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盐田:以“六创新”推进社会工作事业改革与发展
2018-02-07刘美含刘仁吉
◎ 刘美含 刘仁吉
近年,深圳市盐田区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事业,以探索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工作职业体系为目的,出台了《盐田区关于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职业分级管理、职业分级实施和人才激励“1+3”文件,以“六创新”推进专业社工职业化改革,为社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改革提供了“盐田样本”。
一是领先建立专业社工职业体系,打通晋升渠道,创新社会工作职业发展路径图。目前全市社工没有职业发展体系,仅有中心主任、督导助理、督导等实务职位。盐田区借鉴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地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经验,根据专业社工学历、职业水平等级、专业资历等要素,将专业社工划分为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工员4个层级,每个层级设定2-3个职级。专业社工根据分级要求,申请职业定级,达到晋级条件后进行晋级,破解了专业社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创设社会工作主任岗位,从事专业社工项目督导管理,改变以往由市社协派驻督导、督导脱离一线服务局面。
二是实施社工服务成本核算,改变单一购买标准,创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全链条体系。改变全市“一刀切”的每名社工每年9.3万元的购买标准,出台“盐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预算编制指引”,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创新建立“购买前、购买中、购买后”的全链条购买机制。“购买前”,根据社会工作专业特点,制定社会工作项目开发指引、项目预算编制指引,解决社会工作服务前端需求。“购买中”,根据社会工作服务单位需求,制定社会工作项目需求编制指引、采购流程文书指引,解决实际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中端需求。“购买后”,依据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指引、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合同(模板)、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资金使用指引等规范,加强服务供给全过程的跟踪监管。
三是建立社工晋级降级机制,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创新社工薪酬待遇分配体系。参照医生教师和政府部门雇员薪酬待遇标准,建立与职级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包含基础工资、职级工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节日福利等,应发工资1-5级级差为2000元,5-7级级差为850元,7-8级级差为1600元,8-9级级差为300元。针对社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长干短无差别”的困境,创新设定社工职级升降制度,把社工薪酬与社工服务实绩、社工职级进行有机衔接,让有能力、有水平、群众认可的社工脱颖而出。
四是推动社工服务分部门购买,改变单一主体购买,创新社工服务管理运作模式。目前各区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都是由民政部门牵头立项、采购、运营、监管,购买主体单一,造成了社工服务使用单位权责不一,社工服务使用单位需求不一。盐田区通过建立社工服务“谁购买、谁使用、谁负责”的新型政府购买机制,制定“盐田区社会工作项目采购指引”“盐田区社会工作项目监管评估指引”,试点在学校、精神卫生、禁毒等领域试点分部门购买,形成权责清晰、各负其责、监督有力的社工服务管理模式。
五是构建立体激励体系,改变单一货币补贴,创新社工多维激励体系。当前,全市各区先后出台社工人才激励政策,给予社工现金或住房补贴,逐步形成虹吸效应,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社工,但也造成了各区之间互相攀比,不利于全市社工队伍整体稳定性和社会工作事业良性发展。盐田区实施人才引进、人才保障、人才表彰三大工程,推动社会工作人才从零散化走向系统化,出台涵盖现金奖励、生活补贴、荣誉奖励推荐、课题奖励等13项措施,全方位、立体化实现高端社会工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六是探索直接聘任试点,直面服务短板,创新社工管理方式。深圳市社会工作项目一般政府购买周期为1-3年,服务积累易被隔断,服务具有对象不聚焦、内容不深入,容易出现服务短期化、商业化、表面化等短板。盐田区积极探索服务单位直聘社工试点,遵照“资格执业、统一管理、直接聘用”原则,发挥盐田区社会工作协会行业组织优势,探索在部分社会工作领域开展专业社会工作者执业试点,校正社会工作服务公益航向,降低行政管理费用,提高专业社工薪酬待遇,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用,为弥补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短板探路。