一步拓宽居民沟通渠道,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

为此,青龙街道与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重庆大学、四川虹慧云池大数据科技公司等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推进“滨海家园2.0”院落协商自治服务互动系统的升级与应用,着力打造“街坊”时代的协商议事新机制。

“滨海家园2.0”院落协商组织服务系统主要在移动端使用,设置了信息上报、社区资讯、一键求助、项目公示、积分商城、院落基金等多项自助服务功能,由院落自治小组成员、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负责人轮流值守。

65岁的李阳琼是致强社区青秀城小区的居民,因为热心社区事务,被推选为小区内的居民小组长。“我们每天都会在附近的几个小区巡逻,以前大家每周开一次会,反映下本周小区里发生的事情,如今有了‘滨海家园2.0’院落自治服务互动系统,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传信息,解决问题更加快捷。”

“利用这个平台,我们还建立了楼栋朋友圈、趣味社团朋友圈。”社区书记刘平认为,院落自治服务互动系统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诉求。

猜你喜欢

成华区街坊青龙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刘光强对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成华区“教育戏剧进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情况的调查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区域校园足球推进策略简析
少林功夫拳(三)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成都市成华区“ 青少年校园足球嘉年华”
小青龙说“角”
青龙现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